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1-02-24, 11:50 PM
#1361
 作者: kevintran
您說的沒錯,全打掉,能作的人真的很少。
退而求其次,您也可以學Brachy大,量出可能的問題,再做重點修正。
就像小葉說的,重要的是心態。有時候最容易的解決辦法只是座位或是喇叭挪前挪後。當然,我知道很多人連這點都因為環境因素沒辦法執行。:(:(
在這裏應該大家的心態都差不多,
不反對測,有得測就測,積不積極而已,
反而是執行力比較難,
人及環境因素的問題是比較難克服的.
那就沒法度嗎?
不是的,
所以若是新客廳的天花板要設計時,
最好加上空間處理概念.
能處理的角落就處理,
電視後牆及座位後牆其實也可加上吸音材.
作多少算多少,總比嘆氣好.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4, 11:52 PM
#1362
大家很熱烈的討論聆聽位置的測試,我也提供自己的一些經驗:
1)好聽的系統,就算坐在左右兩邊,聽起來也很棒,並不會少了什麼(除了定位外);就算走前面一點後面一點,聲音也還是很鮮活或很震撼。比如說,我相信將軍家在聆聽位置前後左右兩公尺,聽起來應該都不會走樣。
2)像音響展這種場合,走在走廊上聽房間裡傳出來的聲音,大概也可以粗略分辨哪間好聽、那間不必進去。很少有在外面聽聲音平淡普通,進去聽卻發現鮮活好聽這種例子。
3)如果樂器是一個粉紅噪音、脈衝波產生器,那麼樂器在不同地方演奏、或是麥克風放在演奏廳各個不同的位置測試,得到的頻率響應或暫態響應一定天差地遠。
但是就算在牆角演奏樂器,或我們站在門口外面聽演奏,也能第一時間分辨那是真實樂器,不是錄音。
(有沒有注意過,熱門樂團練習時爵士鼓多半放在牆角,低頻聽起來卻不會有什麼不均勻?)
所以,傳真跟聆聽位置測試的「正確」真的有很密切的關係嗎?
我的想法是:喇叭在房間中發聲,並不是像光波或電波那般,有實質的東西跑來跑去。它只是用震動來改變室內空氣的壓力,讓耳膜、皮膚感受到這種壓力變化,產生聽覺。
所以,能夠更正確呈現空氣壓力變化的系統,就是聽起來會更傳真的音響系統。至於怎樣會是更傳真的壓力變化?那就是還需要很多研究才能完整解釋的東西了,我覺得現行的測量並沒有告訴我們太多答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12:10 AM
#1363
1.你聽過嗎.靠想像..
2.next room理論..
3.錄音自然是找到當場最佳點.但後面還有一堆工作..
怎麼才會真的接近傳真.?
廠商比我們懂得多許多..用家自己找方法利用方法來增進自家系統表現~可以嗎.?
-
-
2011-02-25, 12:20 AM
#1364
-
-
2011-02-25, 12:25 AM
#1365
 作者: Yeh捨
1.你聽過嗎.靠想像..
因為工作的關係聽過不少系統,比如說David Wilson剛調整好的WAMM、Mark Levinson自己調整的Cello系統等。在這些場合,小咖的採訪編輯當然不會被請上皇帝位,所以我在旁邊走動聽的機率很高....。
 作者: Yeh捨
怎麼才會真的接近傳真.?
廠商比我們懂得多許多..用家自己找方法利用方法來增進自家系統表現~可以嗎.?
葉sir誤會了,我沒說大家該怎麼做,只是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看法。這事情如果有定論,這串討論就不會這麼熱烈了呀。
我相信有些廠商一定知道音響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廠商在音響展、發表會上往往能調整出很棒的聲音。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12:36 AM
#1366
 作者: martin
我的想法是:喇叭在房間中發聲,並不是像光波或電波那般,有實質的東西跑來跑去。它只是用震動來改變室內空氣的壓力,讓耳膜、皮膚感受到這種壓力變化,產生聽覺。
兄,請重新複習物理.
光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聲音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HX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12:47 AM
#1367
 作者: sp007
請問 為什麼要選"左軸-60dB"這個位置??
不敢..
RT60..或RTA60等測量軟體..規範.?
就是一個音/訊號~發出後-到衰減60dB(分貝值)所需要的時間計量.
-60分貝.是原訊號值的百萬分之一強度.
也就是60dB的動態值.對比..
所以左軸-60dB之下.就是RT60以外的訊號值了..小到可以不計不管了.
但若是拖得太長.形成迴音會干擾原本聲音.
所以音樂廳會將之設計/控制在一個範圍值之內.
但我們自家空間值..又是另一個情況..:P..指教.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12:48 AM
#1368
 作者: THXman
兄,請重新複習物理.
光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聲音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當然,音響錄音與重播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能量的轉換與調變。
我的意思是,它並非是「射向某處」或是輻射的傳遞,只是靠震動產生空氣中的壓力變化,讓耳朵接收。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01:51 AM
#1369
 作者: martin
當然,音響錄音與重播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能量的轉換與調變。
我的意思是,它並非是「射向某處」或是輻射的傳遞,只是靠震動產生空氣中的壓力變化,讓耳朵接收。
那麥克風接收的東西和耳朵接收到的聲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我以為麥克風也是靠振膜感受聲波產生的壓力變化。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5, 08:26 AM
#1370
 作者: martin
當然,音響錄音與重播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能量的轉換與調變。
我的意思是,它並非是「射向某處」或是輻射的傳遞,只是靠震動產生空氣中的壓力變化,讓耳朵接收。
兄,物理講的很清楚,請再複習.
聲波可以理解為介質偏離平衡態的小擾動的傳播。這個傳播過程只是能量的傳遞過程。
「射向某處」,未知您欲言何?若是言指向性,那是聲源特性的一種.
「幅射」,未知您欲言何?若在方向性上,不同的波陣面有別.
ps. 皮膚縱使感受到聲能量,不會產生聽覺.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