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2-22, 03:13 AM
#181
上禮拜六去一個石造教堂聽合唱,給了我一些啟示. 錄音的“現場”和我們去聽音樂會時的“現場”是不同的. 即使是在同一個地點,有聽眾和沒聽眾,聲音就差很多.
但是,就像AndyChu網友說的,好的錄音(和重播)會讓人感覺很真實;但是“重播現場”?大部份人都沒在沒聽眾的“現場”聽過演奏(甚至彩排)吧?偏偏大部份的錄音都是在沒聽眾的情況下錄的.
我想我要的是“接近真實樂器”的錄音.
-
-
2011-02-22, 03:23 AM
#182
 作者: chsiang
我之所以舉那兩張唱片對我來說兩張都很真實阿
第一張靠琴很近, 好刺激! 琴好像都要垮了~~
第二張好像坐在中間的位置, 比較朦朧一點! 好像在歌唱一樣.....我有聽過鄧泰山的現場, 很OK阿~~
雖然我的現場經驗說多不多, 但說少也不少, 我覺得都蠻符合的阿~~
[恕刪]
這兩張我都沒有,不能給您什麼意見. 不過,從您對第二張的描述看來,這張錄音肯定動過的手腳比較多. 為什麼?因為,我想沒有專業錄音師會去音樂廳中間的位置去錄音. 這樣錄音會突槌的機侓太高了,錄音的成本很高,這樣玩,玩不下去的.
-
-
2011-02-22, 08:57 AM
#183
小葉提到的網站,
http://www.diffusor.com
那個MA300 2D好像很有趣,
剛剛丟了一封e-mail去問看看有沒有賣給一般使用者.....
-
-
2011-02-22, 08:59 AM
#184
Eton的音響室就是找這家的
CES Martin展房新的透明聲學材料也是這家的
-
-
2011-02-22, 09:03 AM
#185
當然會不同
錄音的現場可說是較完美的狀態
也有錄音是跟著觀眾一起演出的錄音,就是音樂會的錄音
有沒有觀眾不會影響真實太大
真正的關鍵在於
無論那一個現場,好的錄音是都會盡量保留原汁原味下來,很多經過處理之後反而非常糟
其實真實的錄音跟不是真實的很好判斷,只要聽到真實的錄音就能判斷了
 作者: kevintran
上禮拜六去一個石造教堂聽合唱,給了我一些啟示. 錄音的“現場”和我們去聽音樂會時的“現場”是不同的. 即使是在同一個地點,有聽眾和沒聽眾,聲音就差很多.
但是,就像AndyChu網友說的,好的錄音(和重播)會讓人感覺很真實;但是“重播現場”?大部份人都沒在沒聽眾的“現場”聽過演奏(甚至彩排)吧?偏偏大部份的錄音都是在沒聽眾的情況下錄的.
我想我要的是“接近真實樂器”的錄音.
-
-
2011-02-22, 09:04 AM
#186
問題出在
1. 真實的錄音太少
2. 發燒友缺乏判斷真實聲音的能力 (當然這跟1也有關..),另一方面就是接觸真實樂器(or聲音)的時間太少
-
-
2011-02-22, 10:32 AM
#187
-
-
2011-02-22, 10:35 AM
#188
 作者: 小葉
Eton的音響室就是找這家的
CES Martin展房新的透明聲學材料也是這家的
我問一下這家是否只做像Eton大這種從無到有的case, 看能不能買幾個來試試
-
-
2011-02-22, 10:41 AM
#189
 作者: kevintran
這也是不錯的方法喔 
前幾天聽到一位前輩錄小孩子彈琴,旁邊的炒菜聲超真實的 :P
 作者: chsiang
我問一下這家是否只做像Eton大這種從無到有的case, 看能不能買幾個來試試
可以單買呀...8)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22, 11:24 AM
#190
我也正在和Matts談
應該可單買
可以單買呀...8)[/QUOTE]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