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大哥:
您太客氣了!
我對音響調整的意見只是表達一種居家式的,較為妥協式的,或是只是自以為理想的作法。
要完全沒有自己空間的聲音,因為實在難以做到,
所以如果可以反過來利用空間來營造出自己的聲音,
說不定也是個好主意。
文可以載道,亦可以宏道。
加入一些自己的解釋和引申,
或略有損於原意,
但也可能有一些自己擴張解釋的新意,使先人不足之處可以補足。
好或不好?
如果是自己聆樂,營造出自己的意境或是可以達到原先設想的目的,
如放鬆自己的背景音樂,或是達到所謂"最大訊息量",
以個人的角度來說,
應該都是對的。
但如果目的是為了追全對於錄音和後製的內容都絕對完全忠實,
那反射音真的完全不必,連聆聽距離都應該盡量縮短,能聽耳機更好,
那又何必追求所謂音響的"藝術"呢?
將軍大哥說得好,音響是人文,藝術加上科學。
有科學的驗證很重要,比較不會走太偏,
但既然有藝術性的追求,
空間做為一種表達的工具,有何不可?(空間原本就是音響藝術不可缺的一環)
我覺得音響貴乎表達出所謂"唱片演奏家"的再創作精神,
亦即是所謂後現代的觀念。
音響的主人其實都有自己的看法,
請人幫忙調都只是個過程,
最後還是在找自己要的聲音。
音響若只是單純的寫實主義,像在錄音室聽音樂,
即使真能夠完全做到,
大家的聲音都一樣,
不也是一種缺憾嗎?
此篇文章於 2011-12-23 08:51 AM 被 lyyou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yyou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