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共47頁 第一第一 ... 6789101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1 到 80 共計 469 條
  1. #71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這是一定的......錄音室,音響室.......器材等級? 我們在乎的? 生活品質差的錄音師?

    飯店要管的好,自己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非高不可....才會懂,窮人管不好飯店的,這裡並不是說富人就一定管得好,很多富人做飯店也不怎麼樣,有錢自認為很懂享受的人也不少。

    這裡是說老闆!! 不要再有人說總經理級以下的人。

    錄音師道理一樣。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表達我要說的
    ....而且有可能混音師也不曉得自己調出來在別人系統聽起來是如何

  2. #7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不是單點錄音就會進行混音...........標準!!!???

    想像一下自己若是混音師就知道答案了.....

  3. #73
    註冊日期
    2010-01-06
    文章
    99
    Thanks
    46
    Thanked 126 Times in 4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大多數的音響店家都是以賣器材為目的,

    不僅對於音響空間的了解有限,

    對音響的調整的了解也很有限,

    所以網路的交流其實是另一資訊來源.



    沒有"適當的"的音響空間,根本就沒辦法對唱片重播音色有"正確"的認知

    這部分說明了:分辨改變和改善十分困難,

    相同的,

    沒有"適當的"的音響set up,根本就沒辦法對唱片重播音色有"正確"的認知.



    什麼是"適當的"的音響空間,或"適當的"的音響set up?

    更大的平衡訊息量作驗收.
    更大的平衡訊息量作驗收...這概念不錯。但個人的喜好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最近和幾位朋友花了一些時間用儀器來協助一位同好替喇叭的擺位(一位朋友有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虽然在找到最能得到平衡频率響應的喇叭位置自後,音場深度与层次大有改善。但這位朋友還是喜歡原先的喇叭位置的聲音。其實我對結果並不意外,因這位朋友是 Naim 的用家。Naim 的支持者注重的是PRAT,音场的深度,层次是其次。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e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所以在調整系統要用更正確的態度

    而非找出平均值而已

    平均值要正確,要建立在很多樣本(系統)上,這是比較無效率也會出錯的做法

    一般發燒友也沒那麼多機會在不同系統找平均值

    從正確的軟體與現場的聆聽才是最好的標準來源!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問題是我們的唱片多半是經過混音的.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7. #7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客觀的調效才是有進步的討論主軸

  8. #76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P:P:P將軍大一定認識更多這樣的年輕人
    這種年輕人多半是以車會"馬"!!

    StevenCheng將軍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7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若是錄音師或製作人在一套High End音響上聽自己製作的唱片
    往往會非常訝異,ㄚ.....怎麼聽到許多他沒聽到的東西
    在這種條件下進行混音.......oh my god..........商業OK,high end不OK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78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客觀的調效才是有進步的討論主軸
    是的,所以不要迷信與盲目!!

    StevenCheng將軍

  13. #79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不是單點錄音就會進行混音...........標準!!!???

    想像一下自己若是混音師就知道答案了.....

    錄音是專業的,

    多支麥克風本身就是十分複雜的,

    decca tree 的高度,距離是隨現場作微調的.

    變數太多了,



    反過來說,聼唱片可判斷麥克風的高度,距離,位置及數量?

  14. #8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0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聽唱片可以判斷麥克風的高度,距離,位置及數量?
    => 只有專業且熟悉這些錄音器材場所的錄音師才有機會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錄音是專業的,

    多支麥克風本身就是十分複雜的,

    decca tree 的高度,距離是隨現場作微調的.

    變數太多了,



    反過來說,聼唱片可判斷麥克風的高度,距離,位置及數量?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