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星期一)徹底比較了『紀念cd』與『原始cd』的差異,總之,買『原始cd』一定是最正確的....:)

不過,這到讓我好奇,不知道紀念cd與始cd是不是 010101 完全相同?如果是,那就真好玩了!請有能耐快速比對兩wav檔是否01010101完全相同的網友幫忙測試一下『紀念cd』與『原始cd』,請注意,有可能開頭多0.001秒的空白而導致明明完全相同的檔案卻比對不一樣,所以我才會請電腦程度較高的網友幫忙比對......

大家讀過我對 remo 的『cd唱片拋光密技』文章嗎?請看: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4334#post44334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6205#post56205

比較『紀念cd』與『原始cd』,發現這可以嚴苛要求音響系統。因為,就像remo的密技一樣。『原始cd』大勝『紀念cd』之處,就是『聚集』贏太多了,也就是相位正確大勝。也就是說,如果音響系統只有頻寬與暫態正確,相位卻不夠正確,會難以分辨這兩種cd有何差異。

以泰伊絲冥想曲的獨奏小提琴來說,小提琴的主旋律、動態相差不多,但是質感與音色的細膩轉折,那可是相差明顯!可是,一換到十萬元級的音響系統.....完蛋了,幾乎聽不出差異!....:O

再如我先前談到的:
16. Bernard Andres - 豎琴協奏曲 第二樂章
塔莉曼/豎琴 - 盧貝西指揮Il Sono - HARP & CO. - CD505009 – 7'26

  請仔細切換欣賞前一張唱片與這一張,首先,你有沒有發現兩個『豎琴』的形體感完全不一樣?雖然前一張豎琴形體龐大且共鳴感極為強烈,但是這一張豎琴卻明顯『音象前凸』;前一張的豎琴與長笛相互交融,這一張卻覺得樂團與豎琴融合地有一點點點點點點....不自然。哈!我敢打賭!!這張唱片的豎琴一定多使用一隻麥克風特別拾音,才會有這種一點點不自然的現象!....
能把多麥克風的音場不自然感鑑聽出來,當然最需要的就是正確的相位。糟糕了,『紀念cd』很難聽出來,『原始cd』輕鬆過關。在十萬元級的新竹音響室,因為音響空間特優之賜,照樣可以聽出這個差異。使用耳機系統,當然完蛋....

其實,相位失真造成的聽感變差,常常會感覺成『高音不夠』、『音質不佳』、『低頻糊掉』。唯有夠等級的音響系統,才可以輕易聽出這是『對焦不正確』;這真的是超高難度音響標準.....

請注意,『紀念cd』絕對不可能使用到『原始cd』的數位母帶與唱片材質,那會造成一張成本過數百元!所以『紀念cd』輸給『原始cd』是天經地易義正常事件,只是從音響科學的客觀立場,我個人認為:學習去聽出真正的缺陷何在,遠比只是聽出兩者不同還要更貼近科學,也就是可以更進步、更發燒、更燒錢....:P :P

再者,雖然『紀念cd』輸給『原始cd』;但是比起市面上舊版cd與新版cd的差異,實在差太多。舊版cd與新版cd的差異,使用一萬元系就可以隨便聽出來;而著名的大爛版EMI GROC與DG大花版,更是只要使用筆電喇叭就可以聽出來。因此,以『台版』與『預算極低』的立場來說,『紀念cd』只輸給『原始cd』這些,己經是極端令人滿意了!...

只是,若你想追求極致,請試著比較『紀念cd』與『原始cd』的差距,一定會很好玩!.....:o 我正想預測:『紀念cd』經過 remo 的拋光密技後,有可能與『原始cd』相差不多了喔!remo要不要玩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