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05-08, 10:00 AM
#111
-
-
2008-05-08, 11:57 AM
#112
我最近也逢人就問耶(cash)(cash)(cash)
 作者: sp007
真相就是..........
十億不是我拿的.........
-
-
2008-05-11, 01:05 AM
#113
今天有兩個網友被我用唱片下毒,以下是我採用該唱片測試音響系統的詳細內容,歡迎討論,互相漏氣求進步.... 
 作者: psycho
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音樂美感的經歷(三)『音場方法論』之音響調整
於是,請播放這張《西達莉絲與小牧神》,跳到第十四曲。
第14曲成為關鍵是因為它是非常可怕的照妖鏡。本唱片是雙麥克風ORTF錄音,以左聲道來說,它不只錄進了『右邊樂器』從『右邊』而來的聲音,還錄進了樂器聲撞到側牆而反射到左麥克風的聲音;對這隻左麥克風來說,這個反射音是從『左』邊而來的。那好了,如果擺位不當,樂器的位置會一下子從左邊來、一下子從右邊來.....。
更嚴重的是,反射音是『選擇頻率』的,也就是某些頻率反射音強、某些頻率差。所以就第14曲而論,一開始第一隻木管的中高音旋律,任何起碼的系統都會定位在靠近中間的位置;但是一演奏到低音域,左牆的反射音大增,樂器就會突然跑到左邊了。正確的調整下,它應該出現在『中間偏左』的『遠』處,而演奏到低音域時會偏左是很正常的。
再來的第二隻木管,它的定位是在第一隻木管的『前方』之『近』處。演奏的旋律與第一隻木管一樣,而兩者的前後深度關係從頭到尾都必需一致。
再來的第三隻木管,是在第一隻與第二隻的『右』邊,而且應該是在中央偏『右』的『近』處。
最後是雙簧管,當然一定在極右邊,定位在『遠』處。
上述的左、右、前、後定位關係都準了,可以再用兩首曲子確認:回到第四曲,剛開始應和小號的應該是『長笛』的極高音域,定位在中央偏『左』處。再來變大聲時,極高音是『短笛』,定位在『更左邊』。
這時立刻轉到第七曲,第七曲一開始的主旋律之高音就是短笛,你會發現其定位與第四曲的短笛應該在完全相同的位置。短笛主奏時以低音管進行對位旋律的伴奏,再來是長笛主奏而由豎笛以對位旋律來應和;這時你會發現長笛的位置與第四曲一開始的極高音長笛是一樣的,而豎笛在中間左右。於是,快轉到3:00,這時開始了最美麗的豎琴與獨奏大提琴的伴奏,再加上豎笛令人陶醉的主旋律;這時會發現豎笛的定位與剛開始擔任位旋律時是一樣的。
-
-
2008-05-11, 01:13 AM
#114
-
-
2008-05-11, 01:13 AM
#115
-
-
2008-05-11, 01:17 AM
#116
-
-
2008-05-11, 01:28 AM
#117
超低頻的"彈性"的確不太好想像...
ㄚ..大師...不要一下就要求到研究所等級啦!(sweat)
 作者: psycho
-
-
2008-05-11, 01:53 AM
#118
-
-
2008-05-11, 03:48 PM
#119
總算把兩張CD都聽完了,不過昨天我是不只買兩張啦(sweat)
先說第一張紅色的吧

這張CD當初是在去年圓山音響展的時候,注意到的,當時感覺錄音不錯
曲風沒聽過,但是蠻好聽的,效果真是不錯
剛好新天新地老闆就在哪裡,經老闆解說
才知道是法國片,現代的曲子
從那時就一直記著,只是一直拖著沒去買:P
今日仔細聆聽,發現此片,在我的系統上
是一部可以輕鬆聆聽的大編制,平平順順,舒服入耳
說爆棚,也不會太爆
就差了那麼一點點,感覺快到了,可是音樂卻突然沒有繼續下去
不會把你的系統逼到極限,讓人掩耳逃離的音樂片
不知道是作曲家的關係還是指揮詮釋的手法,這我就無法表示意見了
若是有同曲目的CD可以比較,那應該找出些許端倪
結論:這是一張表現不錯的片子
若是你喜歡輕輕鬆鬆的聽音樂
這片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對我來說,此片的口味稍嫌清淡(音響效果部分)
音樂性倒是不錯,現代音樂竟也可以如此讓人舒服
難得一見的曲子(clap)
-
-
2008-05-11, 04:53 PM
#12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