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共197頁 第一第一 ... 7891011195910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1 到 90 共計 1968 條
  1. #81
    註冊日期
    2007-05-13
    文章
    186
    Thanks
    44
    Thanked 9 Times in 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jhuang 查看文章

    這個小弟很喜歡....但是應該價值不斐吧....

    :(:(:(

  2. #82
    註冊日期
    2008-03-03
    文章
    775
    Thanks
    126
    Thanked 43 Times in 1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佐 查看文章
    蘆葦哥~~我現在和你當鄰居囉~~~~~
    :O:O:O
    小佐兄也搬去住豪宅了喔?

  3. #83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kuo2 查看文章
    :O:O:O
    小佐兄也搬去住豪宅了喔?
    沒有啦!!!只是工作換地方~~~~~~~

  4. #84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edwardmos 查看文章
    比起來 如果錢不是考慮因素的話, 應該周春芽的比較容易買到, 桃花系列他還是有持續創作, 但是李真的就沒了, 得遇到收藏家釋出了...


    周春芽的畫在5年漲了10倍

    不過那不誇張

    從去年底到現在

    又漲了快一倍

    去年羅芙奧春拍那幅桃花超讚

    可惜錯過了

    艾美這幅老婆不喜歡

    王董也不賣

    其它要賣的桃花都有紅人

    對我而言是太過了點

  5. #85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佐 查看文章
    沒有啦!!!只是工作換地方~~~~~~~

    你換來敦南管人啦??

    那有空就去串串門子啊

    :)

  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jhu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7. #86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ewewe 查看文章
    這個小弟很喜歡....但是應該價值不斐吧....

    :(:(:(


    是不太便宜

    而且

    越來越貴

    (sweat)(sweat)(sweat)

  8. #87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展望發表假山疊塢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假山疊塢》是中國藝術家展望結合荷蘭建築師團隊 MVRDV 的「垂直村落」計畫,所特別創造的藝術作品。《假山疊塢》不是單純的由遊戲積木疊成,而是運用來自於建築師「垂直村落」計畫中的24個建築元素。展望依據這些建築元素的形式,延伸運用園林山石的理論於此件作品中,觀者可選擇、組合這些元素來構築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園林烏托邦。對藝術家來說,《假山疊塢》是藝術與建築在詮釋桃花源這一概念上的一次對話,亦是東西方人類終極精神追求的文化象徵。
    展望以《假山疊塢》表現他意象中的中國園林烏托邦。園林造景是從假山石開始的,藝術家展望由中國園林的「自然世界」中抽離出來的「假山石」透過西方工業時代創造的不鏽鋼材料來反映其形,藝術家由此展現給人們的就是這種「中西結合」的「新夢想」。《假山疊塢》反映了這種「新夢想」,它從建築空間的利用上抽離出基本元素,藝術家再將這些元素重置於雕塑空間之內,在雙重轉化的過程中發掘跨界作品的藝術價值。作品本身在藝術與建築兩個領域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融合的問題,試圖尋找藝術美學和建築美學的契合點,並藉由此激發一種思考,即不同領域如何通過對立或補充的方式實現人類精神終極的追求。


    我覺得這是蠻合適切入藝術收藏的一個作品
    我也買了一個
    :o


    http://www.motstyle.com.tw/urbanarca...dia_works.html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jhu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8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先前一幅名為《北京2008》的油畫引起網友討論,畫中5位裸女打麻將時的小動作,象徵國際情勢的暗潮洶湧。大陸藝術家艾未未則創作出諷刺意味同樣深遠的《一虎八奶圖》,乍看之下是作者崇尚自然、解放,但細細品味便能發現這幅畫道盡階級間的微妙關係。

    《一虎八奶圖》中,艾未未將自己當作主角,灑脫地與其他4名女性全裸入鏡。有網友說,這幅畫是諷刺社會包二奶、三奶、多奶的現象;不過有人反駁,艾未未本身也疑有包二奶,況且畫中人物的動作太古怪,不可能只有如此淺顯的寓意。

    照片未經處理,請以藝術眼光觀賞《一虎八奶圖》(圖/取自網路)


    有人認為,只要仔細觀察這幅畫,即可看出階級劃分的隱喻。艾未未坐鎮畫面中心,雖然貌似坦率,但手卻巧妙地遮住重點部位,即代表著「黨中央」(擋中央);此外,他的雙手安穩地置於左膝上,也表明了堅定的左傾態度。

    畫面最左的長髮女子,戴著眼鏡、翹腿坐在沒有靠背的椅子,象徵「知識份子」有地位、有架子,但卻靠不住;而她撥弄頭髮,始終側身向著黨中央,也說明知識分子再怎麼賣弄,仍被政府牽著走。

    照片未經處理,請以藝術眼光觀賞《一虎八奶圖》(圖/取自網路)


    最右的女子體態豐腴,掛玉珮、戴手表,是「資產階級」;她有地位也靠得住,雙手向身體右側擺,代表「右傾」立場。在這幅畫裡,黨中央與資產階級相隔甚遠,好比檯面上的關係,但2人還有另外一張單獨合影,則象徵背後的密切往來。

    畫中的短髮女子原先沒有地位,僅能站著陪笑,但後來卻被黨中央拉去靠著坐,代表「新聞媒體」受控制。至於從頭到尾只能站在椅後,身體被遮住最多的,則是沒有地位、也時常被無視的「農工階級」。

    有網友說,《一虎八奶圖》是艾未未近來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不過並非因為它的裸體呈現,畢竟這些模特兒未經挑選,姿態表情也不帶淫穢色彩;但隱含的諷刺訊息,加上作者艾未來是著名革命詩人艾青之子,仍讓這張藝術作品充滿話題。

  11.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89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870
    Thanks
    33
    Thanked 402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他還是去畫畫比較好...
    看這個...照片..
    傷眼...

  13.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8850168 For This Useful Post:


  14. #90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艾未未與一億葵花籽



    文字 / 丁燕燕
    圖片提供 /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
    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文化版(2010年12月28日)


    引子
    一億顆手工燒製的葵花籽陶瓷舖滿了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內一千平方米的渦輪大廳 (Turbine Hall),曾有幸運的觀眾能赤足踏上這片十厘米深的葵花籽海,感覺彷如沙灘漫步。然而,浪漫詩意只是藝術手段,藝術家艾未未的政治訴求才是作品存在的真正意義。

    葵花籽 – 從貢品到藝術品
    一百五十噸的葵花籽雕塑從中國傳統貢品瓷器出產地景德鎮裝運至泰德現代展出。這批葵花籽經歷了三十個傳統製作程序,以一千三百度高溫燒製,並全人手彩繪,一顆顆幾可亂真、獨一無二的葵花籽充份展現了景德鎮匠工的千年絕活﹗

    或者這些數字背後最值得探究的是藝術家本身的位置。一千年多來,景德鎮的唯一生產作業便是陶藝,儘管經歷多次改朝換姓,這門手藝依然代代相傳,為宮廷提供最精湛的陶瓷器皿。但現在,這裡出產的不是貢品而是商品,加上陶瓷市場息微,很多匠人面臨失業。葵花籽計劃以全職月薪方式僱用了一千六百名專業匠工整整兩年,艾未未指,整個鎮裡每個人都會有朋友或家人在參與製作。漸漸地,縱然不知道他是藝術家的,也會知道他就是那個要葵花籽的人,「就連計程車司機也在談論」,艾說。目前葵花籽計劃已告一段落,但匠人們正在期待艾的下一個計劃。就這樣,艾改變了整個鎮的經濟工業,而從前孝忠帝皇的景德鎮現亦樂於為這位與政權對立的藝術家服務。正如艾未未所說,由於匠工們習慣製作實用的瓷器,尤其是那些習慣繪畫高技巧的古典圖案的陶繪專家,他們很難理解整個看似簡單而又深奧的計劃。

    葵花籽的意義
    儘管匠工們不能理解計劃的全部意義,他們亦會知道葵花籽是朋友間分享的零食,無論當年生活多貧乏,口袋裡總有幾顆葵花籽;而無論今日生活多優越,啃瓜子依然是大伙兒的樂趣。艾未未選擇葵花籽作為象徵,還有另一層政治意義。「文革時的宣傳海報都把毛澤東比喻為太陽,而人民側是仰向太陽的向日葵」,艾未未解釋。無論政治有多壓迫、生活有多困頓,分享葵花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分享、互助、親切的空間。

    一億顆葵花籽是北京人口的五倍,亦是中國互聯網使用者人口的四份之一。作品的大規模生產,一方面批評中國正盲目地為配合市場需要而大量生產,另一方面滑稽地呈現這種重複地累積小量個人的努力而致成為巨大而無用途的社會現狀。艾未未亦喜歡把作品比喻為他喜愛的Twitter —— 汪洋大海中無數的意念和交流訊息,而這些全部來自個人。這個讓參與者以個人身份跟大量不認識的人聯繫的平台,對艾未未來說,會不停地改變社會,「因為這是一種由個人組成的巨大力量。」


    一顆紀念品?
    作品由十月中展出以來,最具爭議性的話題是︰到底觀眾可否帶走一顆葵花籽留為紀念?艾未未對此模稜兩可,他說︰「如果我是觀眾,我肯定會拿走一顆。」但對美術館來說,最重要的是作品的完整性,帶走葵花籽會破壞作品的整體結構與意義。因此,美術館不鼓勵大家這樣做。觀眾從美術館帶走作品的一部份,並非新鮮事。著名的古巴藝術家Feliz Gonzalez-Torres (1957 – 1996) 以邀請觀眾參與為樂,他把325磅的糖果堆成作品,或把攝影作品大量複印成海報,希望觀眾能把甜美的回憶帶回家。藝術作品因而成為了民主、平等、共享的象徵。從這點出發,筆者認為觀眾應該被允許帶走一顆葵花籽,這樣比較附合艾未未的創作精神。但注意,這裡說的,是一顆,而非一口袋﹗每一顆葵花籽都是獨立製作而成,再而滙為籽海,觀眾珍而重之地保存一顆時,葵花籽亦重拾它的獨特性。同時,美術館預計展覽將吸引約二百萬名觀眾,如果每人帶走一顆,作品還有九千八百萬顆,葵花籽海依舊是葵花籽海﹗
    但現在要「偷」走葵花籽已成難事,因為作品於開幕後第五天就因「陶瓷灰塵影響觀眾健康」而閉展一天,現在觀眾只能遠觀,不能褻玩了。對於這個新措施,相信艾未未與觀眾同樣感到失望。此等健康及安全事故已成為渦輪大廳的常見問題,如2006年Carsten Höller的24米長滑梯裝置引起觀眾驚慌情緒,而2007年Doris Salcedo 的167米長「地震裂隙」則導致魯莽觀眾「損手爛腳」﹗


















    艾未未在先前來台討論在北美館開展登機之前

    被大陸官方逮捕了

    現在仍未釋放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