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chen3058
我覺得這才是重點,錄音加料太嚴重了,剛聽很有特點,但不耐聽,所以我覺得小葉推的那種盡量不扭曲的錄音計畫非常值得大家支持(瞭解我們到底聽到了什麼)
TAD的Andrew Jones舉過一個例子:在某次音響研討會中,RR的Keith O. Johnson在錄音室中架設了爵士三重奏,他請樂團演奏,並請與會人員都到錄音室中間走動,聽聽裡面的聲音,最後到錄音室聽他錄出來的結果。KOJ的用意是要告訴大家:即使你在錄音現場,你在不同的位置,聽到的聲音都截然不同,你最後聽到的,只是錄音師根據自己喜好混音出來的結果。因此「聽到現場的聲音」對於了解錄音內容的幫助並不大。
即使是唱片製作人、錄音師,對於錄製出來的東西最後到底聽起來如何這個真相也無法得知。
劉名振
-
-
對我這個還入不了門的來說,什麼聲音是溫暖?什麼聲音是泠調?
真的都分不清楚,真不知怎麼提升,只能聽聽這個,聽聽那個
看東看西的,看能不能某天突然開竅
-
-
 作者: martin
[恕刪]
即使是唱片製作人、錄音師,對於錄製出來的東西最後到底聽起來如何這個真相也無法得知。
劉名振
我得再多嘴一句:以上描述都是指一般的唱片,但是若以古典音樂來說,世界上至少還有一萬張以上各式各樣的古典音樂唱片『絕對不符合上述的描述』而且正在發行沒有絕版;因此是要迎合上述流行觀點呢?還是要追尋更頂級的唱片(數量絕對多到讓你一輩子聽不完)?
我還是很好奇:我們的音響系統都比mp3加電腦喇叭好很多沒錯吧?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響一定是mp3與電腦喇叭,理所當然,最多數的唱片一定都是去滿足這種流行的音響硬體水準。
結果,我們發燒族花了幾十萬幾百萬跳脫了電腦喇叭與mp3的限制,卻拿來欣賞mp3等級的錄音,這個.........
為什麼以高標準要求音響硬體,卻以低標準要求錄音與唱片?也許對入門者最大的挑戰是這一個尖銳的提問.....
-
-
越說 離入門越遠...
樓主 敢問你第一套音響是何種的組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p007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psycho
我得再多嘴一句:以上描述都是指一般的唱片,但是若以古典音樂來說,世界上至少還有一萬張以上各式各樣的古典音樂唱片『絕對不符合上述的描述』而且正在發行沒有絕版;因此是要迎合上述流行觀點呢?還是要追尋更頂級的唱片(數量絕對多到讓你一輩子聽不完)?
我還是很好奇:我們的音響系統都比mp3加電腦喇叭好很多沒錯吧?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響一定是mp3與電腦喇叭,理所當然,最多數的唱片一定都是去滿足這種流行的音響硬體水準。
結果,我們發燒族花了幾十萬幾百萬跳脫了電腦喇叭與mp3的限制,卻拿來欣賞mp3等級的錄音,這個.........
為什麼以高標準要求音響硬體,卻以低標準要求錄音與唱片?也許對入門者最大的挑戰是這一個尖銳的提問..... 
古典音樂泰半也是混音的結果,就算是最簡單的單點錄音,不同的錄音工程師錄出來的聲音也是天差地遠。不管是單點還是多軌混音,我們最後聽到的,都是錄音、混音工程師的觀點而已。
更重要的,萬一偉大的演出並沒有被頂級的錄音錄下來(百分之九十九的狀況,應該是這樣吧),我們怎麼辦呢?不聽它們嗎?就算「戰爭與和平」用粗糙的印刷呈現,我們也會很仔細的讀它並享受其中的喜悅,它的價值不會因此就低於一本精美印刷的「暮光之城」。
竊以為,高級音響應該是要能更拓展我們的音樂視野,而不是讓它更狹窄。
當然這只是我的以為。我也不反對其他人有其他的想法。
劉名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p007
越說 離入門越遠...
樓主 敢問你第一套音響是何種的組合??
是的!!
而且話題已經不適合入門者了!!
回歸主題吧!!
太深奧的還是另開樓層吧!!

StevenCheng將軍
-
-
 作者: 將軍
是的!!
而且話題已經不適合入門者了!!
回歸主題吧!!
太深奧的還是另開樓層吧!!
也有點道理,我先來貢獻我的入門音響組合(完全的錯誤示範):
Thorens TD160+SME 3009+Denon DL-103
Pioneer CD唱盤
Musical Fidelity A1綜合擴大機
Bose 6.2喇叭
這是參照中日雜誌混血,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情況下買下來的錯誤結果。後來我在家威影音聽到Audio Innovations AI-500配上Roger LS3/5A與Ariston CD唱盤的組合大為驚訝,打工換了擴大機與喇叭。
其實我覺得前面的討論百分之百適合入門者,如果沒有釐清聽音響的初衷,就會像我當初一樣買下不知所云的音響組合然後再花錢換掉。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要怎樣的生活方式,我們要怎麼討論什麼是理想的居家環境?
劉名振
-
-
其實入門怎麼燒應該也會跟年齡層有點關係
像小弟這種還在念書的
接觸電腦慣了,可能還是會以書桌小系統為入門首選
學生不論是住家裡還是外宿都很難搞空間的
還是以找到適合的器材和在桌上調整擺位為主
小小意見參考一下
-
-
 作者: sp007
越說 離入門越遠...
樓主 敢問你第一套音響是何種的組合??
大師們想得廣,很容易遠離入門.. :P
第一套算得上音響的是大學時代買的,
亞瑟的綜擴加上喇叭, cec 的便宜唱盤,audio technica 藍色唱針,
那時的綜擴含唱放,這樣就可出聲了,
後來出了 cd ,買了一台 denon.
那時候完全沒有音響調整的概念,
沒有資訊下,只是聽音樂.
比起現在,現在的資訊豐富,
玩家要上手容易,也有趣多了.
-
-
我第一套系統高中買的, 是哈貝蘇3/5A + 飛利浦CD Player + 國產不知名綜擴......
那時候每個禮拜天都是往光華商場那邊跑去買軟體, 很懷念!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