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37頁,共198頁 第一第一 ... 273536373839478713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61 到 370 共計 1972 條
  1. #361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8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測器材比較沒意義
    我想這個就很玩了
    USD 910,呵呵
    我看一些較知名[我知道的兩三家]网上公司都還1199呀!要我尋价嗎?你那可直接郵購嗎?
    那此AP是看看好玩也多了解一下,如沒優待總价要7000美元了。一般都是用2000元內的1000元上下最普遍,其怪今搜不到其他廠牌,我dbx一台有內建RTA想很多內建都有,其他單獨專用的就難賣了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2. #362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8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請999369張兄代買就好嘍
    工作小時費 電話費 ~~費 ~~費 要給帳戶嗎?還有本金費哦還有機票親自送到服務到家(dance)(rock)
    不敢說一定作到,明天我先找這裡開樂器行的朋友打聽下。:)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3. #36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4. #36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哈,andychu先買啦......

    引用 作者: 999369 查看文章
    工作小時費 電話費 ~~費 ~~費 要給帳戶嗎?還有本金費哦還有機票親自送到服務到家(dance)(rock)
    不敢說一定作到,明天我先找這裡開樂器行的朋友打聽下。:)

  5. #365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測什麼?
    都可以呀,看看能有什麼結果 :)
    哎呀呀~別鬧了~
    得要有方向才能知道該測啥啊~

    真的沒概念,就測impulse response吧~
    差異最大,既能看出器材差異,也能看出空間,
    喇叭或聆聽位置一動,就差不少,
    牆上加些吸音、擴散、反射物,立刻就能看出來,
    喇叭一換,就差上一~~~大截,
    CD player一換,也能看出phase shift,以及jitter造成的高頻衰減
    只是對擴大機的鑒別力就不佳囉...除非是爛擴大機...

    impulse response很容易轉成振幅與相位頻率響應、step response、能量消退圖(water fall)
    看看drc後面附的圖片吧
    http://drc-fir.sourceforge.net/doc/drc.html#htoc232

    drc附的工具,就能產生這些圖
    程序是先用log sine sweep測試/錄音,以lsconv產生impulse response,丟進Octave程式計算產生圖面

    例如這張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igh+linear.png
    看紅色曲線
    0.1ms處可以看出高頻phase shift
    0.2~0.4ms處大概是喇叭單體收不住造成的
    1.5ms處是喇叭側牆反射(喇叭擺在牆角)
    1.8ms處是聆聽位置背牆反射(也是幾乎貼牆)
    整張圖面一堆反射,因為喇叭與聆聽位置在這瘦長空間的極端二個位置,又家徒四壁,因此反射非常複雜凌亂

    幾乎差不多尺寸的另一個空間,擺法正相反,家具也多,結果就大不同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original.png
    能夠比較明確的分辨每個比較強的反射音的來由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除了上面說的
    接下來就是弄一套錄High End音響聲音的錄音設備了
    看看能錄到什麼程度
    別人錄唱片
    我是錄High End系統聲音
    不只,你還錄下了空間的反射音

  6.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7. #366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哎呀呀~別鬧了~
    得要有方向才能知道該測啥啊~

    真的沒概念,就測impulse response吧~
    差異最大,既能看出器材差異,也能看出空間,
    喇叭或聆聽位置一動,就差不少,
    牆上加些吸音、擴散、反射物,立刻就能看出來,
    喇叭一換,就差上一~~~大截,
    CD player一換,也能看出phase shift,以及jitter造成的高頻衰減
    只是對擴大機的鑒別力就不佳囉...除非是爛擴大機...
    我也覺得在這種場合,電腦加麥克風會是更好的測試工具。手持測試儀是給那些可能會到沒電的地方的專業人員用的(如施工到一半的錄音室)。既然聽音響的地方一定有電,電腦就是很棒的測量工具了。如果用USB麥克風還能省下錄音介面。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6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錄下空間反射音也是的

    我的目的很清楚

    就是儘量想辦法讓沒在現場的感受一下現場的聲音

    當然還原度有多少

    只有在現場的人知道了

    另外一個就是研究兩次更換器材的聲音大致差異

  10. #368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8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錄下空間反射音也是的

    我的目的很清楚

    就是儘量想辦法讓沒在現場的感受一下現場的聲音

    當然還原度有多少

    只有在現場的人知道了

    另外一個就是研究兩次更換器材的聲音大致差異
    可在麥克週圍[邊上放些]放些吸音散音[修正反射如空洞的聲]耳聽的音 錄音的音 現場AB修正,或有其他方法,滿意了才錄因麥克風拾音比耳多!多作多用就會有更多經驗 參考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11. #369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如果用USB麥克風還能省下錄音介面。
    jitter可能會很嚴重喔...高頻會衰減不少,反倒低一些的頻率會突出來...
    更糟糕的是sampling rate也飄很多,呈現出來就是嚴重的相位飄移...

    有空我再來做個同一隻DAC,不同S/PDIF source的測試比較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錄下空間反射音也是的
    我的目的很清楚
    就是儘量想辦法讓沒在現場的感受一下現場的聲音
    結果可能會很可怕喔...
    若試玩過錄音就知道,如果在家中錄音,播放出來之後,你會很訝異竟然周遭的環境噪音那麼多...
    你身處其中卻沒注意到...反倒是聽到錄音後,回過頭來,才發現確實有...
    聽音響播出的聲音也是如此...
    引用 作者: 999369 查看文章
    可在麥克週圍[邊上放些]放些吸音散音[修正反射如空洞的聲]耳聽的音 錄音的音 現場AB修正,或有其他方法,滿意了才錄因麥克風拾音比耳多!多作多用就會有更多經驗 參考
    如果要排除空間的響應,簡單的作法就是麥克風擺在喇叭前短距離,如此喇叭的效應就遠比空間大很多了,
    不過,這不是小葉的目的吧?
    在microphone旁擺吸音物,必然會產生繞射、漫射、散射,而且錄下的聲音也不是人耳實際上在該位置聽到的聲音吧?

    還有個問題沒討論,microphone的指向性,該用哪一種形式的呢?
    若再仔細討論下去,就要考慮人的頭部造成的效應...
    那,大概就只能用假人頭錄音囉...汐止的山衛有

    又,再提一次,Phonic是台灣廠商全域,公司在台北東興路,
    應該不用老遠由Amazon買

  1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7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我知道,平常專訪用錄音筆錄就受不了了......

    太感謝drunkenlife的資訊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