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10-14, 11:12 PM
#2141
-
-
2011-10-15, 12:20 AM
#2142
-
-
2011-10-17, 01:09 AM
#2143
-
-
2011-10-17, 01:28 AM
#2144
記錄片電影:《我為琴狂》(Pianomania)是一部介紹鋼琴調音師有多辛苦的電影,相較之下,大家就會發現『發燒友』的瘋狂程度,比起調音師被惡操的程度只是半斤八兩,說不定調音師還要更龜毛哩!
就電影內容而我推薦這個電影,非常明確讓我們知道『音響就是目的!』,調音師就是『音響』,沒有調音師來的『音樂』?所以所謂『音響是手段、音樂是目的』的嚴重謬誤價值觀根本就被這電影批得一文不值....:P
就音響而言,好慘..........我使用兩仟多元的PHILIPS DVD,類比輸出到 rendzaw改裝的 AMD306D,連到 ORTOFON 105。如此簡單的兩聲道音響,就讓我發現:
電影播放調音師與鋼琴家討論、試彈時,鋼琴聲音『非常正確』、清晰、有動態.....
電影播放『錄好的唱片』當成背景音樂或演奏畫面的配樂時,瞬間鋼琴聲音變成『非常錯誤』、糊成一片、沒有動態.....
最悲慘的是片中的朗朗,我本來就對他沒有好感;但是電影中他與調音師討論與試彈時,我發現『咦?朗朗的琴音還算正確啊?我錯怪了嗎?』。等到電影播放到朗朗正式演奏時,配上的音樂明顯是唱片的錄音方法,結果朗朗的琴音瞬間變成難聽到令人反胃的XXXYYY...........|-) |-)
我正在買電影中最龜毛的法國鋼琴家艾瑪德(Pierre-Laurent Aimard)之巴哈,一看是DG?我敢打賭了!賭 DVD 電影中的鋼琴聲音『絕對』比 DG 的唱片要正確太多太多啦!......:P
拿艾瑪德與布倫德爾相比很有趣,雖然從電影中聽起來我個人偏好布倫德爾,不過兩個人剛好反映一件事:『能不能把自己想要的聲音說清楚講明白?』
布倫德爾年紀大又經驗豐富,所以很快就可以讓調音師『快速判斷出』他想要的聲音是什麼,所以很快就得到像樣的琴音了。
艾瑪德則說得不清不楚,調音師只好亂猜,結果就........被操得很慘.......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17, 02:12 AM
#2145
如上篇文所寫,最近因為生活忙碌的關係,所以有些不務正業(指換成聽兩千多元的電腦喇叭這件事:P) 不過,現在卻覺得即便是兩千多元的電腦喇叭,仍能享受音樂(是不是越來越倒退了? 哈哈! ) 當然,我這組電腦喇叭很多地方,是不如另一組系統,但某種程度內,偶而反其道而行也沒什麼不好(多多比較差異,也是學習經驗的方式)。
最近,我因為延長線不夠用的關係,上網尋找有無什麼選擇可買,結果找到二手的電源濾波排插。我覺得雖然是二手,但售價便宜很多,且我也沒用這種產品,就買了一組回來試。如之前寫的,很多音響上的現象,我覺得理論上可能,但我不覺得我的器材有敏感到此程度 。 買回來之後,我就先把DAC插上去試一試,結果...我不太想拆下來了! :P
以下是一些我對一些音響上的''現象''之新體驗與簡短比較(整組系統不含電腦,含電源濾波排插低於八千元),對於其他資深的網友,請多多見諒我的''大驚小怪'' :)
1.電源濾波排插 VS 排插
測試的時候,即便是使用流行樂,也可感受到差異。但為了簡化測試過程,我使用psycho提供Tosi 2010的測試檔(自殺式測法..兩種組合各聽3~5次)。
使用我原本的排插,整個能量感明顯較強,音樂蔓延空間的範圍也較大,小提琴音能量比重較高(與鋼琴音相比,大概是百分之55~60比40~45)。鋼琴音與共鳴比較發散,到一些力道較輕的琴音(細節)時,比較不明顯與沒變化。
更換到電源濾波排插時,能量感降下來了(大概降到百分之90~95),音樂蔓延的範圍也收縮下來,大概降到百分之95。小提琴音與鋼琴音的比重變了(大概五五上下變動),而小提琴音兩端的音(較高與較低)變得更收斂與集中,同樣鋼琴音與共鳴也變得更收斂與集中,鋼琴細節的部分,也變得較清晰與富變化。
2.電源濾波排插插在使用中的壁插 VS 插在之前還未使用過的壁插
家裡目前使用的壁插,是普通Panasonic的插頭,但搭配太平洋5.5mm平方的電線。原本測試電源濾波排插時,並未注意到這個問題,直到在測試USB Hub延長線(因為開始修改零件了8))時,發現怎麼聲音聽起來很悶,就是很奇怪的感覺。我才忽然想到測試中的電源濾波排插,是插在一個之前未使用過的壁插上,為了確認這點造成的差異,拿psycho提供的拉摩大鍵琴測試檔來測試(也是自殺式測法)。
在之前未使用的壁插上,弦震動的沒有堅韌感(那種弦緊繃,且帶有金屬堅硬的感覺),震動產生的殘響與空間蔓延感,被吃掉非常多。
換到有使用中的壁插上,弦帶有堅韌感的震動回來了,而震動產生的殘響與空間蔓延感也豐富很多。
3.下載的音樂 VS 我自己rip的音樂
第三點是我自己無聊(與電源濾波排插無關),某天忽然想到的事。因為我還蠻喜歡江美琪的歌,所以某天rip她的原版CD到電腦裡面,想到電腦內也有同CD網路下載的無損檔,就無聊想比比看兩者是否有差? 不比就還好,隨便挑了一首歌,比前三十幾秒的鋼琴獨奏與人聲,果然,以後還是乖乖的買CD回來自己rip。兩相比對後,網路版的鋼琴,層次差很多,因為泛音與共鳴都沒了,人聲的層次與泛音(少)也單調尖銳許多|(|-。隨機挑選歌曲,還只聽三十幾秒,就有這種差距了,我可以死心的去買原版CD了! 所以當人與硬體設備提升,就越可以體會原版CD的價值,就像我現在就很心甘情願的去買原版CD了! 哈哈! 
延續之前psycho對個人修改的USB Hub延長線實驗品所表示的感想,之前我自己列出的三點,第二點已經完成(用延長線的線材,修改出1.5M USB訊號線,主要是想看看與T-Lab的差異 :^)),第三點目前正在進行中,已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8),但更換部份零件後,我只能說差別很大(即便是在八千塊的組合下測試)。最後剩下的第一點,我也會盡快完成。
至於NEC USB Hub延長線,psycho提供的連結,其實已經在我的追蹤名單內(之前寫到的NEC USB Hub延長線,我找到的也是這家)。 我上周也有入手了,修改也算完成了! 只是目前在修改FE1.1s的線,所以還需這組NEC的線,來做些比較。待FE1.1s修改到一定程度後,我會把這些線材都寄給psycho比較。 而所有修改的過程,留到下篇再來敘述囉!
以上供大家參考,謝謝! :)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070807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18, 12:31 AM
#2146
一歲半的小孩如何選古典音樂與高級音響?搞笑影片
來個輕鬆好笑的:
一歲半的小孩如何選古典音樂與高級音響?搞笑影片
我的二哥拍攝的影片,附註如下:1歲半左右的小朋友受得了布蘭詩歌嗎?坐在爸爸的身旁,面對這麼大聲的音樂沒有吵鬧與不耐煩,誰說古典音樂難聽?應該只是成見而已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4wot...yer_detailpage
我的二哥拍攝的影片,附註如下:這麼專心的聽音樂,比大人還專心,而且不是聽兒童歌曲。弟弟家的小朋友才一歲半,真是爺爺與爸爸教導有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YZ55...yer_detailpage
面對兩首喜歡的音樂,到底該聽哪一首呢?小朋友又是什麼反應呢?我們家一歲半的小朋友真利害,一點也不怕古典音樂,還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真是佩服!
面對兩難的小小孩選擇善變的女人?還是聖桑?(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HOI7...yer_detailpage
面對兩難的小小孩選擇善變的女人?還是聖桑?(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FpKJ...yer_detailpage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18, 11:10 PM
#2147
 作者: psycho
多謝 weikuang88兄!不過我私心是希望找 MY-HIEND的網友來幫忙.......
此外,weikuang88 兄應該試過很多高醫師他們的CAS調整絕技,同時又看到我這裡分享的觀念明顯相差甚大,不知道你自己的觀點如何?分享一下啦!.....:o :o
JPLAY 作者又發表了最新 3.4版,提供『非 H 模式』下音質達到最等級的 的『Throtte』模式,當然還是比不上 H 模式,但是己經可以殺人放火了...:P
為此我又到該作者網站看了一下,才發現他的觀點與我有些相似如下:
第一、CPU越快越好,最新推薦是 INTEL 的 i5 2500t......不早點講,害我的I3白買了....|(|-
第二、測試版的 WIN8 比 WIN7 好,這個我倒是不意外....:P
老實說,我有一種快要精神錯亂的感覺。
本來我是照著高醫師他們的優化步驟:32bit Vista、可開核AMD sempron 140、RAM.....
看到最近 PSycho兄用64bit Win7,我也灌了比較簡化的糖果版 WIN7來測試,而且還拉我7歲的兒子一起聽,可是我得到的結果和上面又不完全一樣(sweat)
1. Jplay播放真是在64位元的win7比較好聽,Win7只有針對SSD的使用優化,其他完全沒優化。--結論和Psycho兄一樣
2. CPU速度倒是比較偏高醫師他們的結果,速度快好像沒比較好聽。
換 CPU?非常不可能,所以我只有在BIOS內調cpu速度,先設定1.0及1.6GHz(200x5 & 200x8),1.6Ghz聽起來解析度較高,高音延伸也似乎較佳,可是卻不耐聽。反而1.0GHz聽起來很耐聽,很舒服。
如果再對照myAV最近像混差不同速度記憶體.....
也許到時不同的播放軟體就有不同套的設定,我真不知道到底有無規則可循(sweat)(sweat)
目前我現在倒是想先這麼做:
1. 既然已裝32bit Vista及 64bit Windows7,善用雙重開機。
2. 原先已經極度簡化的 Vista拿來重新Rip CD(mem)
3 . 播放改用64bit Windows7 + 64bit Jplay 3.4,不需簡化,所以也可聽網路收音機(荷蘭的 Classic FM真不錯),也許還可以放高清影片,多方便 
4. 目前 BIOS 的設定暫時還是照著高醫師他們的設定,改天真的需要播放高清影片,再來設定一套存起來好了,反正可以存10種設定。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weikuang88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20, 12:25 AM
#2148
-
-
2011-10-20, 12:35 AM
#2149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1-10-20, 12:49 AM
#2150
 作者: psycho
記錄片電影:《我為琴狂》(Pianomania)[恕刪]我正在買電影中最龜毛的法國鋼琴家艾瑪德(Pierre-Laurent Aimard)之巴哈,一看是DG?我敢打賭了!賭 DVD 電影中的鋼琴聲音『絕對』比 DG 的唱片要正確太多太多啦!......:P
[恕刪]
我真是一語命中.....;( ;(
我敢打賭,如果電影沒有騙我,調音師與鋼琴家都有當場監聽錄音成果的話,那麼製作CD時一定大幅加料,導致鋼琴聲(尤其是高頻)糊到完全聽不到『音色』的悽慘結果,相對之下電影中的音軌的聲音要正確太多太多了。
因此,如果有銷售原始母帶等級的下載檔的話,應該可以跟電影的音軌拼一下;但是我不想再浪費錢了!!丟到水溝都還會聽到真實的『噗通!』一聲。
長久被這種扭曲的亂聲搞壞耳朵,發燒友要怎麼玩音響?愛樂友要怎麼聽音樂?還算可以的鋼琴家透過CD播放出那種MIDI級的巴哈,算什麼音樂嘛!!!|-)|-)|-)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