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主題
 psycho 讓古典音樂迷重新認識古典音樂的推薦 2008-04-20, 01:52 PM
 psycho 一個『音』、『樂』分立的音樂與音響之欣賞角度 2008-04-20, 01:56 PM
 sp007 psycho兄
你貼圖的cd,都是可買的嗎? 2008-04-23, 11:32 PM
 sp007 這樣說我就明白了,......
J哥哥 ... 2008-04-25, 11:31 AM
 sp007 psycho兄,你在中時是不是有開部落格?
... 2008-05-11, 11:53 PM
 wei123wei123 我買了SATIE、DEBUSSY、聖桑、普朗克、貝多芬鋼琴奏... 2008-08-28, 01:07 AM
 sp007 ...好啦!只推薦一張的話,就推這張...
這張... 2008-10-27, 10:28 PM
 KJohn 遺珠之憾分享 2008-11-02, 12:28 AM
 wei123wei123 我也開始聆聽EMI的名家珍品,
... 2009-01-13, 02:13 AM
 wei123wei123 我買了那張1961年的貝多芬,那張明顯比較有勁,
... 2009-01-17, 09:50 PM
 jlhsiao Psycho 大大對Daphnis et... 2009-02-09, 09:31 AM
 wei123wei123 我後來也發現老師說的是
... 2009-02-14, 12:09 AM
 Leo Yeh 大師也很健忘的樣子.... 2009-02-19, 08:04 PM
 Leo Yeh 沒關係,我再寄另一個東西給psycho 2009-02-20, 02:20 PM
 wei123wei123 老師在推薦一些來聽八,可不可以叫KEVINTRAN也來這邊介... 2009-03-07, 07:29 PM
 wei123wei123 http://classical-music.shop.ra... 2009-03-08, 11:20 PM
 kevintran 今天在My-AV看到“tintinii”提到這個網站... 2009-09-05, 12:05 AM
 kevintran 這個周末拿出好久沒聽的Glenn... 2009-09-08, 10:32 PM
 kevintran 最近買到這張CD... 2009-09-17, 10:00 PM
 jlhsiao Solstice 的Spieth... 2009-09-26, 12:39 AM
 kevintran Berkshire的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 2009-09-26, 08:30 AM
 kevintran Psycho大,再請問一下. 巴哈的
. 賦格的藝術... 2009-10-02, 04:11 AM
 kevintran 還是謝謝啦!有時候,交點學費是免不了的事:D:D:D 2009-10-03, 02:35 AM
 sp007 楊記水餃... 還是門庭若市哩...
只是... 2009-11-22, 10:21 PM
 kevintran 這個有趣。 我去年向圖書館借了Joan... 2009-12-18, 09:12 PM
 jackH 好像圖片弄得不好請見諒! 2009-12-20, 09:51 PM
 jackH 謝謝你的指教,看來還是要找時間去新天地朝聖. 2009-12-21, 04:09 PM
 kevintran jackH大,給您一個建議.... 2009-12-22, 04:18 AM
 jackH 謝謝 Kevintran 和 Psycho !... 2009-12-22, 04:56 PM
 jackH 謝謝Psycho... 2009-12-22, 09:21 PM
 jlhsiao 兩個建議...... 2009-12-23, 01:59 AM
 jackH 謝謝 jlhsiao... 2009-12-23, 10:42 AM
 kevintran Quote“拉威爾的曲目我全包了,怎麼可能沒有這首?”
... 2010-01-15, 01:57 AM
 jackH 謝謝! 指導與推薦!... 2010-02-08, 10:08 PM
 Leo Yeh JBL高音很好呀........ 2010-02-11, 12:32 AM
 jackH 謝謝! 真的是實在的鞭子歐! 聲音怪怪的!... 2010-02-13, 06:33 PM
 jackH 第六聲己經是堅硬木頭的敲擊聲了!!... 2010-02-19, 11:43 AM
 kevintran 這個有趣!看來非得試聽一下比比看囉! 2011-10-28, 08:08 AM
 kevintran 普朗克這張我沒仔細聽,但是Anima Eterna... 2011-10-29, 02:56 AM
 psycho 整理出一篇新文章,Julien0224... 2011-12-04, 08:12 PM
 psycho 新年到,來學習分辨鋼琴演奏技巧的能力吧! 2012-01-01, 12:27 AM
 psycho 有誰聽過真正的歌劇《卡門》?
... 2014-01-07, 01:33 AM
 psycho 天啊!第一次聽到真正的德布西!! 2015-07-28, 12:21 AM
 360Modena Van den... 2015-07-29, 07:41 AM
 Calvin Tsai Psycho大教授,看了您在最新一期(13期)MY-HiEN... 2015-08-01, 02:18 AM
 Calvin Tsai 這兩天用雷射水平儀校正喇叭,才發現左右喇叭高低差了一公分多!... 2015-08-09, 12:32 PM
 psycho 我完全忘了回 Calvin Tsai... 2015-08-10, 11:21 AM
 psycho 透過批判蕭邦而成就蕭邦的精彩唱片 2015-09-16, 11:57 AM
 Calvin Tsai 教授最近貼文太少了,有空還是要關心一下這個討論串,別讓粉絲等... 2017-03-13, 10:07 AM
 kevintran 呵呵!不是這樣啦!... 2017-03-29, 09:34 AM
 Deen 又引出教授丟好料的出來了(clapping) 2017-03-29, 02:59 PM
 k900733 想請問各位同好,有推薦的 Rachmaninov... 2017-04-30, 03:12 AM
 k900733 看來真是個壞消息啊!*24
... 2017-05-02, 08:26 AM
 psycho 還有超越鋼琴奏鳴曲的偉大鋼琴奏鳴曲嗎? 2017-10-07, 01:48 AM
 dearflight 本來是用敲敲話問一下版本推薦,Psycho... 2017-12-09, 10:29 AM
 kevintran 不知道新天新地還有沒有貨? 這幾張很讚
... 2017-12-09, 12:31 PM
 kevintran EMI... 2017-12-26, 06:10 AM
 kevintran 我沒用過Harbeth的喇叭.
... 2017-12-27, 11:59 PM
 kevintran 現在正在聽這套Brilliant... 2017-12-29, 07:18 AM
 kevintran 我想Deen網兄可能是給自己一個大難題.... 2017-12-29, 11:38 PM
 psycho yuntree... 2018-01-04, 01:08 AM
 yuntree 又翻到了一個新的團
於是就三個來比較看看
... 2018-01-04, 03:19 PM
 alinalina 感謝各位大大們的分享!很有用的推文! 2018-10-11, 12:08 AM
 k900733 隨便發在教授的討論串閒聊一下...(angel)
... 2019-12-08, 04:14 AM
 kevintran 忘了提,要是類比母帶,還有所謂的「print... 2020-08-05, 10:15 AM
 k900733 Arnold兄說的那張小弟有買[emoji16]... 2020-08-05, 08:45 PM
 dearflight arnoldonomics 兄你好
... 2020-08-07, 01:56 PM
 arnoldonomics 受k900733兄啟發,也來試試大家來找渣的遊戲(blush... 2020-08-10, 03:13 PM
-
『平行式處理』眼光下的音樂與音響視野
原始文章先發表在: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postcount=269
『平行式處理』眼光下的音樂與音響視野
從認知心理學與『平行式處理』的立場,分享交流音樂與音響之體驗,最基本的問題在於『聽覺資訊的記憶』與『聽覺資訊的處理』跟我們的直觀思考差異甚大。
正常情況下,人類的『聽覺記憶』大概維持不到幾秒鐘;再加上聽覺資訊量極大的情況下,進行聽覺比較所需要記住的聽覺資訊幾乎不可能保留成功,從而沒有注意到真正重要的資訊差異;於是,聽覺記憶在提取失敗的訊息削弱過程,最後只剩下印象式的好聽或難聽之主觀選項;這正是新手或初學者難以分辨演奏好壞與音響好壞之主因,因為他真的只有爽或不爽的選項,音樂與音響的豐富度當然不足以達到進階水準。
(參考文章:如何完整吸收音樂訊息?以『讀譜聽音樂』方法論為例)
所以對於不熟悉音響的初學者來說,如果沒有『同時、快速』地立即切換來 ab test,他將難以分辨音響的好壞;甚至如果沒有提醒他去注意重要資訊,就算是現場 ab test 也無法分辨出來。但是,如果他能夠注意到這個音響有什麼特色,這個特色將會成為提取『聽覺記憶』很重要的記憶線索,如此便可以幫助他記得很清楚且記得長長久久;於是他使用這個特色來為自己的音響體驗編碼,就可以幫助音響資訊的記憶而獲得比較客觀的體驗了。
同樣的,欣賞音樂時分辨演奏水準的好壞也是很困難的情況,因為任何正常人的聽覺記憶能力都很差,若不能發現或被教導該演奏版本的特性,他也會很難在三、四次的聆聽經驗中分辨好壞。
『聽覺處理歷程』牽涉到人的聽覺訊息可以同時處理多少資料,也就是『平行式處理』還是『序列式處理』。以音響而論,兩套音響系統從訊源到喇叭完全都不一樣,那麼要分辨出它們的差異是唱盤、線材、擴大機或喇叭的搭配不當,需要的就是『平行式處理』能力;所以初學者往往只能從自己的系統開始練習,一個一個更換再試聽,這便是『序列式處理』。
以音樂而論,巴哈的複音音樂是強烈要求『平行式處理』能力的,所以我一向不相信巴哈音樂適合入門 ── 通常會把多聲部的複音音樂徹底聽成單一聲部的民謠了。例如《郭德寶變奏曲》開頭,至少是三聲部獨立行進,只聽到主旋律是不夠的。相同的,聆聽管弦樂的音色藝術也是需要強大的平行式處理能力。
(參考文章:平行式處理與序列式處理:巴哈音樂的第二種欣賞角度)
因此,長久以來我們討論這麼多音樂與音響問題,最後說不定只是一種『聽覺記憶的訓練過程』。我在體驗不同發燒友的音響系統時,會把該聆聽體驗『編碼』成容易記憶的訊息:例如說,記住這套音響的音場高度有多高、深度有多深;然後記住它的高頻暫態反應與低頻暫態反應有多強。然後,據此比較不同音響系統的硬體表現,或不同唱片版位的軟體表現。這樣子自我訓練夠久了以後,自然就可以增強聽覺的記憶力了。
於是,從每次只能注意到單一特性(只能注意到低頻、只能注意到音場....)這種『序列式處理能力』,透過聽覺記憶的增強,逐漸轉變成可以同時注意多種特性的『平行式處理能力』;這正是從音響新手進步到音響老手的認知歷程。
同樣的,任何欣賞音樂的人,一開始一定只能注意到單一特性:通常是旋律的好壞或節奏的爽快。隨著欣賞能力的進步,開始同時注意到更多的音樂特性。例如我剛開始讀譜聽音樂時,一次只能注意到一個主要聲部;隨著練習多次,慢慢地可以同時處理多個聲部,擁有了『平行式處理』音樂的能力。但是當時完全不知道『音色也應該是欣賞重點』,所以覺得聽古典音樂再也沒有樂趣而放棄了聽音樂。後來被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教導法國古典音樂的多聲部結構與音色藝術後,因為己經被訓練出的平行式處理能力,很快的就可以在聆聽管弦樂時注意到他們的音色營造水準。
再例如說,我可以迅速判斷演奏水準的好壞,正是因為我利用總譜幫助我把所有演奏版本的聽覺記憶通通編碼進大腦中;換句話說,當我正在聆聽這張唱片時,腦中己經與記憶中的其他唱片當場進行 AB TEST 了;如此當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判斷音樂演奏的水準。
說起來好像很累,事實上,從自己唱歌、到隨身聽或 MP3、再到手提音響乃至高級組合音響的發燒歷程,正是一種『聽覺記憶』的訓練過程。試想如果你真的毫無聽覺記憶的進步,你根本就不需要多花錢去升級音響;正因為你己經牢牢記住你原先的音響有什麼特性,才能讓你成功地與升級後的音響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升級是有意義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培養出平行式處理能力,很可能升級只是根據單一特性,導致音響只有單一特性變強而其他特性甚至退步的窘況。所以音響發橈友自動自發地習慣到處比賽、到處踢館與到處學習,其實正是反映出發燒友自覺地防止自己只偏執某種優點的困境。
音樂欣賞也一樣,自覺地到處收集唱片心得分享,當然是完全正確的學習方法。然而,萬一收集的資訊本身己經有先天的限制,那就很難有更好的突破了。因此,音樂與音響的媒體之所以需要真正的多元化,正因為這是讓每個愛樂者達到平行式處理的進階能力。如果看到的音樂評論永遠都是『很好聽很有特色』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只是使用單一特性的『爽或不爽』進行序列式處理而己,看得再多也無法提升音樂素養。如果看到的唱片評論永遠都是『錄音很好聽』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只是使用單一特性的『好不好聽』進行序列式處理而己,聽得再多也無法理解錄音藝術。
所以,我有一個私人的看法:直接訓練自己的聽覺記憶能力,才會快速增進自己的音樂與音響之鑑賞能力。我的猜測是,如果能逼自己把貝多芬任一首交響曲完整背下來,大概就可以輕易判斷這套音響系統究竟高中低音那裡不良了。同樣的,真正高明的音響專家對音樂的鑑賞力一定超強;只是以古典音樂而論,不是錄音有問題就是樂團樂手水準太差,差到完全在音響專家的高級鑑賞力之下甚遠;導致他們只好使用『爽就好』的情感喚起方法來感受音樂,如此當然表現不出『音響專家的音樂鑑賞力應該是很強的』這種事實。
想想音響專家可以在一條線材或一塊墊材的改變中發現音色的改變(當然先剔除唬爛的),同樣的嚴苛標準來要求音樂演奏的話,要聽出美國樂團的銅管其實非常粗糙、現在的維也納愛樂之合奏能力差到拼命『交越失真』、現在的柏林愛樂只重視第一小提琴就像音響只重視中頻.......都應該輕而易舉。因此我連續多次經驗到:要聽出樂團的好壞,對於真正懂音響的發燒友實在很簡單,只是他們從來不知道這樣叫做樂團很爛而己。或者說,他們『不敢相信』他們的平行處理能力如果正確地應用在音樂上,可以輕而易舉成為真正的音樂高手。
很可能,音樂高手不知道自己可以輕易進步成音響高手,而音響高手也不知道自己早就可以是音樂高手。其中重要的關鍵,就是平行處理能力。
當然了,擁有平行式處理的欣賞能力不見得代表擁有平行式處理的『表達能力』。我常跟林主惟先生開玩笑,明明他的古典音樂與音響科學素養都高出我甚多,為什麼我寫出的文章之影響力卻贏過他甚遠?其實這只是代表每一種知識都有獨立的平行處理能力高低。因此,只看表達成果,很容易誤判對象的平行處理能力水準;從知識論的哲學立場,這種平行式處理終究還是默會致知的(請參考博蘭尼《個人知識》);只是,我們知道這個現象與原則後,就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有效的音樂與音響之學習歷程了。
(end)
新文章:以『平行式處理』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典範: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
會獨立成一討論串來發表,連結後補。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