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共47頁 第一第一 ... 614151617182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51 到 160 共計 469 條
  1. #151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題外話

    測量還是要花點成本的, 雖然手上有些超簡單的測量工具, 但實在太玩具了! 8)(sweat)

    所以最近order了一支Earthworks M23 職業級的測試麥克風. :)

    Earthworks M23並不是他們家的頂級測試麥克風, 但對我這樣的業餘人士來說,

    應該已經足夠使用吧?

    等到手後以前做的功課可能又要再來一次了, 也看看有沒有幫忙............|(|-


    M23: 9 Hz ~ 23 kHz, 正負1 dB/ 負3 dB
    http://www.earthworksaudio.com/our-m.../m-series/m23/

  2. #152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啦,但是測試應該是做不完的吧,花費也很驚人(我在頻率元件場服務近五年,RD和PE永遠都嫌資源不夠),空間聲響的測試應該也是如此吧
    也許各學科就是對現況的了解越多越深,便知越不足,因此這不滿足就是推進各學科的動力.

  3. #153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rachy 查看文章
    測量還是要花點成本的, 雖然手上有些超簡單的測量工具, 但實在太玩具了! 8)(sweat)

    所以最近order了一支Earthworks M23 職業級的測試麥克風. :)

    Earthworks M23並不是他們家的頂級測試麥克風, 但對我這樣的業餘人士來說,

    應該已經足夠使用吧?

    等到手後以前做的功課可能又要再來一次了, 也看看有沒有幫忙............|(|-


    M23: 9 Hz ~ 23 kHz, 正負1 dB/ 負3 dB
    http://www.earthworksaudio.com/our-m.../m-series/m23/

    Brachy兄,若非做學術性測報,這家mic是小弟所愛之一,小弟是M30,剛送回檢校再回來而已.小弟的最新校準日2010.11.04

  4. #154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也許各學科就是對現況的了解越多越深,便知越不足,因此這不滿足就是推進各學科的動力.
    恕我直言,這樣的追求大概還是學術單位比較多啦(我們也有幫學術單位製作一些案件),商業單位做的實驗除了把東西做出來外,大多的資源都投在如何降低成本了(以做Apple的生意來說,一年要降價三成,壓力很大阿)

    PS:我看很多人很喜歡使用Apple的產品,但我過去的經驗對此卻是相當保留的

  5. #155
    註冊日期
    2010-09-21
    文章
    302
    Thanks
    502
    Thanked 221 Times in 10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Brachy兄,若非做學術性測報,這家mic是小弟所愛之一,小弟是M30,剛送回檢校再回來而已.小弟的最新校準日2010.11.04
    喔, 他們還有這種售後服務啊! :O 收費貴嗎? :|

  6. #156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我想說沒定位好像也不至於,我是覺得現場的位置感是很模糊!
    但音響可以超越現場我能認同!

    重播與現場是否是迷思?我覺得如果從唱片為出發,去探討所謂的現場,似乎是沒有可能有兩者可以完全相同之處,因為唱片只是現場的一部份!
    好比說小葉兄這次的錄音計劃,想藉此來了解唱片跟現場的差異所在等等的問題,但最後用來評判兩者的標準、想法或感覺,是來自何處?


    音響可以超越現場,

    原因在唱片收錄的有可能比後排現場聽到的多.

    多麥克風可以收到離指揮很遠的樂器,

    有的堂音也是外掛的麥克風收的.

    好的音響調整有機會能達到,很棒的類現場感受.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8. #157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恕我直言,這樣的追求大概還是學術單位比較多啦(我們也有幫學術單位製作一些案件),商業單位做的實驗除了把東西做出來外,大多的資源都投在如何降低成本了(以做Apple的生意來說,一年要降價三成,壓力很大阿)

    PS:我看很多人很喜歡使用Apple的產品,但我過去的經驗對此卻是相當保留的
    確實在學術單位較多,業界只要能想辦法達到一定成效然後賺到利潤為主.

  9. #158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rachy 查看文章
    喔, 他們還有這種售後服務啊! :O 收費貴嗎? :|
    他們沒售後服務,那是小弟....不能說的秘密.

  10. #159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測量

    40x 60 公分的地毯對空間的影響測得出來嗎?(sweat)

  11. #160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確實在學術單位較多,業界只要能想辦法達到一定成效然後賺到利潤為主.
    也是有啦,像我們當時為了做Benz的胎壓計用的元件,花費的實驗就真的不少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