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子彈飛
直接音,還是反射音?
對於音響迷來說,空間調整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不管再好的系統,若是不能克服空間的造成的負面影響,實際上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有些人慣用吸音的手法,有些人用擴散的手法,大部分的人應該是並用,然而也有人藉助數位前級,電腦軟體或是直接以等化器做修正。我覺得都有成功的機會,但也都很有可能會失敗。
能夠按照科學的方法建構一間音響室當然是比較安全的好做法,但一般人的空間不夠大,生活起居空間也不能接受那些調整道具所造成的不美觀。
先讓"子彈"飛!
調整當然是有必要,即使要求不高,也要讓自己能聽得下去。那如何兼顧環境限制和美聲的追求呢?
我覺得聲音要一開始就吸得剛好很難很難,要做吸音也必須是可回復的會比較理想。固定的裝潢一做就難以回復,是風險和成本很高的做法。
我覺得還是先以生活機能和美觀做考量,並同時考慮讓聲音有良好"傳導"的路線。要有足夠的"訊息"再來做修正。在此的訊息不但包括音源的錄音訊息,還包含和空間"良性共振"和適當反射所產生的好聲音。
先讓子彈飛一會兒,空間的共振會告訴您音樂活不活生,好不好聽。如果不夠好聽,要先確定是哪些東西有可能吸太多音,可能要搬走一些,或是看看要不要搬一些東西到某些特定的地方來幫忙產生一些好的共振,讓好的聲音能量放大。
有些東西的共振頻率很容易可以幫忙聲音活生起來,只要擺對位置,效果明顯,不輸給專業的調音器材。而且他們在生活的空間中常常唾手可得。真正的高手不用太厲害的兵器,其實就可能克敵致勝。
而一般的用家要改善聲音,要先多練習耳朵的聽音辨識能力,要熟悉器材的優缺點,使用搭配上的長短處,然後知道各種空間和聲音調整道具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等到經驗夠多,就有機會可以有效克服對應各種空間的問題。
如果只是單純音樂的愛好者,不想花太多時間去做無盡的追求, 一是適可而止,一是找對好的調音師傅。找對了好的調音師傅,找對了好的器材維修師傅,找到了好的器材建議者,提供者,找到了好的同好知音和心得分享者等等,就是遇到了音響路上的貴人,比較可以以事半功倍。但如果還可以遇到兼做音樂和人生方向指引的良師益友,那就是好幾世修來的福報了!
此篇文章於 2011-12-19 12:55 AM 被 lyyou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yyou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