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支撐臂, 直切臂受偏心唱片的影響更大.
對於支撐臂, 由於槓桿作用, 唱頭"感覺到"的軸承摩擦力非常小. 可能是實際磨擦力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或更少, 單點臂尤其小.
直切臂就完全要真槍實彈去克服每一分磨擦力, 沒有槓桿的倍數遞減效應.

支撐臂/單點臂, 基本上接受 1, 2 度的循軌誤差, 換取製造跟使用上的簡便.
直切臂, 理論上當然"可以"比較好, 但是製造調教使用, 處處是挑戰.

我個人, 基於構造跟使用上的簡便, 是比較支持 支撐臂/單點臂. 經驗裡壓的好的唱片(RTI 或 Speakers Corners 的複刻片)
聽不出來內圈外圈或中間 (離A, B 點較遠處) 有循軌誤差的問題.

唱片內圈還有一個永遠無法克服的死穴 - 相對唱頭的線性速度比較小, 細節或清晰度一定吃虧.
就像 45 轉 對 33 轉, 盤式錄音 15 ips 對 7.5 ips, 中型相機對 135. 先天條件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