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1-02-12, 09:48 PM
#1141
 作者: hojuiyang111
怎樣的測量結果,告訴我們該要在哪擴散、吸收,用什麼器具來幫助調整空間?(調整空間)
怎樣的測量結果,告訴我們喇叭要擺多寬、離背牆多遠?(擺位)
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都是可以用現有的測量技術可以達成的.
這句話我有些疑問,
如何處理,可能不會只有一種方法.

是啊!測量的結果相同,但解決的辦法可以有很多種. 就像同一種症狀,不同的醫生,用的藥也未必一樣.
-
-
2011-02-13, 12:24 AM
#1142

以這個未校正振幅頻率響應測圖(左紅右綠)來看..700~11khz已是頗佳..+/-3dB多一點點..畢竟是 coltrane喇叭..11khz起~陡降不太合理.素質遠不只此.空間吸音頗少..有待探究..
但是從20~幾近300hz.實在高(即使SP低音調整鈕已降到最低).喇叭極低頻實力有.但受既有空間效應影響之下..誤差也..小.若不想靠擺位改善.塞住(局部)低音反射口是一法..或是用上更多的調聲品..? 振幅圖算蠻基本.凹下還可以不 care 或只感到銜接怪怪.但凸起超過6dB(4倍音壓~)的話.一定有明顯感覺.
-
-
2011-02-13, 12:28 AM
#1143
 作者: kevintran
是啊!測量的結果相同,但解決的辦法可以有很多種. 就像同一種症狀,不同的醫生,用的藥也未必一樣.
所以,醫生不易被儀器取代,
儀器也無法取代人耳.
很有趣的,
決定怎麼作的,還是人,
人怎麼決定呢? 人耳的經驗..
-
-
2011-02-13, 12:42 AM
#1144
 作者: Yeh捨
以這個未校正振幅頻率響應測圖(左紅右綠)來看..700~11khz已是頗佳..+/-3dB多一點點..畢竟是 coltrane喇叭..11khz起~陡降不太合理.素質遠不只此.空間吸音頗少..有待探究..
但是從20~幾近300hz.實在高(即使SP低音調整鈕已降到最低).喇叭極低頻實力有.但受既有空間效應影響之下..誤差也..小.若不想靠擺位改善.塞住(局部)低音反射口是一法..或是用上更多的調聲品..? 振幅圖算蠻基本.凹下還可以不 care 或只感到銜接怪怪.但凸起超過6dB(4倍音壓~)的話.一定有明顯感覺.
左右雖然對稱.
但右牆材質明顯硬過左牆.造成~90多近100hz處-反射音+直接音.高過左聲道6dB~
(橫軸下方標示 近0.1之處)看空間的影響~無處不在.
-
-
2011-02-13, 01:01 AM
#1145
 作者: hojuiyang111
所以,醫生不易被儀器取代,
儀器也無法取代人耳.
很有趣的,
決定怎麼作的,還是人,
人怎麼決定呢? 人耳的經驗.. 
是啊!相輔相成,用儀器去找到人的感官不容易找到的問題,再用人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問題需不需要解決.
沒有人去解讀,儀器量出來的只是一串沒意義的符號;問題是,解讀的人解讀的對嗎?:o:o:o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13, 10:06 AM
#1146
 作者: kevintran
是啊!相輔相成,用儀器去找到人的感官不容易找到的問題,再用人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問題需不需要解決.
沒有人去解讀,儀器量出來的只是一串沒意義的符號;問題是,解讀的人解讀的對嗎?:o:o:o
解讀的對當然重要,
從決定測什麼,用什麼測,怎麼測,怎麼解讀,怎麼解決,
每一個環節均很重要..
另外,
測之前要準備什麼嗎?
測後不能處理,誤差大的測量,也是白測.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02-14, 01:06 AM
#1147
 作者: kevintran
是啊!相輔相成,用儀器去找到人的感官不容易找到的問題,再用人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問題需不需要解決.
沒有人去解讀,儀器量出來的只是一串沒意義的符號;問題是,解讀的人解讀的對嗎?:o:o:o
實在不太想用"類比喻'法..談此議題.
一個自以為健健康康的人.進教學醫院~做全身健檢.
會出來一大堆~數據..
最後一關..醫師會解讀並告訴你~要注意..要小心..
請問他依據什麼來解讀..
你如果都不信.或一竿子打翻..
那請你去把脈..或聽信江湖術士..?:P
-
-
2011-02-14, 01:26 AM
#1148
 作者: Yeh捨
實在不太想用"類比喻'法..談此議題.
一個自以為健健康康的人.進教學醫院~做全身健檢.
會出來一大堆~數據..
最後一關..醫師會解讀並告訴你~要注意..要小心..
請問他依據什麼來解讀..
你如果都不信.或一竿子打翻..
那請你去把脈..或聽信江湖術士..?:P
比喻真的不能亂用...
身體檢查有身高體重血液這些東西可量可驗、內視鏡、X光片有東西可照可觀察,實實在在。
空間測量到底在測什麼呢?我們不聽脈衝訊號、不聽粉紅噪音、也不聽1kHz正弦波。我們聽的是在流動的音樂。
空間測量數據很優秀的,就會有好聲音嗎?這問題其實就像:身體檢查結果很優秀的人,就是個好人嗎?:^)
-
-
2011-02-14, 04:19 AM
#1149
-
-
2011-02-14, 04:41 AM
#1150
儀器學習及使用 實際測量測試經驗及技術, 正確數據[也是要很多經驗及正確方法]有時也是要重複檢測而推斷、判斷出來的。相關理念知識是要有多項專業[工程師]等級為基礎、基準[聲學、電學、材質學、儀器專業學習培訓、~~~、~~~],要不然~~~就當好玩~~但玩來玩去~~卻又不好玩了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