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因為學淺.在下不記得網路上討論..超低音療法從何時開始了.
指標用文好像是友站的專文與在下曾家訪(同一人)的 中部 Brachy大..
撇開學理.
一般空間的頻響問題本來也大多在於200hz以下.或再講精確一點.
"有"處理者在120多hz以下.."高度"處理者可能在60多hz以下.
為何如此定義.?
統計學吧..本站許多實測量案例或有測量大大的使用內容.綜合論述下也可以作為判斷.
那剛好所謂超低音(劇院用多為主動式).其規範就是80hz以下.
就那麼巧.加入二聲道後.就算一般擺設法也可以對系統頻響有一定不小的幫助!?
不過.
要有基本療效不難.若要再精進與更為準確的校正效果.一定得配合準確度夠的測量..
這個統計是有點學問.
感覺上還算合乎邏輯,個人挺認同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