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sycho兄所說錄音聽感上的自然與不自然應也可解釋為真與不真(或擬真度的高低)
單一樂器發聲時的確是該有明顯確實的定位表現,但聲音的表現絕對不會僅只在一個點上,錄音裡頭該有的細節仍包含了空間裡所產生的殘響亦或堂音,對於常聽真實樂器演奏或現場演出的人來說更容易發現與體會這種所謂的自然與不自然
至於"好聽"與"難聽"
大多數人所謂的"好聽"其實相當容易達成,至於要達到psycho所謂的好聽,我只能說 "保證TMD搞死人!"
-
-
 作者: harrisonlin
半夜電壓太低才會如此.小提琴的溫潤注意低音問題.
harrisonlin 兄:
您是說半夜電壓太高嗎?:)
-
-
 作者: hojuiyang111
harrisonlin 兄:
您是說半夜電壓太高嗎?:)
有些地區會偏低!
所以電源處理其實有時優先於一切
也不是有專線就搞定一切
Harrison兄就深受電源污染之苦
-
-
 作者: Jenling Chang
吸音之方式較為容易,但為了低音長波之空間,要吸吶低頻延升低频確也很難,反射擴散自觉变化太大,工程也大(精確、美觀),意念是很嚮往、實際確不敢正面去面对。
在此 小葉兄天地 交流交换也受益很廣,安然心情也是另一樂趣。8)
[/quote]
吸音之方式,其實也不容易.
尤其在系統熟化,微調的過程,一小塊地毯就會有不同的聲音.
在小弟的空間,
(50x70 cm)的地毯,有沒有 /放在不同的地方,都會就有不同的聲音.
還是得多試試.:o
-
-
舉例而言,
這陣子入手的 speaker cable,讓小弟天翻地覆,
發現連空間也得變動..
猜測新器材有不太相同的發音頻率,也有不同的能量.
所幸空間和系統己熟化而敏感,
希望不會花太多時間.
-
-
-
-
-
-
 作者: hojuiyang111
陸大,
小弟先試試,
應該沒問題,昨夜弄到很晚,
希望您下回來是來驗收的...8)
最近很累吧!要小心肝喔!
照理說
調整方向是正確的話
換上好東西就立刻可以聽出他的好
調整只是希望更好
把之前妥協犧牲的部分再找回來試試
例如我換上四顆純銀的wbt 0610反倒覺得中頻厚度變好
高頻卻一點也沒過亮的感覺
比較好的或正確的高頻是延伸更好更自然而不用刻意去吸掉的
這時反倒應該減少吸音材少吸一點高頻吧!
-
-
 作者: lyyoung
最近很累吧!要小心肝喔!
照理說
調整方向是正確的話
換上好東西就立刻可以聽出他的好
調整只是希望更好
把之前妥協犧牲的部分再找回來試試
例如我換上四顆純銀的wbt 0610反倒覺得中頻厚度變好
高頻卻一點也沒過亮的感覺
比較好的或正確的高頻是延伸更好更自然而不用刻意去吸掉的
這時反倒應該減少吸音材少吸一點高頻吧!
感謝陸大關心,
音域的不平衡,多半是某頻率的凹陷或凸出.也有可能兩者均有.
有時很難去分辨,也很難去判斷.
但是敏感的空間/系統(超敏感期),是比較容易的.
因其問題少一些,變數不多.
不過要找這臭蟲,多半是要花些時間的 trial and error.
try 什麼呢?
找對東西加入,且要放對地方./取走多的東西.
希望幸運之神保佑小弟..8)
-
-
 作者: hojuiyang111
感謝陸大關心,
音域的不平衡,多半是某頻率的凹陷或凸出.也有可能兩者均有.
有時很難去分辨,也很難去判斷.
但是敏感的空間/系統(超敏感期),是比較容易的.
因其問題少一些,變數不多.
不過要找這臭蟲,多半是要花些時間的 trial and error.
try 什麼呢?
找對東西加入,且要放對地方./取走多的東西.
希望幸運之神保佑小弟..8)
哎!線材不中性真的會搞死人
cello的很大好處之一就是中性
中性才好抓臭蟲!
我認為太有個性的東西除非很喜歡否則少碰!8)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