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829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8
    Thanks
    3,756
    Thanked 5,951 Times in 1,991 Posts

    預設 跳水價 PHILIPS X2HR 之換耳機線經驗分享

    在ptt的耳機板上看到 MOMO 的 X2HR大跳水,好奇下花 28XX元買了這隻耳機,剛好
    它的耳機線是 3.5轉3.5,非常容易測試不同線材,然後就得到一點心得分享如下。

    我的耳機經驗不多,最推崇的是德國大師GMP-435s,但是己經被借走不
    還了。最常用的是奧地利產的 akg K601,但是實在太難推。以現有器材
    而論,推出來的音響性能徹底輸給 X2HR;猜想就是『太難推』。

    器材為徹底優化過的 JPLAY 單CAT,使用 LINDY USB 3.1線接 ORICO
    3.1 HUB,再接 REAL-CABLE USB線直入 樂之邦 MONITOR 10 future,
    讓 10 future 直推 X2HR。

    測試耳機線為:1、原廠線。2、LINDY 線。3、REAL-CABLE線。

    分享測試的聲音檔:https://reurl.cc/Y6RVVa
    來源唱片:https://reurl.cc/N6L44Q

    結果真好玩!原廠線聽起來就是討論區上大家公認的,中低頻偏多,聲
    音柔美;很標準的 PHILIPS聲底。

    LINDY線(【LINDY 林帝】LINDY 林帝 CROMO 3.5mm 公對公 立體音源線
    2m)才 238元,它是我很推崇的HI-FI性能正確的線材。隨便賭一下,
    哇!聲音比原廠線正確太多了。而且,從電腦調整音量:原廠線為 -4 DB,
    LINDY線只要 -5DB就一樣大聲了。不知道是不是兩條線的電阻值己經不一
    樣了?

    再換了 REAL-CABLE線,https://reurl.cc/6lY7jZ,950元。哇咧,音量
    可以再往下一格 -6DB。看起來真的是不同線的電阻值不一樣??

    而論及頻寬延伸與三頻分布的平均度,剛好就是 3>2>1,原廠線真的在『
    調音』無誤。換成 LINDY後,就是鑑聽聲;換了REAL-CABLE後,就是我個
    人偏好的『分辨錄音好壞』之標準。看起來最高CP值的耳機系統出現了,
    不過低價促銷完畢就沒了。

    以我個人花費大約兩百萬元的兩聲道系統而論,X2HR+REAL-CABLE線 或
    LINDY線,都可以進入『正確音響』的領域,原廠線個人則是完全不推薦
    。只不過訊源可能很重要,因為使用手機直推的話,反而是 1>2>3,完
    全倒過來了!

    換一條線可以天差地遠,真是有趣!

    (END)

  2.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8
    Thanks
    3,756
    Thanked 5,951 Times in 1,99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在ptt的耳機板上看到 MOMO 的 X2HR大跳水,好奇下花 28XX元買了這隻耳機,剛好
    它的耳機線是 3.5轉3.5,非常容易測試不同線材,然後就得到一點心得分享如下。[恕刪]
    真糟糕!要推翻這一篇對 X2HR的超值推薦了!!被我害到而買的網友(包括追蹤過來的學生,你啦!),準備再花一筆錢。

    原先大力推薦X2HR,的確是因為它原本就是萬元級耳機,雖然調音理念與我天差地遠,但後天可以換線救回來;再加上超級好推,隨便就可以得到『相對正確一點的聲音』,所以符合上述條件的同好,仍然沒有買錯,請放心.....

    而且在這種很窮很窮的音響系統上,X2HR萬元級耳機的『音質』是顯而易見的!全套不必七仟元就有這種『HI-FI性能』與『音質』,仍然是最佳推薦:PC(不算錢)=> USB 3.2 GEN2 HUB => 樂之邦MU3 => REAL-CABLE => X2HR。

    但是過年有空,想買一隻封閉式耳機給臭小鬼玩電腦,基於支持國產買了 【Yo-tronics】耳機 YTH-880 MONITOR,這家有N種不同型號,基於偏好鑑聽又要封閉式,才買 MONITOR型號。而真正買的原因,是因為 TOPPING A50S有 4.4平衡,想聽聽看耳機上的平衡是怎麼回事,所以又買了原廠的升級平衡線:

    【Yo-tronics】封閉式 Hi-Res 頭戴音樂耳機(YTH-880 MONITOR):2900-500 =2400元。
    【Yo-tronics】單晶銅鍍銀 4.4耳機升級線 平衡線 OFC 鍍銀線(YTA-C414):3375元。

    買回當然先RUN個200個小時再說,是用單端原廠線RUN的。RUN完後以單端線與 X2HR一比,輸得好慘........音色與我記憶中的SONY 7506幾乎一樣,高頻明亮、音樂細節多到爆、音質難聽到炸掉........

    換成 4.4平衡線,的確有大幅改善!但是,還是輸 X2HR一截,連被淘汰的 奧地利產 K601 都可以贏,只好摸摸鼻子送給臭小鬼玩電腦(只有單端).....

    過了幾天,突然想到:換成4.4的確有『被推開』的感覺,原先的單端線,聽克哈斯的鋼琴協奏曲大聲合奏時,音質爛到爆炸,相對的聽小睡神反而可以比起上 X2HR!?難道是擴大機不夠力??

    TOPPING A50S 這台耳擴我可沒有推薦,只是隨手用一用。原先是接明緯 MSP-200-12V,想到上述理由,把它換成 COSEL 1500W 12V,這下子外部電源大提升!!

    原先是家用插座 110V=>低級3C延長線還插了一堆垃圾=>最簡易電源隔離=>法規PDU與電源線=>msp-200=>便宜dc線。
    改善成control pc的220v電源方案 => 原來的外接硬碟電供 COSEL 1500W 12V => real-cable純銀同軸線改dc線。

    最大的差別是MSP200改成COSEL 1500,還有『電源隔離』升一級。因為不使用外接硬碟,所以讀取SSD內的音樂檔。

    結果發生天翻地覆地大轉變!!!上述升級,對X2HR的改善只有一截,而對 YTH-880 MONITOR+4.4 的改善完全是從地獄到天堂!!音質上完全證明了 X2HR在升級耳擴後暴露嚴重加料的問題,而HI-FI性能更是完全碾壓!!

    也就是說,你的耳擴越糟,X2HR越正確、越好聽;耳擴一升級,YTH-880 MONITOR+4.4 就會麻雀變鳳凰了。

    原廠4.4 當然不是REAL-CABLE線,如果想辦法升級這一段影響巨大的線材,例如使用 4.4 轉 雙3.5母 轉接頭,再加上兩條REAL-CABLE 3.5線,會不會更可怕?

    所以,只要買到正確的耳擴(手上己經沒有樂之邦HP11不知道夠不夠力),就會發生YTH-880 MONITOR+4.4大翻轉的故事,也成為最值的推薦了!只是它明顯比X2HR要難伺候太多了.......

    這下子我對該廠牌的平板耳機充滿興趣!!不過同價位下 HIFIMAN SUDARA一樣瘋狂超值,這下子要查查看那一個值得投資了...

    (END)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5.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8
    Thanks
    3,756
    Thanked 5,951 Times in 1,991 Posts

    預設 錄音藝術之市售耳機鑑識

    錄音藝術之市售耳機鑑識


      其實幾乎沒有在聽耳機,因為兩聲道系統己經太優秀,無論是什麼耳機系統比起兩聲道都是遠遠輸一大截,所以只能隨便聽一聽。然而從整個音響歷程看來,耳機的大眾意見一定也會像唱片與音響器材一樣,充滿著走向失真的偏誤。結果我的一個學生真的把我的錄音藝術鑑識法用在耳機上,得到嚇死人的結果。今天在中壢音響室進行最後確認,真的又是與大眾資訊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切從這一篇開始: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Yo-tronics】封閉式 Hi-Res 頭戴音樂耳機(YTH-880 MONITOR):2900-500 =2400元。
    【Yo-tronics】單晶銅鍍銀 4.4耳機升級線 平衡線 OFC 鍍銀線(YTA-C414):3375元。
    [恕刪]
    這下子我對該廠牌的平板耳機充滿興趣!!不過同價位下 HIFIMAN SUDARA一樣瘋狂超值,這下子要查查看那一個值得投資了...
      PHILIPS X2HR的確很超值,但是 Yo-tronics 的 YTH-880 MONITOR大幅贏一大截,使用4.4平衡線更是嚇死人。於是我的學生努力到處試聽耳機,拿著SOLSTICES、TIMPANI錄音鑑識。然後他發現了最終答案:

    【Yo-tronics】KP-1800 Hi-Res 開放式平面振膜耳機 7600元。

      重點是跟什麼比!原本我自己都想賭賭看CHI-FI的HIFIMAN耳機,網路資訊都說它的聲音比較偏HI-FI性能。然而只有真正懂錄音水準的人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HI-FI性能,我學生試了一大堆高價型號,告訴我不必試了,絕對打槍............

      常常聽到Sennheiser HD800如何,我私人又偏愛 AKG K801的聲音;然後學生告訴我:買 KP-1800吧!根本比不上..........

      我說你到底還比了什麼?他說:大奧。。。真的是那個要價百萬元的大奧?是!它不可能輸吧!?當然贏,但是大奧跟中壢音響室兩聲道系統還是相差太多了。喔喔。。。。。。。。。。。

      好,於是今天請他把 KP-1800拿來中壢音響室,使用單CAT+D50S+A50S來推。嗯.....還的是嚇到了!!在我有限的耳機體驗裡,還真的沒有一隻耳機比得上 KP-1800 的『正確性』。只有『耳機的音場』這種可能是心理效應的東西,很多成名耳機有它們各自的特色難以比較。但是以錄音水準的分辨力、演奏家的真正實力、鋼琴抖音的完整面目,這麼一隻7600元的耳機,完全通過!!......

      然後又是樂之邦在搞事,信任我的經驗之學生,真的去買了樂之邦的MU3X。直接接電腦,就稍稍贏了D50S+A50S+600W+三個大電容;把前者的600瓦COSEL接上轉接頭加強MU3X之供電,這下好了,分辨錄音藝術的最低標準出來了:

    單一CAT + JPLAY + 800元的 3.0 HUB + 二手600瓦COSEL + 樂之邦 MU3X + 4.4平衡線 => KP-1800耳機

      上述這組耳機系統的HI-FI性能幾乎追得上我先前的50萬元系統,實際花費可能才一萬元新台幣左右,現在玩音響的學生實在太幸福了!!30年前想要有這種等級的音響,隨便都超過一百萬元以上......

      唉!只能說,音響資訊真的太不可靠。不是利益或欺騙的問題,而是鑑識音響的人本身有沒有能耐分辨正確錄音的問題。原先懶得玩耳機就隨便聽,真的有人照抄我的方法論認真玩耳機,馬上就得到與眾不同的全新結果:這隻 KP-1800是聽過那個耳機玩家推薦過啊!?

      因為這個學生太吝啬了,他認為18800元的 KP-2000雖然比 KP-1800好聽,但是性價比不高。但是我認為頂級音響的性價比本來就不高,所以預算夠的話我會賭KP-2000。還有,雖然5800元的KP-1200更便宜,但是該學生判定聲音本身己有缺失而完全比不上KP-1800。這個我到是很相信。

      所以說,沒有通過錄音藝術鑑識法的音響資訊,還真的通通要打折。先前以為一萬多元打折成三仟多元的PHILIPS X2HR很超值,但是只要使用樂之邦MU3X,Yo-tronics任何一隻三仟元級耳機都可以把它打爆。原先以為AKG K701還可以,今天被學生拿自己(被我騙去買)的 K701來找我算帳,要我自己聽聽看連K801都比不上KP-1800,K701會輸多慘?一聽之下只能說:誰叫你相信我這個很少玩耳機的白痴資訊.......

      這樣頂級又便宜的台灣國產耳機,居然沒有得到注意,哭哭。。。。。。。。。。。。。。。。。。。

    (END)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7. #4
    註冊日期
    2009-01-25
    文章
    36
    Thanks
    6
    Thanked 133 Times in 3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然後又是樂之邦在搞事,信任我的經驗之學生,真的去買了樂之邦的MU3X。直接接電腦,就稍稍贏了D50S+A50S+600W+三個大電容;把前者的600瓦COSEL接上轉接頭加強MU3X之供電,這下好了,分辨錄音藝術的最低標準出來了:

    單一CAT + JPLAY + 800元的 3.0 HUB + 二手600瓦COSEL + 樂之邦 MU3X + 4.4平衡線 => KP-1800耳機

    (恕刪)

      因為這個學生太吝啬了,他認為18800元的 KP-2000雖然比 KP-1800好聽,但是性價比不高。但是我認為頂級音響的性價比本來就不高,所以預算夠的話我會賭KP-2000。還有,雖然5800元的KP-1200更便宜,但是該學生判定聲音本身己有缺失而完全比不上KP-1800。這個我到是很相信。
    我來喊一下信psycho,得永生...

    話說換了兩聲道後,同時也狠下心把耳罩耳機賣掉,除了是避免耳機帶來的聽力耗損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一款耳罩我都無法久戴,這可能歸因於我小時候一直睡右側,右後腦勺睡歪了,每次戴耳機都是右耳殼不舒服,一天能配戴耳機的時間有限,之後會戴不下去,要休息幾小時才會恢復。

    但我的工作屬性有機會碰到長期異動,於是我不得不重新考慮耳機系統,看了這一篇分享後,我在沒有任何試聽的的情況下,8月直接入手樂之邦MU3X+KP-2000耳機+4.4耳機升級線。不過那陣子工作忙碌,開聲後也沒有仔細比較,只是第一印象覺得...
    音場有點侷促...
    聲音本身不夠美...
    音與音之間怎麼好像空空的?
    音與音的轉折好像有點硬?
    ....

    如果樂之邦MU3X+KP-2000都做得到,那M4可以拿去填海了 不過依KP-2000的整體表現,我願意用這隻耳機,原因後面會說。

    到了10月,我又開始物色耳道式耳機,原因當然就是耳罩的佩戴感,但是Yo-tronics 沒有耳道耳機的產品,只能從普羅大眾會接觸的產品開始研究,看來看去好像只能從三頻平衡開始著手,但從那些不可靠的心得當中,好像只有旗艦耳機才有機會達到這個標準,所幸耳機有很多店可以試聽,某天傍晚就去了某家名店試聽Final A8000,當天訊源使用的是iPad Pro+樂之邦MU3X。雖然KP-2000用4.4平衡有點優勢,但全新A8000要價59k,A8000沒理由會輸吧?結果是A8000輸慘了...

    實在聽不出A8000均衡在哪裡,連耳機族最常聽的中頻都慘輸KP-2000...怎麼人聲聽起來像是貼在我耳邊唱歌似的,在聽感上還是有加料感,只是加料的手法比較高明,若不是用雙CAT聽了好一陣子,我應該無法分辨。這次試聽也讓我寧願忍受耳罩的不適感,省了一筆錢...


    後來回家思考了一下,想起老師說過黃金雙耳是可以訓練的,那時候我是不太能接受的:耳朵從小被毒化到大,長大了還有救嗎?從這次的經驗來看,似乎不是完全沒救嘛!用三頻正確的音響聽不加料的音樂似乎可以矯正我的聽感。雖然我不太聽古典樂,但是Youtube有我很喜歡的翻唱歌手,老師的經驗也完全正確,這些(做興趣的)YTer反而不會對聲音亂加料,在單CAT的時代我就能感受到翻唱的聲音比發行CD的聲音好聽太多了,用現在的雙CAT播放,兩者的差距就更大了。不過以我的耳力,似乎還不能完全表達出KP-2000到底有多強,7600元的KP-1800就能讓老師大力推薦,實在很好奇KP-2000有多少實力,老師有興趣聽聽看嗎?當然不是無償借出,老師要交心得才行...

  8.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rmdoxa For This Useful Post:


  9. #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8
    Thanks
    3,756
    Thanked 5,951 Times in 1,99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恕刪]不過以我的耳力,似乎還不能完全表達出KP-2000到底有多強,7600元的KP-1800就能讓老師大力推薦,實在很好奇KP-2000有多少實力,老師有興趣聽聽看嗎?當然不是無償借出,老師要交心得才行...
    這傢伙.....沒叫你奏進貢 KP-2000+MU3X 給我己經很客氣了,還敢叫我交心得?.....

    找一天帶來中壢音響室看看?我都忘了上次你是跟誰來的??

  10. #6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7
    Thanks
    483
    Thanked 429 Times in 22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後來回家思考了一下,想起老師說過黃金雙耳是可以訓練的,那時候我是不太能接受的:耳朵從小被毒化到大,長大了還有救嗎?從這次的經驗來看,似乎不是完全沒救嘛!
    插花回應一下,雖然我是矇對了。但至少我個人的例子(也經過教授本人認證了)證明黃金雙耳是百分之百可以訓練的,雖然難度可能非常困難(這我無法比較)。
    我一直認為「欣賞古典樂的樂團演奏實力」這件事是具備客觀性的,而我也以自身(門外漢)證明這件事。因此我非常確信:這是個「科學」,只要有人用對方法那就人人都有機會學會。只是目前由我當頭一個人而已。我認為還會有下一個、下下一個。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