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74頁,共198頁 第一第一 ... 2464727374757684124174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31 到 740 共計 1972 條
  1. #731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站上有專業聽音室阿,將軍那間不就是了,那是針對性的設計(將軍個人對美聲的需求設計的),可惜小葉大大拍的大多都是器材,那個空間的邏輯其實才是我覺得最棒的,材料、尺寸、方位、……,不知道是否有經過專業計算,但是都是有特別安排過的,尤其牆面,光外表看到的材質、形狀就好幾種,那是有想法下的作品,每一段要做哪種功能可是有安排的,地板的處理也很厲害,天花板弄成圓弧高頂可能更棒

    那間要算total solution的,幾乎每一樣東西的選用都有針對好聲音的安排,甚至我覺得連適合幾個人聆聽的位置可能都經過安排的(光看照片不準,但看起來不是專給一個人的座位設計的,我猜座位上的位置聽感應該很接近)

    但是這樣弄花起來可不低價,但是同樣的花費,將軍大的空間得到的價值那一定高的(可能很多專業店家用的空間都沒將軍大來得講究)

    我自己認為整體音響設備的花費其實不在價格高低,而是針對個人需求所做的努力是否足夠,先瞭解限制,針對自己的需求來調整,低價有低價的處理方法,雖然效果比不上高單價的,但同級比較發揮功效高,那就夠了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en3058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32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這部分應該是說分子結構因導電改變了.....這個也是預測理論,認為理所當然的物理變化,如推論式的宇宙誕生,經過試驗證明會有變化,是透過反覆實踐出來的理論,並不是'看到'變化過程,但是反覆的驗證,令它變成定論。

    Sim Audio設計師提及的重點,他推測分子改變會形成路徑,在第一次導電最好(必須)一次'通夠',才能讓這條路徑穩定,斷斷續續的run in,效果是比較小的,這也是他反覆驗證得到的結論,但他的份量不夠,不足以變為定論。

    畢竟到現在,原子分子論到現在還是處於解釋世界上大部分結構的合理理論,理論理論,所然還不是定論,但也相差不遠了。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有部分的理論有了,但不是針對音響的,多年前為了應付電力短缺,花了不少錢研究超導體,那個時候對於電在線路中的研究是有的,但沒看到商業化產品就是了

  4. #733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站上有專業聽音室阿,將軍那間不就是了,那是針對性的設計(將軍個人對美聲的需求設計的),可惜小葉大大拍的大多都是器材,那個空間的邏輯其實才是我覺得最棒的,材料、尺寸、方位、……,不知道是否有經過專業計算,但是都是有特別安排過的,尤其牆面,光外表看到的材質、形狀就好幾種,那是有想法下的作品,每一段要做哪種功能可是有安排的,地板的處理也很厲害,天花板弄成圓弧高頂可能更棒

    那間要算total solution的,幾乎每一樣東西的選用都有針對好聲音的安排,甚至我覺得連適合幾個人聆聽的位置可能都經過安排的(光看照片不準,但看起來不是專給一個人的座位設計的,我猜座位上的位置聽感應該很接近)

    但是這樣弄花起來可不低價,但是同樣的花費,將軍大的空間得到的價值那一定高的(可能很多專業店家用的空間都沒將軍大來得講究)

    我自己認為整體音響設備的花費其實不在價格高低,而是針對個人需求所做的努力是否足夠,先瞭解限制,針對自己的需求來調整,低價有低價的處理方法,雖然效果比不上高單價的,但同級比較發揮功效高,那就夠了
    若硬要說是秘訣,那就是:
    1.比例
    2.不平行對稱面
    3.用料
    4.堅固
    5.反射
    6.吸
    7.擴散

    至於整個空間,包括文中所提之天花板為何不弄成圓弧高頂??
    答案其實已經在上方提示了!!:o

    StevenCheng將軍

  5. #734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若硬要說是秘訣,那就是:
    1.比例
    2.不平行對稱面
    3.用料
    4.堅固
    5.反射
    6.吸
    7.擴散

    至於整個空間,包括文中所提之天花板為何不弄成圓弧高頂??
    答案其實已經在上方提示了!!:o
    大方向知道的人不少,但怎調配那就是功力了
    我看過有人在牆面做迷宮式陷阱,那可就要多計算了,沒弄好副作用很大
    用料上除了材質之外,有特殊的塗料可以針對不同頻率的處理(可能是特例,商業用品的沒看過)

  6. #735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大方向知道的人不少,但怎調配那就是功力了
    我看過有人在牆面做迷宮式陷阱,那可就要多計算了,沒弄好副作用很大
    用料上除了材質之外,有特殊的塗料可以針對不同頻率的處理(可能是特例,商業用品的沒看過)
    所以真的要說聲抱歉了!!
    因為能說的就只能這麼多了!!

    其實你前文中所提及的,大致都對了!!:)

    StevenCheng將軍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8. #736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有部分的理論有了,但不是針對音響的,多年前為了應付電力短缺,花了不少錢研究超導體,那個時候對於電在線路中的研究是有的,但沒看到商業化產品就是了
    chen3058兄,請問超導體對於音響這部分有何好處?需要哪些產品來給予音響界進行提升的貢獻?若這部分能真有助益,且有辦法進行實現,小弟可以來去請教這個領域的科學家(是位國際級此領域大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看是否能在這方面有所實現.
    :)

  9. #737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還是Yeh捨有何高見? 不妨提出讓我們學習一下~
    您客氣.
    就在下自己與 網兄 先進或經由其他書文資料等等的經歷來講.

    很多人音響空間(不論是專用或兼用)都會把聲音頻率.
    變成..從左(低頻)~右(高頻).也就是我們常講(用)的20hz~20khz頻率領域.
    左邊段很高~中間段次高到接近平~到了右邊(極高頻約10-12khz)段會陡降下(衰竭)..
    這是靠測量得知的結果..先不說其他因素為何.
    表示這個頻率領域走向.就是我輩大眾所慣用習性造成.或說所習慣的聲音走向.

    可以說是大部份人這一段(10k~以上)都不足(夠).

    那就玩音響講HiFi的需求來說.我們一方面要一直設法增加高~極高頻的器材性能
    但是另一方面..如擴散.吸音的物品擺設又要使用.並想要幫助 變好聲.
    可能就讓"擴散"設備也會危及高~超高段頻率表現.若再加刻意吸音.危及程度更多.

    在下自己用EQ淺經驗是..
    原本空間頻響是..如前所述情況.比較扭曲?的頻響測試曲線.也就是左高右低..
    聽到的是比較刺.或說尖.如果以~江蕙.蔡琴.或甄妮歌聲來比較之
    扭曲(曲線)的音樂當然能聽.也很容易習慣..但就是歌手"年齡感"不對.比實際要年輕..
    樂手舞台的擁擠感覺比較明顯.

    那用EQ砍.拉.過之後呢..
    修的程度多少先不論之..尖.刺感會變少.人中氣變足.形體會略大一些..年齡相對接近真實.
    相對音場比較不擠.也可以說比較寬鬆一些.

    在下想是..中高頻(約2k起~12khz陡降點為止.)到極高頻起點..的影響少了.
    也就是約5k~9khz這一段(約高出6dB)對聲音影響不可小看之.
    那極高頻段..就是泛音?是否是我們俗稱的空氣感呢.?在下以為是寶貴又難求的.
    "她"又很怕被吸掉..可能影響到俗稱的透明度..音色..高貴感..
    所以建議要小心顧好"她"呀..:)

  10.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738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您客氣.
    就在下自己與 網兄 先進或經由其他書文資料等等的經歷來講.

    很多人音響空間(不論是專用或兼用)都會把聲音頻率.
    變成..從左(低頻)~右(高頻).也就是我們常講(用)的20hz~20khz頻率領域.
    左邊段很高~中間段次高到接近平~到了右邊(極高頻約10-12khz)段會陡降下(衰竭)..
    這是靠測量得知的結果..先不說其他因素為何.
    表示這個頻率領域走向.就是我輩大眾所慣用習性造成.或說所習慣的聲音走向.

    可以說是大部份人這一段(10k~以上)都不足(夠).

    那就玩音響講HiFi的需求來說.我們一方面要一直設法增加高~極高頻的器材性能
    但是另一方面..如擴散.吸音的物品擺設又要使用.並想要幫助 變好聲.
    可能就讓"擴散"設備也會危及高~超高段頻率表現.若再加刻意吸音.危及程度更多.

    在下自己用EQ淺經驗是..
    原本空間頻響是..如前所述情況.比較扭曲?的頻響測試曲線.也就是左高右低..
    聽到的是比較刺.或說尖.如果以~江蕙.蔡琴.或甄妮歌聲來比較之
    扭曲(曲線)的音樂當然能聽.也很容易習慣..但就是歌手"年齡感"不對.比實際要年輕..
    樂手舞台的擁擠感覺比較明顯.

    那用EQ砍.拉.過之後呢..
    修的程度多少先不論之..尖.刺感會變少.人中氣變足.形體會略大一些..年齡相對接近真實.
    相對音場比較不擠.也可以說比較寬鬆一些.

    在下想是..中高頻(約2k起~12khz陡降點為止.)到極高頻起點..的影響少了.
    也就是約5k~9khz這一段(約高出6dB)對聲音影響不可小看之.
    那極高頻段..就是泛音?是否是我們俗稱的空氣感呢.?在下以為是寶貴又難求的.
    "她"又很怕被吸掉..可能影響到俗稱的透明度..音色..高貴感..
    所以建議要小心顧好"她"呀..:)

    5k~9khz這一段是很重要的,

    決定音像定位很重要的因素.

  12. #739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chen3058兄,請問超導體對於音響這部分有何好處?需要哪些產品來給予音響界進行提升的貢獻?若這部分能真有助益,且有辦法進行實現,小弟可以來去請教這個領域的科學家(是位國際級此領域大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看是否能在這方面有所實現.
    :)
    THXman兄,超導體我非專業,很淺的接觸而已,大致來說是電阻,電力傳輸時會耗損,那是處理這類問題,好像能用的都要低溫環境,那樣無法商業化的

    音響上可能就是訊號可以不損耗、不變形的傳輸,實驗室的產品可能有,但大多要求低溫環境,你再問看看吧

  13. #740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5k~9khz這一段是很重要的,

    決定音像定位很重要的因素.
    如 何大言.
    泛音(overtone)又稱倍音.
    一個樂聲(純音)發出來後(即基音)..
    泛音會以倍數的增加向上發展..

    基音與泛音相加後..就變成樂器的音色..?

    如果泛音不足..也就是會減損該有音色.

    反之~若空間因素造成系統的泛音 over(過頭)..
    也有可能扭曲原本的錄音(色).
    擾亂'音像'成型度(偏頗.年紀不對.)或干擾到定位(擠.搶.)...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