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aubrey
大約在七八年前曾鑽研過一陣子錄音技巧.
那時正值數位與類比改朝換代;而專業的作業流程擴散至業餘者的風潮中.
就一位新手入門有數大瓶頸:
1.是要吃硬體還是軟體?
2.是要以傳統手法系統化處理(以mixer為核心向兩端擴展)還是極簡派的直入方式(mic直入錄音機)?
3.是要純數位還是數類混雜?
4.前端(mic)與後端(recorder)是否可能於有限預算內極盡優質化?
5.尋覓一流的場地與演奏者又盡可能不傷荷包!
如今七八年流逝,忽於這一兩年內分頭參與了colin與小葉殊途同歸的ultimate recording project.
感想是:幾年前的瓶頸於今居然均可輕易化解了.
簡言之,不管是以colin用電腦軟體錄音或小葉以mic直入dsd錄音機的方式,都可錄出極好的音質----而此中花費卻意外之儉省.
其要訣無非是"極簡化"與發揮發燒友的hi-end手腕.
比如colin與小葉都不約而同閹去mixer/等化這類專業界慣用的手段;萃取最精純的原音.
小葉偏好發燒線角錐等發燒友調音的法寶並張羅最好的前端(mic)及後端(recorder)極品;而colin則發揮其改機本事及精準眼光將乍看下不甚出色的硬軟件催化至最極致....
兩人略歧異的分野是:小葉偏愛晶瑩剔透/最高度透明化的原音;而colin偏愛音樂之現場感與音樂性.
因之,前者用兩支mic錄單點直接音;而後者用多支mic至少6軌同入硬碟再於事後調配堂音之多寡.
不同的作業方式各有其優劣處;就後者而言變數多當然會略增失誤的風險.
而小葉目前只錄鋼琴單項;又是寬容度極高的dsd recorder;這困擾自必尚未及身.
不過在台灣本土用有限預算去張羅錄音的陣容,最大的罩門仍卡在錄音者的器識與音樂修為以及音樂家的水準上.
前不久, 不是有部講鋼琴調音師的紀錄片才剛在台北下片.
片中出現的唱片大廠錄音師的涵養與本事大家可看得一清二楚;那可非尋常走江湖賣藝者可打混瞎矇的.
而演奏者既然彈波蘭舞曲這類通俗曲目---更須血淋淋地去跟坊間無數名演硬碰硬;就我昨日的聽感----這三位似乎都還未到達足以另立山頭的境界.
當然, 這些條件都太苛求----就一hi-end錄音之實驗,小葉已然是做到最top了.還是得竭誠感謝番並用力鼓掌支持其勇往邁進!
前輩講的真的非常有學問!!!太棒了~~:O:P
-
-
還是有可以處理DSD的軟體,不多就是了..........
-
-
-
-
 作者: 小葉
還是有可以處理DSD的軟體,不多就是了..........
是啊!不然就沒法後製了(絕大部份的商業錄音都需要後製)。
我聽說過的有
Pyramix http://www.merging.com/products/show?product=1&page=11
Sonic Studio (就是出Amara的那家)http://www.sonicstudio.com/products/...l#DSDConverter
-
-
 作者: kevintran
看到這張照片,我好感動啊:o:o
kevin兄,
這張是特別準備的, 感謝您~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usk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kevintran
看到這張照片,我好感動啊:o:o
這張很好聽, MA Recording的錄音我也很喜歡, 最近也買了不少:)
-
-
no...有直接處理DSD的.......不用先轉PCM
kevintran說的就是
另外還有SONY自家用的
http://www.super-audiocd.com/professional/?l=en
-
-
1. 那是指除了DSD處理外,他們還提供實用的DXD
2. 也有基本mastering的功能了,並非強調格式轉換
DSD轉成SACD能用的格式是需要特殊軟體處理的 SACD-Premastering
-
-
5.6mHz更稀有,因為市場性太小了............@@
-
-
2011-09-12, 10:13 AM
#100
小弟也來說說聽感好了~~
首先是演奏者的部份,其實三個樂手詮釋風格差異蠻鮮明的,很容易分辨曲目是由誰演奏
再來是版本的比較,就CD與24/176.4相比,24/176.4在兩端的延伸上有較佳的表現,細節上亦是,CD雖延伸及密度上不如24/176.4檔,但擁有較耐聽的聲音,以聲線來說24/176.4是清楚而直接的,而CD是較為寬鬆且柔和的,兩者都有自己的風格
而24/176.4與5.6M DSD相比,乍聽之下,會覺得24/176.4比較容易讓人驚豔,但仔細聽才發覺這是錯覺,實際上,不論在延伸 密度 形體......上都是5.6M DSD較好,而且差距是相當大的,5.6M DSD的聲線,也是屬於寬鬆的,但有別於CD版本的寬鬆,5.6M DSD的寬鬆是紮實而飽滿的,是游刃有餘的那種自在寬鬆
而三個版本中,CD版與5.6M DSD版的風格會較近,但程度上有差異,而24/176.4則是獨樹一格,小弟會較喜歡CD及5.6M DSD的走向,當然是5.6M DSD最喜歡啦~~當天可能緊張害羞的關係,所以表達上有誤啦
最後再次感謝小葉及musk葛格促成這麼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小弟收獲良多,也慢慢能體會一些將軍大哥在前級體驗會分享的經驗"開聲即華麗驚艷 不代表會是真正好聲"的意含,在此也再次感謝有參與及分享的樂友:)
-
The Following 1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eartsnow For This Useful Post:
chsiang,hidoson,jackiex,kevintran,Leo Yeh,Michael99,Musk,remo,sancoba,tungcw99,伊凡,小佐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