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4-13, 09:18 PM
#1711
-
-
2011-04-14, 12:08 AM
#1712
-
-
2011-04-14, 12:23 AM
#1713
還有喔!你們該不會只買巴哈,而忽略了這張一樣偉大的唱片吧?

廠牌:ALPHEE / 編號:020401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我為何主張 Marie-Annick NICOLAS 是女性化而 Tosi 是男性化?真正的原因就是拿這張與 Tosi 同曲目 pk 的結果。
這張唱片第15軌,就是 Tosi 第一張唱片的第2軌;對 k 之下,無論是錄音還是演奏水準都是 Marie-Annick NICOLAS 大勝一截,贏得輕輕鬆鬆;大家看,真正精緻的古典音樂社會,那有什麼便宜的大師?人才濟濟之下,一不小心被會被人 k 掉了!如果 Tosi 只留在第一張錄音的水準,根本就不配被我列入唱片史上最偉大的三個小提琴家。
然後到了 2009 的 Tosi,pk 這張唱片的第14軌 Malaguena op.21 no.1;很好,首先錄音就把 Marie-Annick NICOLAS 這張打得昏天暗地;再來,男性化且成熟的 Tosi 與 Marie-Annick NICOLAS 成熟的女性化相比,在音樂水準難分軒輊,但是弓法就明顯可以聽出 Tosi 超越一大截了。說不定兩位高手彼此觀摩求進步,才會有如此精彩的 pk。
這些精緻的古典音樂唱片是『文化』而不是『天才』,所以新唱片永遠有贏過舊唱片的可能.....:o
-
-
2011-04-14, 01:07 AM
#1714
-
-
2011-04-14, 09:37 AM
#1715
 作者: psycho
還有喔!你們該不會只買巴哈,而忽略了這張一樣偉大的唱片吧?

廠牌:ALPHEE / 編號:020401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我為何主張 Marie-Annick NICOLAS 是女性化而 Tosi 是男性化?真正的原因就是拿這張與 Tosi 同曲目 pk 的結果。
這張唱片第15軌,就是 Tosi 第一張唱片的第2軌;對 k 之下,無論是錄音還是演奏水準都是 Marie-Annick NICOLAS 大勝一截,贏得輕輕鬆鬆;大家看,真正精緻的古典音樂社會,那有什麼便宜的大師?人才濟濟之下,一不小心被會被人 k 掉了!如果 Tosi 只留在第一張錄音的水準,根本就不配被我列入唱片史上最偉大的三個小提琴家。
然後到了 2009 的 Tosi,pk 這張唱片的第14軌 Malaguena op.21 no.1;很好,首先錄音就把 Marie-Annick NICOLAS 這張打得昏天暗地;再來,男性化且成熟的 Tosi 與 Marie-Annick NICOLAS 成熟的女性化相比,在音樂水準難分軒輊,但是弓法就明顯可以聽出 Tosi 超越一大截了。說不定兩位高手彼此觀摩求進步,才會有如此精彩的 pk。
這些精緻的古典音樂唱片是『文化』而不是『天才』,所以新唱片永遠有贏過舊唱片的可能.....:o
光這幾首聽起來不是用輕針壓唱的LP系統可以收起來了,標準針壓就算是千萬系統小提琴也沒辦法唱出這種聲音,我知道一定有很多LP玩家聽了不爽跟不服氣,不過買回家pk就知道了,數位系統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所以越來越好,這次高雄音響展也有幾首很猛的,如果cd都是這種錄音LP前途堪虞............  
-
-
2011-04-14, 08:16 PM
#1716
 作者: soongsc
個人經驗是系統特性容易造成很大聽感差異8)
我個人是覺得『人工製造的殘響』與『自然殘響』就好像小提琴與長笛類似的『音色不同』,因此學習聽出人工殘響還是自然殘響應該超越於器材之上....:)
 作者: kevintran
啊!?還有一張???:O:O
哈!您未免太小覷我了!這當然也已經包了   
[恕刪]
kevintran 買唱片買瘋了,我們一起向兩萬張cd之路邁進吧! 
 作者: scs
2000 之後的 solstice 與 aeon 都是這種等級的錄音了,你就多買一些cd吧!....:P :P
-
-
2011-04-19, 05:34 AM
#1717
助推一下!
我的今天剛到. 看了一下裡面的說明.
這下藍教的人大概非買不可了!這個錄音用的是Siltech Pro S4. 監聽用的喇叭是Avalon Professional Monitor.
這個樂團的首席是Midori Seller,就是和Immerseel合出過貝多芬和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的那位小提琴家.
 作者: psycho
我們真的聽過貝多芬的交響曲嗎?
貝多芬的交響曲當然是耳熟能詳的曲目,我自己是研究到爛掉,全部總譜都可以倒背如流了。第一次被嚇到,是被法國樂團的貝多芬演奏傳統嚇到;而這一次,是真的感嘆還是有一大堆『聲音的直接感動』,真的只能透過『錄音更正確』的唱片,才有可能真正體會到『貝多芬究竟想聽到什麼聲音』?
也就是說,即使是夢幻名團拉慕魯的貝多芬,因為錄音太老沒有現代的這麼正確,所以對聲音的感動就硬是輸了一大截,演奏能力再怎麼強都補不回來!收集老大師有什麼用?一下子就被新秀透過更正確的錄音打得滿地找牙......
當然了,如果要談主觀的詮釋或進階的演奏技巧,那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就是這一套 Zig Zag Territoires (ZZT) 的貝多芬交響曲與多數管弦樂序曲大全集:
廠牌:Zig Zag Territoires (ZZT) / 編號:ZZT080402(6CD)
我要好好地想使用那個範例來殺音響與『殺音樂』:看看有多少人真的聽到了貝多芬!...  目前最想玩的當然是《合唱》樂章最後部份的人聲與樂團大高潮,我就不信市面上有什麼錄音可以讓我們『輕易』聽到完整的樂團與合唱之正確聲音表現:不是打擊樂器壓掉銅管、就是銅管吃了弦樂、不然就是人聲不見了.........
先寫到這裡,還沒有唱片的快快去買,絕版就來不及了!..... 
-
-
2011-04-20, 12:16 AM
#1718
-
-
2011-04-20, 12:34 AM
#1719
昨晚聽了這套的貝九。不知道是開太大聲,還是怎麼的,sound stage怪怪的。
第四樂章,男高音出來之後,我可以看到很具體的音像,後面也都不錯。但是合唱團一出來,好像sound stage就垮了?不過,昨晚聽的時候,人已經蠻累的,所以也許不凖。等周末有空再來聽。
很久沒聽貝多芬的交響曲了(聽膩了)。昨天拿這套來聽,嗯,這套好像和手邊其它幾套很不相同。有空再來比一下。
-
-
2011-04-22, 05:57 PM
#172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