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請問聲音最後的"特性"是在於器材的選用端產生還是後製(mix or master)加進去的,聲音幾乎沒有毛邊
聲音的特性.取決在樂器跟Vocal 本身的音色與特性..
Tammy 的音色本身就偏低沉厚實.她的聲線在中低與中高的腹腔共鳴部份是最有發展性的音域..而胸腔與後頭腔共鳴的部分會有一點點自然的聲線壓縮..所以用了MKH 8040來真實呈現..不用一般大震膜麥克風例如U87之類來強調中低頻..保留真實的聲音頻率..
樂器的部分:
吉他使用 pick-upLine in 與mic 同步收音.經過真空管前級放大後..依比例混合指版.琴身.共鳴箱的音色與泛音..
手風琴則是兩支Schoeps MK21 直接立體收音..妳應該可以聽的到手風琴演奏者身體左右拉動風箱跟彈奏時產生的移動..
organ / bass 則是由她們的輸出直入Fireface800 UFX 的前極.它有模擬高組抗樂器音箱的功能.Bass 手還自備另一組T.C eletronic 的放大前極..另外還有一組DPA 4028 專收鍵盤手/ bass 手手部彈奏的機械雜音..(按鍵聲..划絃聲...)
聲音的特性在器材選用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好..事後再用效果器.EQ.壓縮器去壓榨音色..只會對聲音造成傷害..在音色的修飾上..要取捨好..
3) 您如何決定這次mix的聲音比例
跟製作人以及樂手討論囉..大多是錄完.就定案了..像我跟Paul 作菜時常講的一句話.."好的食材.會告訴妳它想如何被料理.."
4) Vocal與樂器應該是不同地方錄mix or 分開錄再mix?
除了"深潛".借了一個朋友的練習室.(要它的堂音 For 手風琴..). vocal 與樂器同時錄.
其餘都在同一個地方同時錄..
5) 鋼琴採取樣的理由?雖然已經很真
收音條件複雜..鋼琴太大塞不進我的收音間..喜歡的D-274 太貴買不下手..要請調音師一直在旁邊Stand by..
6) 整體聲音非常厚與豐潤是考量市場較討喜的聲音決定的嗎
沒有太考慮市場耶...因為製作人喜歡.. 原來現場錄音的聲音就是這樣的特質....
好像論文問答喔...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aca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