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takasehuang
					 
				 
				不知道你是希望看到怎樣的見解?還是對上面的回應有所疑問? 
psycho兄的觀點其實很單純,純就重播的一方來談問題 
  
很古典,也很理想 
  
然而關於客觀層面的相位失真,與主觀層面知覺音色的關係, 
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順理成章,毫無問題 
  
前文已經舉個幾個反面證據 
  
不過有趣的是,另外也有論文指出,其實人可以察覺200hz以下相位改變所造成的音色不同 
			
		 
	 
 所以psycho兄說的並非實際,而只是理論? 
  
另外您所援引的,是否有所確定? 
以及另外您所謂"莫宰羊"的東西,又是如何?假如psycho兄是婆說,您的公說之道呢? 
  
如果耳機沒耳擴的表現,並不能用psycho兄所說的來形容,那又該如何?或者以您對psycho兄意思的理解,該怎麼說才是對的?還是psycho兄說的一堆根本不存在?:^)
				 
			 
			
		 
			
				
			
				
			
			
			
		 
	 
	
	 
 
- 
	
 
- 
	
	
		
		
		
		
			  
		
		
				
				
		
			
				
					沒想到這個討論區,荒廢了這麼久,突然變得這麼熱起來@@ 
  
不過我想呼籲大家一下,可否回歸到"實作層面"來討論.舉出所使用的實際器材,周邊 
,音樂軟體等,具體說出聽到的聲音現象.雖然這樣的討論也無法完全客觀,但最起碼有 
具體依據,大家仍可以自己去試試看. 
  
都用理論來討論問題,"看起來"是很科學.但是請問有多少板友接觸過Acoustics?又有 
多少板友懂電學原理?也有科學實驗指出,線材的改變對聲音完全不會產生影響,更不用 
說run線這一回事了.PTT之前有人引用了此一科學機構的論文,結果在板上引起大論戰. 
因為這跟音響使用者實際操作所得到的經驗,有著太大的區別.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該 
站爬舊文. 
  
我以前在修台大蔡振家教授的聲學課程時,蔡振家教授不斷地提醒課堂學生,目前還存在 
著太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然而就是存在的聲響現象.蔡振家教授本身是德國洪堡大學(二戰 
前的柏林大學)的聲學博士,而且又鑽研腦神經學以及心理學.但他對於許多聽覺現象仍持 
一種謙遜的態度,並對很多既存的實驗結果不斷進行提問與反思.與台大醫學院一再合作設 
計新的實驗方法.我想這種態度是很值得我們這些不懂的人學習的.科學是對一些自然現像 
提出了合理的解釋,但仍有許多層面,現有科學理論無法涵蓋. 
  
如果今天開一個板是"聲響及電學理論討論區",那麼純理論的討論,或許就會非常適合各位大 
師們華山論劍.但在一般用家居多的板面.恐怕會讓這些文字看來太紙上談兵? 
  
當然我並非鼓勵一種一知半解,完全不討論專業理論的庸俗化討論風氣.但是我想大多數用家 
還是會希望看到"哪些器材與音樂軟體的搭配",實際支持且應證了這些理論. 
  
侯姐最起碼提到了D7000,D5000,Solo Ultra linear,以及低阻抗耳機直上耳機孔這樣的實例 
.psycho兄也提到了ATF-100跟HD650的實例.我想這樣的方式,最起碼讓大家"有跡可循". 
  
沒提出實際操作層面的討論,恐怕只會愈來愈離題,也讓大多數用家失去興趣? 
  
以上言論,如有冒犯到各位大師們,還請見諒~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太古神品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太古神品
					 
				 
				...恕刪... 
"哪些器材與音樂軟體的搭配",實際支持且應證了這些理論. 
  
沒提出實際操作層面的討論,恐怕只會愈來愈離題,也讓大多數用家失去興趣? 
  
... 
			
		 
	 
 正是如此! 
				 
			 
			
		 
			
				
			
			
			
		 
	 
	
	 
 
- 
	
 
- 
	
	
		
		
		
		
			  
		
		
				
				
					
				
		
			
				
					
	
		
			
			
				
					  作者:  太古神品
					 
				 
				沒想到這個討論區,荒廢了這麼久,突然變得這麼熱起來@@ 
  
不過我想呼籲大家一下,可否回歸到"實作層面"來討論.舉出所使用的實際器材,周邊 
,音樂軟體等,具體說出聽到的聲音現象.雖然這樣的討論也無法完全客觀,但最起碼有 
具體依據,大家仍可以自己去試試看. 
....  
... 
.. 
. 
沒提出實際操作層面的討論,恐怕只會愈來愈離題,也讓大多數用家失去興趣? 
  
....恕刪 
			
		 
	 
 +1  
您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 我本身就是侯姐提到的那種"音源直出 D7000 的新手", 
其實淺顯易懂的器材組合搭配心得會是我們比較希望能得到的資訊. 
  
感謝各位前輩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