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1頁,共2頁 12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972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我的想法是:喇叭在房間中發聲,並不是像光波或電波那般,有實質的東西跑來跑去。它只是用震動來改變室內空氣的壓力,讓耳膜、皮膚感受到這種壓力變化,產生聽覺。
    兄,請重新複習物理.

    光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聲音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HX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兄,請重新複習物理.

    光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聲音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波動.
    當然,音響錄音與重播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能量的轉換與調變。
    我的意思是,它並非是「射向某處」或是輻射的傳遞,只是靠震動產生空氣中的壓力變化,讓耳朵接收。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當然,音響錄音與重播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能量的轉換與調變。
    我的意思是,它並非是「射向某處」或是輻射的傳遞,只是靠震動產生空氣中的壓力變化,讓耳朵接收。
    那麥克風接收的東西和耳朵接收到的聲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我以為麥克風也是靠振膜感受聲波產生的壓力變化。

  6.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7. #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人耳人腦和麥克風最大的差別,

    在人耳能過濾,

    能分離出噪音(或非音樂)及音樂.

    人耳人腦對於質感及美的定義,

    其內涵當然也不是機器能全部分析的.

  8. #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人耳人腦和麥克風最大的差別,

    在人耳能過濾,

    能分離出噪音(或非音樂)及音樂.

    人耳人腦對於質感及美的定義,

    其內涵當然也不是機器能全部分析的.
    何大,我說的是“訊號”,不是“訊息”:O:O

    人耳和麥克風收到一樣的“訊號”;但是人腦可以把這些“訊號”的一部份“分析”成為“訊息”,麥克風當然不會分析.

    Martin大的講法好像人耳和麥克風收到的“訊號”不同,所以有此一問.

  9. #6
    註冊日期
    2007-06-18
    文章
    49
    Thanks
    9
    Thanked 4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那麥克風接收的東西和耳朵接收到的聲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我以為麥克風也是靠振膜感受聲波產生的壓力變化。
    人耳有一双,测试麥克風只有一只,不是吗?至今尚未见到有人提到这点。。。这点不重要吗? :)

  10. #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人耳有一双,测试麥克風只有一只,不是吗?至今尚未见到有人提到这点。。。这点不重要吗? :)

    有啊,

    小弟不是提到人耳,人腦的過濾,分析能力..

    雙耳效應和立體感及辨位有關.


    不過麥克風也分多種..

  11. #8
    註冊日期
    2007-06-18
    文章
    49
    Thanks
    9
    Thanked 4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有啊,

    小弟不是提到人耳,人腦的過濾,分析能力..

    雙耳效應和立體感及辨位有關.


    不過麥克風也分多種..

    hojuiyang111 大想的太远了!雙耳效應, 立體感及辨位不是小弟问题的重点。。。。

    看看下图是否能启发hojuiyang111 大的一些联想。。。




    先得声明小弟不是想下任何结论,只是想与各个先进请教一些观点。。

  12. #9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



    先得声明小弟不是想下任何结论,只是想与各个先进请教一些观点。。
    這就是D'Appolito型式喇叭設計上的優點: 減少地板與天花板的干擾!!

    劇院中置喇叭最好水平方向的擴散角度要寬,

    因此有人不贊成用這樣型式的喇叭橫置當劇院中置喇叭,

    因為D'Appolito型式喇叭橫置會減少水平方向的擴散角度! :)

    當然, 若您的劇院只有正前方才坐人, 那就沒差啦!:*

  13. #10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花了三晚的时间,从60多页开始拜读各位"高咀" 的辩论 , 真是令小弟获益良多,十分佩服!

    但显然的,各方至今还是坚持己见,没有共识~~
    新名辭..高嘴..:O!
    真理需要辯論以求或接近之.觀念也不例外呀.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Jim 的 Get better sound 里有一大段是鼓励 audiophile 使用RTA 测量,调音的,他也提到他有用RTA帮客户摆位,不知您怎么看他的说法?:)
    如果-追求(或貼近錄音想表現效果..)真實~
    用實測量+聽感-來分析..一堆自我感覺良好玩家.可能會..(sweat)
    我自己有一點點經驗/體會.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人耳有一双,测试麥克風只有一只,不是吗?至今尚未见到有人提到这点。。。这点不重要吗? :)
    人耳感受..要加上自我訓練-主觀意識-喜好口味-被誤導-偏見-心情-身體狀況....
    麥克風..沒那麼多?問題?..只要合乎測試規範..

    引用 作者: joamonte 查看文章
    hojuiyang111 大想的太远了!雙耳效應, 立體感及辨位不是小弟问题的重点。。。。

    看看下图是否能启发hojuiyang111 大的一些联想。。。




    先得声明小弟不是想下任何结论,只是想与各个先进请教一些观点。。
    ㄟ..
    為何會有圖表..數據..
    不外乎是一種有標準的表達方式.

    現場/自家..聲音反射或間接音強度..來自四面八方..先後到達人耳.
    差距時間超過一定時間..人耳一定可分辨..MIC更是可以.

    如果造成的負面效果.剛好是搞亂~所謂音場..定位感..有無可能勒..??
    如果人耳不是很確定..輔以測量分析應不為過也..:P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