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顯示結果從 1,431 到 1,440 共計 1972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到HP家中網友的程度怎樣樣我們也不知呀 :*

    錄音好的絕對有可能會超越我們人在現場聽的

    因為麥克風的位置比我們有機會好太多了

    要比那天更猛的唱片太簡單啦 :P

    之前舉例的日本1-bit協會的DSD錄音範本就明顯厲害我在現場聽的感覺啦....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體會夠多才會有know-how,我完全贊成。

    大多數玩音響的人,心中對音響再生的標準是完全不同的。不要說台灣,世界各國都一樣,我相信就連很多音響設計者也不知道兩聲道音響再生可以到達何種境界。(畢竟很多設計者都是因為不想花錢或沒有錢玩Hi-End音響,才開始自己動手)
    若沒有聽過夠好的系統,就算有再多測量的know-how也是空談,因為根本無從知道聲音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再精進啊。

    最近Audio Asylum有一個討論串,某個到過HP試聽室的網友表示,那邊的聲音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聽過的。6moons也曾經約過幾個Avantgarde用家音響迷到Jim Smith(Get Better Sound作者,當時Avantgarde的美國代理商)家中聽他的Avantgarde Duo,所有人都說自己家同樣的喇叭跟Jim家中的比起來,表現出的實力還不到一半。

    大部分人標準不同,並不是因為這是「主觀」問題,而是因為太少人有聽過接近極限的音響再生。就像我覺得車子開時速160公里就好可怕了,對許多開過德國無速限公路或是賽道的人來說,160公里根本不算什麼。個人認為「有聽過/沒聽過」要比「有測過/沒測過」重要得多。

    拜日在第一排聽大提琴獨奏,距離應該跟一般錄音的麥克風擺放位置差不多。單一把大提琴能發出的能量感跟豐富變化性,我認為就很少有音響系統能夠忠實再生。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