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BjornPaPa
我八年前剛到法國的時候,感覺就像這樣,那時自認對古典音樂還算有興趣,至少作曲家也夠熟悉了,沒想到一到當地,動不動就看到沒聽過的作曲家的名字,有時還一場音樂會下來都是不知何方神聖的曲子,當時(現在想來真是井底之蛙)還心想:他們幹嘛都聽這麼冷門的曲子?可是曲子本身一點也不冷,很好聽啊,後來回台灣後,碰到主惟,才發現原來這些都是活躍於他們社會中的音樂....(可絕對不是只有一兩百年前的人才聽的,也絕對不是只有少數貴族才聽的...巴黎大概是我所知極少數不必靠觀光客就可以維持大量音樂活動的城市。)
小弟標題寫「我們的觀點與非我族類的觀點」,是因為長期以來有個感觸,我們在台灣以為世界應該是如何如何(例如,古典音樂應該如何如何...),但一到國外時,發現對「非我族類」的人來說,那完全不會是這麼回事。我在法國從來沒有碰過「古典音樂已經沒落」這樣的抱怨,雖然確實曾經有人跟我抱怨,說現在法國年輕人的音樂教育已經越來越差,連Paul Ladmirault(例如,請見
http://paolig.ladmirault.pagesperso-orange.fr/english/biographie.html)都不認識;也沒有人去爭辯「德奧派」或「法派」孰優孰劣,因為根本沒聽過這些名詞....他們只會直接去談作曲家、去談音樂本身....:)

作者:
AndyChu
深有同感......
我從小在國外唸書,從沒學過英文文法,倒是非英文母語國家死啃文法,很多的確是要耳濡目染。
不過事實反倒是國外人的認知反而比本國認知還深,旁觀者清。
所謂世事無絕對.鐵齒才是罪
(y)(y)(y)(clap)(clap)(clap)~~~~~~~~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