
-
2012-01-24, 10:17 PM
#611
的確如文.
但若是演奏非古典的近代樂.如兩廳院辦過爵士音樂節.就得在廳內設置輔助吸音物.否則殘響太長了.會將表演打不少折扣呦..
柏林與大會堂都有著環繞表演舞台的設計.相對於我們國家音樂廳觀眾席距離會比較近.
再來說家用音響室.
相對於音樂廳必然是小非常多.但聲音的速度可沒少.理論上各面牆的反射音會快上許多.殘響量也一定比較集中在前面一兩波上.而且都多為低頻殘響(也可以講是駐波/空間共振)過長居多.實際聽與測量就會發現.相對於此.高頻就相對不足或是測得陡降的情況.
音響室殘響最好能將10ms之內消散掉或是將10ms之前控制在一個量內(全頻段).不過這很難做到..退一步說..至少要能將200hz以下頻率控制在0.25秒內衰竭到-30dB值.這只是RTA60的60分貝一半值而已.看起來並不如何佳但已經算是家用的高標準了..
不然多數會聽到肥甚至哄的低頻.會誤以為包圍感很好.或訊息?量很大.低頻段是如此..而高頻段就是造成音場擁擠扭曲的主因.專用音響室鮮少有見到殘響太短的.這是事實..如果還有人想要"拉長殘響"藉以改善重播效果.?蠻難想像的..難不成本身是吸音過量了..
試想.
本來唱片已經錄(做)了演奏時的殘響量了.放在音響系統唱.還要加上空間的"料".那會比較對嗎.?
此篇文章於 2012-01-24 10:32 P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改字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2-04, 06:25 PM
#612
今天下午前往Yeh捨家踢館....
沒有啦, 是再次想確認DRC的效果, 也剛好有幸成為第一批見證Yeh捨最近成果的燒友.
我只帶了兩張CD, 其他由Yeh捨自己發揮.
第一張是Ruth Slenczynska在2003年於日本劉生容紀念館演奏1926年Steinway的現場錄音
[IMG] [/IMG]
聽得是Chopin 最著名的雨滴前奏曲和Encore曲(Liszt改編Schumann著名的歌曲"獻給妳")
這張由日本頂尖鋼琴調音師和錄音師所打造的音效, 表現1926年Steinway鋼琴驚人的音色, 頂級的錄音, Slenczynska夫人爐火純青的演奏藝術在此被完美記錄.
第二張CD是日本Philips出的世界名歌選集.
[IMG] [/IMG]
聽得是第七首Bernhard Flies的搖籃曲, 藉由男生合唱的各個聲部層次, 厚度, 空間感, 可以清楚判定音響的特性
以及第十四首由Ameling演唱的索爾維奇之歌(Grieg), 聽女高音的發聲, 共鳴的自然度, 以及管弦樂伴奏的聲部和輕鬆度.
我只能說, 經過DRC的校正, 盡量排除空間的影響後, 將訊源之中最容易被空間所干擾的100~500Hz的音樂資料得以"還原"以及自然地流瀉, 更接近了現場才能聽得到的重播, 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而這個頻段的表現和平衡, 對我來說, 是音樂的基礎核心! 也再次確認DRC的價值所在.
甚至我會說, 經過DRC處理後的CD表現, 反而更有LP的味道!8)
小弟淺論, Yeh捨勿怪!:P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iv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2-04, 07:49 PM
#613
River兄是資深 LP與靜電SP玩家.又是深度愛樂者.能指導小舍委實是既高興又惶惶然呀.(sweat)
這兩張CD都是經典級錄音.非想辦法收藏不可!
在下只是盡量播放..避開目前空間還沒能克服ok的頻率樂段啦..是故沒啥穿幫囉..:o
而且..校正過空間效應被降低到一個範圍內了.
可以更心平氣和的小聲聽..或是更大力催音量去挖細節..:P
此篇文章於 2012-02-05 07:06 A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加字
-
-
2012-05-19, 11:25 PM
#614
二訪Yeh捨
距離上次訪問Yeh捨好像有一年的時間了!?
今天因緣際會又第二次來到Yeh捨家中, 原本一小時的時間又"意外"地延長成兩小時,
Yeh捨本身也是採納DRC的玩家,
第一次參訪的時候Yeh捨剛剛正式導入DRC, 那時已經對DRC的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Yeh捨告訴我, 經過一年來的調整, 聲音又更上一層樓了......
說真的, 這次我聽到的聲音讓我大吃一驚,
這一次的我聽到的音場表現, 各頻段的平衡度, 絕對是超越其器材價位的檔次,
聲音的空間感極為鮮明, Yeh捨喇叭離背牆大約一公尺!? 但是我聽到的音場表現背牆彷彿是不存在的,
大編制的音樂細節一清二楚, 定位絕不飄移,
大小編制下音像大小, 形體感都極為明確,
Yeh捨的系統檔次也是高, 但比起我的系統, 價格大約"只"有1/2 (1/3!?)
或許在質感, 細節以及一些比較微妙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東西還是差我的一些,
但就上述提到的東西我覺得跟我的系統完全在同一檔次,
甚至在空間感, 有些片子我都覺得我輸了........(或許輸更多!? 應為大多數的片子我都不太熟 哈~~)
若只說空間處理好了, 我前後下來花了也將近20萬了吧!?
但是DRC以幾分之一的價錢就有這種效果, 還有不試的道理嗎???
我常常私底下跟好朋友說, 即使你決定用硬體的方式(吸收擴散)來處理空間, 有機會試試DRC把它當作你處理後的一個reference,
就可以用最少的花費知道花大錢後會得到麼效果......
最後臨走前,
Yeh捨還給我幾片今天聽的片子, 要我回去聽聽看,
根本是來踢館的吧!?!?!?
哈哈, 等我聽過後再來跟各位報告........
-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20, 12:49 AM
#615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20, 08:52 AM
#616
 作者: chsiang
距離上次訪問Yeh捨好像有一年的時間了!?
今天因緣際會又第二次來到Yeh捨家中, 原本一小時的時間又"意外"地延長成兩小時,
Yeh捨本身也是採納DRC的玩家,
第一次參訪的時候Yeh捨剛剛正式導入DRC, 那時已經對DRC的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Yeh捨告訴我, 經過一年來的調整, 聲音又更上一層樓了......
說真的, 這次我聽到的聲音讓我大吃一驚,
這一次的我聽到的音場表現, 各頻段的平衡度, 絕對是超越其器材價位的檔次,
聲音的空間感極為鮮明, Yeh捨喇叭離背牆大約一公尺!? 但是我聽到的音場表現背牆彷彿是不存在的,
大編制的音樂細節一清二楚, 定位絕不飄移,
大小編制下音像大小, 形體感都極為明確,
Yeh捨的系統檔次也是高, 但比起我的系統, 價格大約"只"有1/2 (1/3!?)
或許在質感, 細節以及一些比較微妙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東西還是差我的一些,
但就上述提到的東西我覺得跟我的系統完全在同一檔次,
甚至在空間感, 有些片子我都覺得我輸了........(或許輸更多!? 應為大多數的片子我都不太熟 哈~~)
若只說空間處理好了, 我前後下來花了也將近20萬了吧!?
但是DRC以幾分之一的價錢就有這種效果, 還有不試的道理嗎???
我常常私底下跟好朋友說, 即使你決定用硬體的方式(吸收擴散)來處理空間, 有機會試試DRC把它當作你處理後的一個reference,
就可以用最少的花費知道花大錢後會得到麼效果......
最後臨走前,
Yeh捨還給我幾片今天聽的片子, 要我回去聽聽看,
根本是來踢館的吧!?!?!?
哈哈, 等我聽過後再來跟各位報告........
能夠讓~經常聽極高檔次系統.大系統的 chsiang版主鼓勵到.很是Q_Q...
只是昨午原本是樂友家酒會.輕鬆之後的小趕場啦.
小舍現行受空間窄所限.SP根本是貼左右牆的.目前雖然低頻截止點於50Hz(以下砍掉)
但空間效應造成的低端消散問題.還是在..雖然壓低了很多.
我自想.目前經過的數位校正.撇開一堆的測量數據和推理.
最簡單一句話.會讓大多數CD變好聽..
何謂好聽.?
就是還原了音樂表情.
如..這一段音樂旋律中.還有細小的和聲..或清楚的對位.
或..原來清亮的豎琴底下.還有法國號在輕鬆的做襯底.
再..即便單一樂器中-弱奏.那清晰的空間感..
打到舞台背牆.或天花板..再回來的反射音.
..都是影響音樂表情與好聽程度的關鍵..
而以上所提.原本都在軟體之中.只是我們真正聽到了多少.哈.
此篇文章於 2012-05-20 08:54 A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改字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20, 10:20 AM
#617
 作者: 小葉
馬克猴你可以收攤了~~~~~~~~~~``
真的可以收攤了 哈哈~~~
許多人對DRC這類的"處理"有很深的誤解,
其中最可怕的一點就是"頻譜拉直根本不好聽", 事實上:
1. 頻譜根本拉不直
2. 目標也不是把頻譜拉直 (涉及人家的Know-how就不講了)
未經過處理的空間頻譜凹凹凸凸的, 強行拉直問題反而更多, 正如使用吸收擴散頻譜也不會直一樣
軟體或是硬體的處理目標都是希望頻譜平順, 低中高三種頻率量感, 殘響一至(可討論, 但不論如何不希望差異太大)
並在時域內減少反射音的干擾,
DRC不是萬能, 但是我也可以告訴各位我用的擴散吸收兩法也不是萬能, 各有優缺點
這次我並沒有告訴Yeh捨, 其實我還沒去之前心裡就是打定要以這次聽到的"空間感" 當成我的reference,
作為我自己日後調整的參考,
結果我聽到的聲音遠過我的預期, 真的是很厲害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20, 03:06 PM
#618
近來少發文.又要避嫌廣告.
但.就是分享.不考慮那麼多囉.
其實數位校正雖然好處很?多.但是pre echo是比較要小心處理的.
現在正在邊放1張昨天入手~某大LP玩家精心rip LP再轉換CD的選輯.
各種HiFi要素皆齊全.雖不知其轉錄的器材相關規格背景.但
就是很好聽.還有那炒豆聲.好親切呀.
假設~扣除器材個性後.應該沒有加入該環境任何不利因素.
在小舍放來感到.極為耐聽.頻寬最兩端略收了一點點..
其它.以小舍高度校正之下聽.此轉錄片LP的(表現)優勢不是多明確.
應該說.小舍CD唱得還可以..
真該找出該同版位CD來體驗一番.
小舍正式裝設.自12'1/8開始.在此之前1年左右朋友來聽過的算是原型機.
包括chsiang.及另2位朋友.
現在比之前當然是進步的.因為是加入台不錯的新DAC.
DRC/DSP部份是24bit/44.1khz處理.
普通BD機數位out(光纖)~MacMini(校正)usb out~DAC解碼(平衡出)~綜擴(上瑞代理)~cc admonitor(p+)+sub.再加SVS sb12NDS超低音(補50hz以下)空間幾乎沒處理(靠軟體校).
5坪大.很窄.長6米.連接線材都是最最基本的.墊材no.調音道具無.
不是說我反對發燒或高價的任何其他部件物品.只是不習慣或目前未去用而已.
校正了哪裡?概述如下.也給來指導過的10多位朋友參考.
FR頻域部份.原低頻端60hz峰值壓低約10dB.原100hz谷底拉起約12dB.這一部份會比較讓amp吃力一些.因為他得額外去多費力氣去推動.當然會吃功率些.再來500~2khz的拉順(補500與2k壓低1k凸起).高端約8khz起~20k原本不足約補了10dB值.這影響很大.有老LP玩家聽過認為此頻段是關鍵點.因為.私以為數位訊號高端原本應該是足夠20khz的.訊號量也必然是正確居多的.之所以會唱出來是變成扭曲.兩因素~1空間2喇叭囉.
IR(time domain)時域部份.原本(RTA60)消散過長導致部份頻段不當加疊.造成音場會亂.舞台感變不明確.影響音樂表情至鉅.也就是變得不夠好聽之元兇(因為各頻段該消失而未停止或還在搶地盤.哪怕是幾個mini second.).這也是偏小空間的弱點.但大空間可能會有另外的問題..
相位差校正.
這個東西超難用文字解釋.圖表可以講一大堆..
但以聽感對照來說..校過會聽到是比較輕鬆或較多的細節表現.
我家未校正時.1.4k~20khz在5.5khz有一個反轉.看測圖是上下各180度的扭曲.這樣高的頻段其實影響未必大.但不能小看之.而回想過往去訪問並測量校正過的朋友家中.有些人家裡..中/低分頻點處有相位銜接問題.那影響就會蠻大的呦.
重點大致如上.
此篇文章於 2012-05-26 06:31 A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加文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5-20, 03:35 PM
#619
一週前.
某"人耳調音"大師的高徒2人來踢館.
聽過約1.5小時.隨即轉赴其專用空間再戰.
該空間.我跟隨專家去測量過.當然也是調音大師動手精調過.
不要去比器材素質或個性與喜好.
私以為~調音的較不足處.音場(舞台)的形(體)狀..
以舞台排列延伸的聽感來說.
假如舞台前緣就是SP面板..
他家.是一個40多度角的.向上(後)延展.
比較快就到達一個想像的(音場)屋頂.比較擠一點.
整個舞台提得比較高.起點幾乎就是視線略低一點處.
小舍.整個較低.舞台(中心)約還比視線略再低些.
但延伸角度平緩不少.約15~20度吧.
也就是展得較遠.或說舞台距離屋頂感覺空間比較大..
我們聽現場.不都是接近這樣的比例居多嗎.?
甚至.舞台根本是接近平的.若我們坐1樓之視線的話.
此篇文章於 2012-05-20 03:37 PM 被 Yeh捨 編輯。
原因: 加字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24, 05:56 PM
#620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