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生產商品自然有其必須測量的東西,但聽感與測量有太多相互違背處,若相信測量結果而不相信耳朵,今天不該有廠商生產號角喇叭、真空管、無負迴授、無數位濾波的DAC等等設計。
數位濾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數位濾波是為了讓測試數據好看,當年Peter Qvortrup提議要拿掉數位濾波時,工程師都嗤之以鼻表示不可行。現在不但有47 Labs等廠商加入這個行列,DIY迷們也樂意擁抱這種測起來數據相當差的作法。
音響器材的任務的確只有忠實重播,問題是大部分的測試連告訴我們怎樣是忠實重播這點都還未果。怎樣的數據會有更浮凸的音像?怎樣的數據會有更委婉的樂句轉折?
寫到這裡,耳邊似乎又響起羅大佑的靈魂吶喊:
聰明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瀟灑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用測量的話,我一定可以得到羅大佑音準不佳、拍子不準的結論,但是這樣差的數據卻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數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