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80頁,共198頁 第一第一 ... 3070787980818290130180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91 到 800 共計 1972 條
  1. #79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yes.........有時候我覺得很清楚的東西打出來

    大家都不太能理解

    可能我真的不習慣寫清楚寫太長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請問是說小弟嗎?
    小弟明白兄說的是那規格面,小弟只是再把它問題揭開,使燒友們把問題與對象釐清以免混淆了.

    :)

  2. #79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再舉個例好了

    錄音室

    使用24/96錄音、16/44.1混音、24/192 master,再轉成DSD發行壓成CD

    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很厲害

  3. #79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再舉個簡單例子

    您能聽出正向與反向嗎
    您能聽出左右音量大小的一致嗎
    您能聽出頻寬範圍嗎
    您能聽出頻率曲線嗎
    您能聽出空間的殘響嗎
    您能聽出相位差的問題嗎

    如果不是90%以上的正確率,那麼就請用儀器來輔助

    我相信有經驗資深的發燒友可達到70%的正確率

  4. #79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人除了耳朵還有其他感官喔

    這就是超過20~20k的地方也是很重要的

    而且就算是20~20K,也是有程度的差別,人耳是類比的,不是數位

  5. #795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技術進步跟好聽不是完全正相關的,人耳如果真的只能聽20~20K,那不如把這個範圍做好,有餘力在做超過的部分,別20K~100k放了一堆資訊,20~20K沒處理好,那聲音怎好聽

    基本部分要先要求好在做其他的,SACD有不少聽感不佳是蠻多燒友聽感的結果,當然處理的好又配合適當的設備、空間、……等條件是比CD好聽沒錯,但是我個人覺得那個比例蠻令我失望的
    呵.沒錯.應該說工具進步不一定跟好聽有正相關,因為得工具要使得好,才易得到好的結果.

    如同一釣魚技術甚低的人,對工具的使用能力也不高的人,以往他使用的釣竿若只能承受50公斤的魚,可是今日有人研製出較好的釣竿,可以承受100公斤的魚,此時他由於釣魚技術未有提升,使用工具能力未有提升,此釣竿在他手中,便還是只能釣少少的魚而已,但當一位技術較為高明,使用工具較為高明的人,用上了這新製的釣竿,以前50公斤以上的魚就得斷竿了,現在他不只可增加釣得50~100公斤的魚,而且可能也增加了相應的魚貨量,因為他可釣的廣度變廣了,且他的技術好,可以釣得起來,而技術差的那個人,即使50~100公斤的魚上鈎了,可是因技術差卻也掉不起來,魚獲量可能持平,更可能下降.

  6. #79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另外測量有方兩個程面

    1個是器材本身
    1個是音響室系統整體的聲音表現

    我是比較關心後者

  7. #79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3058 查看文章
    當然.................................不一定
    數據走向歸納出的以為好聽的模型如果跟燒友的聽感不同,那不就掛了,但是科學數據可以一直保留,錯誤了可以回去分析數據重新歸納模型,這一代產品失敗沒差,下一代改過來就好,但這種基本功就是這樣,沒累積到一定其實沒啥效果又要花很多錢,但是要走得長遠,大廠可以省嗎?

    我倒以為數據都沒會有問題,

    arc 和 mbl 高級機量起來會差很多嗎?會有問題嗎?

    但聽感就差很多.

    這種差異和古名琴的差異是類似的,

    我認為這超越了測量的層次.

    小弟的觀察,這和成功廠商背後的設計師品味比較有關.

  8. #798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另外測量有方兩個程面

    1個是器材本身
    1個是音響室系統整體的聲音表現

    我是比較關心後者
    發燒友當然要用後者,不然大落地千萬音響設備,但只給3坪空間,那還不如聽床頭音響就好:P

  9. #79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何大的焦點顯然跟我前面講的兩個層面有點關係

    發燒友比較需要關心後者

  10. #800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我倒以為數據都沒會有問題,

    arc 和 mbl 高級機量起來會差很多嗎?會有問題嗎?

    但聽感就差很多.

    這種差異和古名琴的差異是類似的,

    我認為這超越了測量的層次.

    小弟的觀察,這和成功廠商背後的設計師品味比較有關.
    那是每個廠商對於好聽歸納的模型不同,但測量數據一樣阿

    數據本身不具備意義的,有意義的是經過分析、整理後的結論,依據這些結論設計商品,然後由消費者來認定正確性,如果市場接受差,那就是當時做的結論可能歸納、整理出錯誤方向,那通常可以回到數據端重新分析、整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