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將軍
其實,你問的問題是比較深入,但又令許多玩家爭論又自討無趣的問題.
所以,要回答你的問題,我選擇由你的問題後頭回答起....
以你和kevintran的最後疑問所共同點:就是唱片的中心孔不準.
那我來告訴你,幾乎沒有一張是準的.
所以,唱片的中心孔準不準,和是否是直切臂,個人認為不是重點.
因為即使不準,音樂好聽,你照樣會聽.
那,直切臂和傳統的支軸(點)臂有何不同??
理論上,直切臂是以還原刻片機為出發點,所以誤差應該是最少.
而傳統的支軸(點)臂,無論怎麼調,也都只有2個點是正確的.
當然,現在有新設計的支軸臂Simpllcity,應該會有超過2個點以上的正確位置,甚至於接近(同)直切臂.
那,直切臂的要素是甚麼?
當然是越小的摩擦力越好......
但現實生活中除了氣浮是接近零摩擦力之外,其他都只是減少摩擦力.
這當中,最失敗的大案例就是Goldmund的主動式,因為他的主動式老是故障,反而造成和唱片轉動逆向阻力.
那既然如此,就用氣浮式不就解決了?
而就如kevintran所說,氣浮需要幫浦,也會產生噪音,但個人卻認為那不是問題的重點,反而應該是多少氣壓才是重點.
但這也離題了!!
回歸現實:
我會認為,傳統的支軸(點)臂和直切臂都各有千秋也各有樂趣和需求.
個人的習慣,直切臂只用最屌的唱頭,因為一旦調整好,直切臂實在懶得再換唱頭.
原因是:直切臂的準確要求高於傳統的支軸(點)臂太多了.
你調的越精準,你會發現越能挖掘原本你可能沒聽過的細節,但也因此,我只搭配超頂級的唱頭.
反之,傳統的支軸(點)臂,有時錯誤反而是種美.
不要誤會,我不是要你故意將傳統的支軸(點)臂調不準,而是他就是那2點是正確的,在超距誤差+-2mm之內,你都可以嘗試找出自己喜歡的聲音.
舉例SME3012R來說:
調的太準,聲音反而呆呆的~
最後,你一定想問我個人最愛哪種唱臂....
其實,我比較喜歡傳統的支軸(點)臂,因為換唱頭或調整花樣多,即使它存有某些潛在的失誤,卻是樂趣.
但,我也坦白說,我離不開直切臂,因為調到準確之後,細節多到驚人.
不過,我也必須說,直切臂要達到我的要求,都必須花大錢,而且調整上真的不能馬虎;當然,你也不能搭配太爛唱頭.
反之,傳統的支軸(點)臂的樂趣,卻不見得一定要花大錢.
買支2手的SME3012R,就夠你玩翻天~
至於現在雖有太多的傳統的支軸(點)新設計唱臂,但大都仍脫離不了只有正確2點的宿命.
所以大都是在材質,支點,重心....等等方向去更新設計!!
至於Zorin唱臂,我沒玩過,所以我無法回答你.
但你會發現一個事項:
能願意讓我入手的唱臂,一定有其道理.
而我不入手的,一定也有其原因!!
將軍兄, 謝謝你這麼詳細的解答小弟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在很久以前已經想請教將軍兄, 但也估計答案不會簡單所以不想太麻煩兄, 因為知道將軍兄公務既重, 玩具也多, 真的公私两忙. 奈何曾經在其他不同渠道也問不出答案, 所以硬著頭皮在這裡發問.
小弟想入手直切臂已經有一段時間, 考慮的出發點是基於對音質的更高要求而產生, 當然絕不是說小弟玩支軸/點臂已經有很好成績, 說穿了也只不過是貪玩多一樣東西而已. 但貪玩也想玩得認真一點和節約一點. 其實直切臂也可說是事在必行. 直切臂雖然品牌選擇不算很多但設計慨念也有不少分別, 從根本上了解直切臂對重播的影響也幫助了如何取捨的决定. 今次將軍兄的分析是小弟所見之中最詳細及中肯之答案, 也解答了心中的懸念.
再次多謝將軍兄的回覆, 也更希望這分享能對其他同好有所脾益!
謝謝.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7c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