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張完美的唱片重播
100分的演出
100分的製作
100分的音響重播
演出的部份暫時不探討
製作的部份是我們音響重播聽到什麼聲音的重要關鍵
瞭解一張唱片的製作或是對唱片製作有一定的了解後,有助於我們瞭解聲音該是怎麼樣的被音響重播
這是我想要表達的地方
當然一般人不可能去參與所有的錄音,甚至一場機會也沒有
或是對錄音製作唱片的過程也無法瞭解
這是一個很大的"溝"GAP
也是各個市場領域的立場點有很大不同的地方
問題就出在彼此有GAP,又必須依賴彼此
-
-
蔡醫師算是發燒友中少數瞭解唱片製作的前輩
很多唱片製作人在High End系統中才發現
阿,原來我做的音樂是這樣.......
-
-
唱片是科學產物,內容可被複製。
「還原現場」,是指Hi-Fi(High Fidelity)高度傳真性(高傳真或稱高保真)。
其定義:與現場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播聲音。
追求趨於100%的還原,這是科學精神。
加上不妥協的審慎態度,這就是「High End精神」。
所以一張錄製優良的唱片,可嘉許其技術之專精,或稱許其技藝超群,具「High End精神」。
如果稱之為藝術或捧為藝術家,則過之。
唱片:一種利用機械錄音方法記錄聲音的膠製圓片。
創作:特指不事模仿、出於己意的創造。多指文學、藝術等作品的創造而言。
傳真:摹寫形貌。
保真:保持天然本真。
技術:專業的技能。相似詞:工夫、技能、技巧、技藝、手藝。
技藝超群:本領或才藝凌駕一般人。
藝術:對自然物及科學,凡人所製作之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如詩詞歌賦、戲曲、樂譜、繪畫、雕刻、建築等,統稱為「藝術」。
藝術家:從事藝術工作而有相當成就的人。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a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類似我的想法
藝術儘量還給藝術家與演出者
唱片製作(錄音...)儘量還原現場
現在已經背離很遠了....
-
-
 作者: 小葉
蔡醫師算是發燒友中少數瞭解唱片製作的前輩
很多唱片製作人在High End系統中才發現
阿,原來我做的音樂是這樣.......
在 聲儒 的 A-Lin 聽唱會中, A-Lin 自己聽完後, 說到 " 原來我的歌聲, 在頂級的音響呈現下, 是這樣的聲音 " 因為平常錄音時, 她們僅會用監聽耳機 "監聽" 一下 8)
虛空有時盡 我願仍無窮
-
-
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反過來想
我們發燒友聽的音樂大都是這樣的情況做出來的
不然就是事後調整成發燒片...
這樣一定都會失去很多該有真的東西
 作者: kib
在 聲儒 的 A-Lin 聽唱會中, A-Lin 自己聽完後, 說到 " 原來我的歌聲, 在頂級的音響呈現下, 是這樣的聲音 " 因為平常錄音時, 她們僅會用監聽耳機 "監聽" 一下 8)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小葉
能真實完整的儘量真實,藝術層面需要小心使用
藝術層面當然需留心謹慎度.:)
-
-
藝術儘量還給藝術家與演出者
唱片製作(錄音...)儘量還原現場
最慘的是現場收錄簡單了事
事後個人主義進行創作|(|-
 作者: THXman
藝術層面當然需留心謹慎度.:)
-
-
對的路,就要勇往直前!
期勉小葉站長要堅持理念。
也期待小葉站長的嘔心瀝血之作。 (clap)
-
-
 作者: 小葉
藝術儘量還給藝術家與演出者
唱片製作(錄音...)儘量還原現場
最慘的是現場收錄簡單了事
事後個人主義進行創作|(|-
"錄音藝術"是確有其事.
當音樂家等進行演奏時,便是為聲藝術的展現與創作,但當此聲藝術被錄下後,若有人對此已存在的聲藝術進行二次創作,而成為另一種聲藝術內容,亦可為聲藝術,並非不為聲藝術.
整個錄混音到成品的完成,有分為技術的部分與藝術的部分.
當然在粗製爛造的錄音下,若要強言其為藝術,便難以獲得認同.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