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共435頁 第一第一 ... 25630634635435535635735836640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551 到 3,560 共計 4343 條
  1. #3551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所以說:
    3.1~3.3M大約就是平長何大的耳朵,距離SP的距離,對嗎???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約莫是如此,將軍大哥有何看法?
    會如此問,當然是有原因的.
    我來說出我的看法:
    1.SP的大小和人耳實際的聆聽距離是成正比.
    2.SP的大小和空間大小更要成正比.
    所以,
    大空間放小SP,若沒低音,那SP稍微接近背牆,反之聆聽距離也必須稍微靠近SP.
    換句話說,大SP在大空間,除了可以離背牆夠遠,聆聽距離也可以拉到正常該有的距離.
    例如Arrakis應該要有4M,而GRYPHON的"海神",原廠的說明書更是指出要有5M以上!!
    當然,SP之間的距離應該要拉多寬,自有本來的定數!!
    反之,
    大SP塞小空間,那麼聽到的低音都是膨脹的,過癮是過癮;
    但是,低音毫無層次可言,原因是聆聽距離只能拉近,別無他法.

    何大的空間我只去過一次叨擾,但你的空間大小和現役的SP大小成正比,並無太大問題.
    其他,我並不太熟悉何大的空間,不敢多言.
    但上述的看法,是定論,也是經驗,何大參考看看!!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30多HZ,

    不太好處理,

    我記得將軍大也是30多HZ有小 DIP?
    是的...我也多少有一些.
    但問題是:
    我原先的聆聽距離約4.8M,以Arrakis來說是稍微遠了些.
    農曆年前我將聆聽距離縮至4.5M之後,已經"自動"補上許多.
    若是距離縮至4M,那DG-48肯定就不需要了.
    如果是3.5M呢??
    那保證整條曲線是直的,為何??
    當然是嘗試測量過.
    只是,Arrakis不適合(也不能)近場聆聽的SP,所以如此測量純屬好玩,毫無意義可言.

    這也是我問何大你的實際聆聽距離的原因.
    一般來說,以3M左右的距離來測量,2KHz以後都還算平坦,這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距離SP夠近,平坦是應該的.
    重點是看125Hz以下的低頻.
    大型SP要距離4M以上來測量,所測得的低頻才有意義!!

    個人經驗,聆聽距離+SP對空間的大小必須在一定比例之下,所測得知數據比較有參考價值.
    不正常的比例之下所測得知數據再怎麼漂亮,充其量都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此篇文章於 2012-02-19 02:38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2.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552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何大的31.40.45看是凹,但實際聆聽並不覺的低頻嚴重缺失,因為在63Hz附近算OK.
    只是會感覺沒肉罷了!!
    我看過31.40.45看是凸,但也沒低頻,原因是63Hz附近是凹陷...:|
    問題是甚麼??
    SP和空間大比例+實際聆聽的測量距離!!

    何大你認為大SP塞小空間,然後再以近場聆聽來測量;
    那測量得到的數據再平坦,又能代表甚麼??
    我看過低頻轟得不像話的空間,結果那SP是"小小"落地,測量結果31Hz也沒特別凸,好得很.
    那頻譜數據又代表甚麼??

    所以,測量雖絕對有用,但還要看測量時的配套條件.
    否則,"聽"在自爽就算了,連"測量"都在自爽,那真的就可笑囉.....
    此篇文章於 2012-02-19 03:26 A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4.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553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何大的31.40.45看是凹,但實際聆聽並不覺的低頻嚴重缺失,因為在63Hz附近算OK.
    只是會感覺沒肉罷了!!
    我看過31.40.45看是凸,但也沒低頻,原因是63Hz附近是凹陷...:|
    問題是甚麼??
    SP和空間大比例+實際聆聽的測量距離!!

    何大你認為大SP塞小空間,然後再以近場聆聽來測量;
    那測量得到的數據再平坦,又能代表甚麼??
    我看過低頻轟得不像話的空間,結果那SP是"小小"落地,測量結果31Hz也沒特別凸,好得很.
    那頻譜數據又代表甚麼??

    所以,測量雖絕對有用,但還要看測量時的配套條件.
    否則,"聽"在自爽就算了,連"測量"都在自爽,那真的就可笑囉.....

    頻譜數據參考而已,

    因為平整不一定好聽,

    看喇叭的數據就明白了.

    聽感的微調才是最後的定案,

    更何況粗略的測量反而會誤導.


    質優的高,低音均是十分昂貴的,

    尤其低頻需要更大的質優後級,成本更高,

    我沒買更大的喇叭,就是考量空間及後級.

    所幸古典樂及一般 JAZZ ,不一定要有完美的低音,

    中高頻的質感其實更是要緊.


  6.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7. #355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那天試大音量播放交響樂至 107 db...

    詹兄說現場前五排可至 109 db...

  8.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555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這也是我問何大你的實際聆聽距離的原因.
    一般來說,以3M左右的距離來測量,2KHz以後都還算平坦,這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距離SP夠近,平坦是應該的.
    重點是看125Hz以下的低頻.
    大型SP要距離4M以上來測量,所測得的低頻才有意義!!

    個人經驗,聆聽距離+SP對空間的大小必須在一定比例之下,所測得知數據比較有參考價值.
    不正常的比例之下所測得知數據再怎麼漂亮,充其量都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我的認知,

    聆聽位置和單體相互距離及喇叭高度有關,

    高大的喇叭的確要有長距離,以期有正確的相位及時序.

  10.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3556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何大30Hz的凹陷可以試試看挪動喇叭位置, 或許會有改善, 但是牽一髮動全身, 有沒有必要為了30Hz就要想一下搂~~

    另外關於用pink noise測頻率響應, 有點小看法,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bass frequencies in pink noise is often unable to fully excite room modes ."

    用pink noise通常是無法完全把standing wave 或是(以及) room mode給激發出來的,

    而與頻率響應一樣重要的是瀑布圖的decay time, 這才能真正看出standing wave以及room mode,

    其測量訊號常用sweep sine wave, 一個頻率會撥放個幾秒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頻譜看起來不錯卻很難聽......因為只看到真相的某一面而已

  1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55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何大30Hz的凹陷可以試試看挪動喇叭位置, 或許會有改善, 但是牽一髮動全身, 有沒有必要為了30Hz就要想一下搂~~

    另外關於用pink noise測頻率響應, 有點小看法,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bass frequencies in pink noise is often unable to fully excite room modes ."

    用pink noise通常是無法完全把standing wave 或是(以及) room mode給激發出來的,

    而與頻率響應一樣重要的是瀑布圖的decay time, 這才能真正看出standing wave以及room mode,

    其測量訊號常用sweep sine wave, 一個頻率會撥放個幾秒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頻譜看起來不錯卻很難聽......因為只看到真相的某一面而已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bass frequencies in pink noise is often unable to fully excite room modes ."



    有人告訴過我,其實可以用田徑比賽的槍作發聲.


    喇叭只會小移動,通常一,兩公分就會有明顯的聽感差別.

  14. #3558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對了, 還有另外一個點可以抓看看30Hz這個問題

    30Hz的波長11.3公尺, 1/2波長就是5.6公尺了, 會不會喇叭剛好坐落在1/2波長的附近?!

  15. #3559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我個人的理解是
    1:聆聽位置的高低和喇叭垂直方向的頻響比較有關。有些高音和中音單體的指向性比較強,耳朵相對於高音單體及中音單體的角度會影響最後聲音的平衡(高中低音的相對量感)。我個人覺得這可能跟單體間的相對距離關係比較小。
    2:高大的多單體喇叭,單體間的距離通常比較遠(不然箱體就不用作那麼高了),坐太近難免會聽到每個單體各唱各的。我個人是不知道坐的遠近和相位(是單體間相對的相位嗎?)及時序(這我就不知道是指什麼了?)的關係。

  1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3560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時序指的是到達的時間,

    到達的時間不同,相向可以相同,

    兩者不太一樣.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