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雖然說大家都習慣看振幅頻率響應,卻不見得與聽感有很大的正相關,
以葉sir家的振幅頻率響應為例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要聽出60與160Hz那二個駐波很容易,但卻很少人會注意到100Hz左右那嚴重的凹陷,
然而所有空間都有這種問題,看起來都很類似,那單是看圖,哪個系統+空間比較好?
而且那種凹陷,除非連續幾個湊在鄰近,一般要聽出來,應該不容易...畢竟音樂並非單頻

若是看impulse response,葉sir家這張全頻段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前IR+full.png
就能看出來空間迴盪音很嚴重...
換成ETC表示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前IR+full.png
以dB方式表示,那數字大家會比較有感覺...
其實這全頻段的還算好,人耳對高頻段並不是那麼敏感,重點在中頻,
濾除2KHz以上後得到的中低頻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前IR+mid.png
更是慘啊...降的很慢很慢...
想想看,音樂中若是發出一個中低頻的猝音,你在空間中聽到的卻是如這張一般的一堆音,那會是怎樣的聽感?
經過DRC校正後(綠色)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右IR+mid.png
改善至少6dB!
聽起來差異當然很大,最明顯的就是人聲的形體感凝聚的多,聽得出形體大小,包含所謂的厚度,而非校正前的蓬鬆感、平面感;
當然,歌聲中的感情也細膩很多,這也是因為壓低了間接音,直接音占的比重大,細節就突顯出來了
若是以一般frequency domain的EQ來處理空間,尤其是一般只針對250Hz以下的駐波,就無法達到這效果,之前曾與Onkyo的環繞擴大機的自動校正功能比較過。
今上午又~重新測量2個點..驚人發現:O.!.都是自家EQ.非DRCㄜ..

依自己習慣的"皇帝位"(這名真該改了.英文叫sweet aera? point?)..往正前移動90公分..原本100hz.12dB的凹陷~只剩 2dB.!!.而-12dB點-跑到(後移)了 50HZ..其他往上頻段~~最高都有小幅度改善(原本也在+/-3.5dB之內.):).

最後找到最中庸合適點..正前移60cm~除了100hz凹5.5dB之外.63dB最凹--欠12
dB.其他從最低--最高..都在+/-3.5~4dB之間..整體都更平坦.都是未教正前原本房間特.:).

所以可見推斷.對稱型空間.擺位對稱.抓正中位置.大好大壞.比例居高.! 因為峰值谷值都在同一軸線上.若無精確點測量.靠耳力就要點運氣.

或說..耳力調音達人/常年訓練實戰者.會比較高機率不靠測量而解決部份問題.|-).
當然這還只是單純就頻響平整度而言.也就是我們所謂..不轟.不噪.不刮..等感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