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共44頁 第一第一 ... 567891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432 條
  1. #61
    註冊日期
    2007-05-26
    文章
    49
    Thanks
    105
    Thanked 9 Times in 6 Posts

    預設

    Phycho 老師,我最近在聽 Mozart 的鋼琴小提琴奏鳴曲,我只找到有謝霖 + 海部勒的兩套 (四張 CD),老師你有沒有其他推薦的版本?先謝了!

  2. #6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Erick 查看文章
    Phycho 老師,我最近在聽 Mozart 的鋼琴小提琴奏鳴曲,我只找到有謝霖 + 海部勒的兩套 (四張 CD),老師你有沒有其他推薦的版本?先謝了!
    去了一躺香港,作息全亂了,也忘了回應一堆文章,最慘的是現在還被滯留在香港機場.....;(

    MOZART 的小提琴奏鳴曲,我個人是覺得謝霖版與葛魯米歐版都己經是頂點了;再要求只能要求『更好的錄音(或轉錄)』,因為無論那一套都是PHILIPS的超失真錄音,或許很『好聽』但是音色徹底不正確。不過,現在我還找不到什麼好推薦的....

  3. #63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我買了SATIE、DEBUSSY、聖桑、普朗克、貝多芬鋼琴奏鳴曲、RAVEL管弦樂集,還有米堯、法蘭克,

    其中普朗克要拿去換,要等星期五在拿去換。


    老師
    那海席克的音色真的很美,
    這足夠我聽一陣子拉。

    也許是我聽的比較近代,那種SATIE、米堯、RAVEL,都很合我胃口的,最難忘的還是海席克8片800我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買下去,應該是老師的推薦,果然值得。

  4. #6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我買了SATIE、DEBUSSY、聖桑、普朗克、貝多芬鋼琴奏鳴曲、RAVEL管弦樂集,還有米堯、法蘭克,

    其中普朗克要拿去換,要等星期五在拿去換。


    老師
    那海席克的音色真的很美,
    這足夠我聽一陣子拉。

    也許是我聽的比較近代,那種SATIE、米堯、RAVEL,都很合我胃口的,最難忘的還是海席克8片800我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買下去,應該是老師的推薦,果然值得。
    海德席克早期錄音(EMI FRANCE的)比較『莫札特』,充滿了音色天才式的技巧發揮;雖然驚豔,但是會怕你誤判他的深度(嚴謹度)不頂尖。

    Cassioppe 的海德席克就更完美無缺了!....

    你也可以試著分辨海德席克與蕾菲布的不同:相較之下,蕾菲布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努力地告訴我們:巴哈要怎麼彈才能正確多聲部?貝多芬要怎麼彈才能正確掌握後期音樂要旨?舒伯特怎麼正確彈出如歌的鋼琴?拉威爾怎麼正確地彈出音色意境?......相對的,海德席克就『輕鬆』了些,終究是天才莫札特的晚期風格呢!

    能聽出這些,大概就不會誤判唱片的演奏水準了.....:) :)

  5. #6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從『音、樂分立』角度淺談馬勒後期交響曲的聆聽體驗

    從『音、樂分立』角度淺談馬勒後期交響曲的聆聽體驗

      以前由於不重視『音色』、尤其不懂得欣賞『管弦樂團的音色藝術』,所以對馬勒的交響曲一向只覺得又臭又長、陷溺過度。如今透過拉威爾學會音色藝術的欣賞,對馬勒會不會有不同的欣賞旨趣?於是,我重新以調整良好的音響系統聆聽馬勒全部的交響曲。要聲明的是,要聽到以下唱片的錄音效果,我當初只使用一套四萬元的音響系統就夠用了:CD唱盤是菲爾羅先生改裝的 DENON DCD-570,擴大機是二手的國產 PROTON 520 擴大機,喇叭是 ORTOFON 105,再加一台二手的 AR PH-12D 重低音成組成 2.1 系統。重點是為了呈現馬勒交響曲的音色多樣性與樂團規模感,喇叭與重低音需要精密的調整與擺位,這部份己寫在 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古典音樂美感的經歷(長篇連載)


      一開始先以 DG 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樂團的馬勒全集為基礎,聆聽全部的交響曲(《大地之歌》己經重覆聆聽太多次,所以這套唱片沒有該曲目無妨)。很明顯的,從第一到第七,馬勒一直嘗試各種作曲技巧的創新;尤其是和聲調性與樂器音色,隨著越後期的作品越具有完善的獨創性。到了第八《千人》以後,馬勒把他的藝術才華分別以三種角度表現出來。


    ●《千人》交響曲的『樂團規模感』

      第一種是第八《千人》交響曲的角度。它在『音』的層次上是要表現出,身為指揮家的馬勒在指揮台上想像到的『樂團規模感』藝術;於是,在稍稍保守的宗教音樂型式下,這首音樂不斷出現『樂團規模感』極大化與極小化的對比。例如第一樂章一開始便是管弦樂團加人聲產生極大化的『樂團規模感』,之後進入獨唱型式來產生規模感的對比;而第二樂章一開始卻是如室內樂般極小化的『樂團規模感』,之後一一出現全體樂團的極大化規模感。這應該是馬勒在這首音樂嘗試喚起的體驗。


    EMI的Bertini


    TELARC的羅伯蕭

      這種音樂恐怕會極端挑音響,因為『樂團規模感』牽涉到的正是我先前討論過的『神聖空間』感受,與音響及錄音是否能再現具有深度層次的『三D音場』有絕對的相關。偏偏這個音場表現與音響的價格關係不大,與錄音藝術取向和音響調整的關係反而比較大。例如說,TELARC的羅伯蕭指揮亞特蘭大交響樂團之《千人》版本,先不談詮釋只談錄音,它走的發燒路線是我個人較不喜歡的『加料錄音』。雖然音質乾淨動聽,樂器歷歷可目,但是樂器的深度位置會漂浮不定(這是多麥克風發燒錄音很難避免的),於是千人樂團又寬又深的『樂團規模感』明顯就弱了一截。相對的,DG的庫貝利克版不算是好錄音,樂器音質就差了羅伯蕭版一些;但是它屬於加料極少的錄音,結果音場的三D效果特佳,反而更可以正確呈現千人樂團應有的規模感。同樣的,EMI 的 Bertini 指揮科隆廣播樂團現場錄音在音質雖然有一些粗糙,但是三D音場效果一樣特佳,甚至感受到這現場錄音對於《千人》交響曲的規模感有加分效果。

      簡而言之,從『樂團規模感』的立場,所謂發燒錄音與音響系統的感受,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要求;至少我個人會願意犧牲一點音質美,換取大場面的規模感動,這正是玩音響的人文要求之一例。

      另一方面,千人交響曲在『樂』的層次上,似乎是馬勒透過傳統宗教音樂型式為自己寫一首安魂曲。理由是本樂團旋律線的調性非常保守,音色變化與和聲調性也不算突出。除了『樂團規模感』之外,音樂的情感與其他作曲家的安魂曲或宗教音樂相差不至過大,馬勒的獨特風味不是非常突出。然而,我個人感受到馬勒私人最熱愛的還是《大地之歌》的頌讚大自然;第二樂章一開始描繪的大自然風光,讓我在這首音樂找到『最像馬勒』的感動,而且也是我私人最喜歡的樂段。





    ●《大地之歌》的『音色多樣性』


    EMI的克倫貝勒


    DG的約夫姆

      馬勒在《大地之歌》中,表現出他後期音樂藝術的第二種角度。這首樂曲在『音』的層次上是要表現出,身為作曲家的馬勒在樂譜上想像到的『音色多樣性』藝術;於是,馬勒透過各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來表現種種管弦樂色彩。例如,第四樂章《採蓮曲》一開始的主旋律線出現在第一小提琴,但同時卻讓長笛持續吹出調性一致的震音,結果聽起來恍若長笛幫小提琴『抖音』而產生無比美麗的管弦樂色彩。所以這音樂固然旋律線的可親又動聽,但是如能分辨出音樂的色彩是透過何種樂器調和出來的,將會感受到更多純音樂的旨趣。

      這樣的音樂欣賞體驗非常類似我前幾篇拉威爾的感受,個人傾向認為加料極少的錄音(例如 EMI FRANCE 或美好時代的唱片)或加料極少的音響系統,比較能深切感到這種管弦樂的音色藝術。我正在尋找看看有沒有正統法國指揮與法國樂團合作的馬勒交響曲版本,就算是歷史錄音也可以,個人推測這樣的組合聆聽馬勒的音色藝術會有絕佳感動。

      在『樂』的層次上,這首音樂很明顯是嚮往大自然的音樂,尤其是長大的第六樂章《告別》更是絕妙的大自然聲響。我認為這首音樂對大自然的熱愛己經到盧貝松《碧海藍天》症候群的等級了(請參考:盧貝松「碧海藍天(The Big Blue)」的人與自然之隨想),所以專注本樂曲的音色藝術之美,或許可以更客觀地審視本樂曲的藝術價值。因此若考量錄音水準而論,個人目前最滿意的版本為EMI 的克倫貝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溫德利希與露德薇演唱的版本,及 DG 的約夫姆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女高音Merriman及男高音Haefliger演唱的版本;當然不考慮錄音效果的話,個人很沈迷於華爾特指揮、費麗兒演唱的DECCA 1952年錄音。


    ● 第九交響曲的『調性極限』

      很多名曲解說作者都認為第九交響曲發揮了調性的極限,預示了無調音樂的可能;這點個人相當贊成,所以在『音』的層次上本樂曲明顯表現出,身為世紀末藝術家的馬勒在時代上預示的『調性極限』藝術。這種音樂基本上似乎不大會挑音響,隨便一套音響就可以充分欣賞了── 當然音響好一點還是會方便聆聽些。

      在『樂』的層次,這首音樂似乎表現出馬勒對死亡的個人思想。這部份的相關論述有陳韻琳的精彩文章《馬勒時代的死亡關切與馬勒的超越》




    ● 小結:『音、樂』分立的古典音樂欣賞


      一般而言,古典音樂欣賞者很容易從『情感喚起』層面走進音樂欣賞領域,這是談論音樂欣賞之人文精神的初步;以『情感喚起』為基礎,可以走向陳韻琳善長的『時代趨勢、文化處境』路線,也可以走我善長的專精某一音樂家之『心靈躍升』路線。以馬勒為例,前者會關注馬勒時代之世紀末文化處境,從而聆聽到馬勒音樂中的死亡觀面向。而後者則是探討一個音樂家面對死亡時,在音樂型式會有什麼心靈躍升式的情感表達。馬勒的音樂如此強烈的情感渲染,很容易就會讓欣賞者透過『情感換起』而重視該音樂的人文性,這當然是馬勒成為時代熱潮的主因之一。

      然而,音樂欣賞存在著『純音樂』、『型式美』的欣賞意境,如果太重視音樂欣賞的人文性,極可能發生過度被『空有人文性而無音樂美』的音樂作品或詮釋唬住,更可能忽略了『先有音樂美才有人文性』的偉大音樂作品。我直到現在才發現拉威爾是世界第一的音樂家,正是因為過去太重視人文性的結果。同樣的,我很晚才接觸馬勒,也是因為對馬勒『過度陷溺大自然或死亡議題』的人文性不能適應,才會無法接受這種音樂。

      其實,古典音樂欣賞可以『音、樂』並重:先不要管馬勒的音樂有什麼精神內涵,先直接透過『正確的音響調整』來欣賞馬勒的純音樂型式美,讓玩音響獲得的聽覺快感直接連結到音樂欣賞中非常重要的『音色藝術』層面,如此將能對音樂欣賞產生正面的助益。所以,原本聽不下全套馬勒交響曲,透過這次『音、樂』分立的方法:先欣賞音色藝術的層面,再回頭談論樂曲精神內涵的價值,說不定抓到了馬勒另一面的重要藝術內涵。

      由此而論,直接談論馬勒交響曲的音響快感,仍然可以成為音樂欣賞的好方法。只是,透過『正確的音響調整』而獲得『真正的』音響快感,又是一個科技與人文整合的困難議題。

    (END)

  6. #6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千人》交響曲的『樂團規模感』

      第一種是第八《千人》交響曲的角度。它在『音』的層次上是要表現出,身為指揮家的馬勒在指揮台上想像到的『樂團規模感』藝術;於是,在稍稍保守的宗教音樂型式下,這首音樂不斷出現『樂團規模感』極大化與極小化的對比。例如第一樂章一開始便是管弦樂團加人聲產生極大化的『樂團規模感』,之後進入獨唱型式來產生規模感的對比;而第二樂章一開始卻是如室內樂般極小化的『樂團規模感』,之後一一出現全體樂團的極大化規模感。這應該是馬勒在這首音樂嘗試喚起的體驗。


    EMI的Bertini


    TELARC的羅伯蕭
    發燒友可以嘗試挑戰一個超高難度的判準,要通過過是非常困難的!考驗出音響系統有沒有動態壓縮、音場深度夠不夠...8)

    馬勒八第二樂章最後結尾是『神秘的合唱』,從最小聲變成最大聲壯麗的結束。其中,合唱、獨唱全力最大聲演唱之後,管弦樂進行一小段結尾曲,使用一堆銅管達到最壯麗的結尾效果。

    ok,喜歡本樂曲的樂友們,請接受挑戰。

    馬勒指定,合唱結束後,要在『另一個位置』開始吹奏另一組銅管,配置為四隻小喇叭與三隻伸縮喇叭。

    先給線索:合唱最終時,伴隨合唱的銅管就是以小號與伸縮號為主(還有法國號),這些銅管都是在正常的樂團位置。

    再一個線索:樂曲結束前最後,吹主旋律線的是『另一個位置』之另一組銅管。

    問題來了:

    請問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幾乎無時不刻都有小號或伸縮號的強音吹奏,何時是正常組?何時是另一組?請作答.....

    洩題:

    聽羅伯蕭的不用猜了,過度的後製造成一下子另一組在樂團左邊、一下子在中間、一下子在右邊,你會以為有三個『另一組』。

    如果使用能呈現音場深度的系統,那聽 Bertini 的就太容易猜了!一組在前一組在後一清二楚。

    有趣的是:這張mono錄音,音場或『樂團的規模感』居然都遠勝市面上一大堆ddd立體聲錄音名盤....:P :P

    http://blog.roodo.com/stsd/archives/2371391.html

    而這張是我心目中演奏、詮釋第一名的馬勒《千人》名盤...:)

  7. #67
    註冊日期
    2007-05-26
    文章
    49
    Thanks
    105
    Thanked 9 Times in 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去了一躺香港,作息全亂了,也忘了回應一堆文章,最慘的是現在還被滯留在香港機場.....;(

    MOZART 的小提琴奏鳴曲,我個人是覺得謝霖版與葛魯米歐版都己經是頂點了;再要求只能要求『更好的錄音(或轉錄)』,因為無論那一套都是PHILIPS的超失真錄音,或許很『好聽』但是音色徹底不正確。不過,現在我還找不到什麼好推薦的....
    謝謝大大的說明。葛魯米歐的我沒找到,倒是進了一套慕特的,聽了半張 CD 就收起來了。:( 不合我胃口,太柔太軟,太小心翼翼,但是錄音小弟聽不出有什麼問題... (汗)

    不過上禮拜在中國,找到了一套海部勒的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中國版的 (you know what I mean...),錄音倒是出奇的好,演奏的風格我也很喜歡,正在愉悅地邊寫報告邊享受中。:)

  8. #6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Erick 查看文章
    謝謝大大的說明。葛魯米歐的我沒找到,倒是進了一套慕特的,聽了半張 CD 就收起來了。:( 不合我胃口,太柔太軟,太小心翼翼,但是錄音小弟聽不出有什麼問題... (汗)

    不過上禮拜在中國,找到了一套海部勒的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中國版的 (you know what I mean...),錄音倒是出奇的好,演奏的風格我也很喜歡,正在愉悅地邊寫報告邊享受中。:)
    其實聽不出我說的錄音問題,也許是好事,免得在音響上疑神疑鬼..... 不過,在我的看法,你覺得慕特『太柔太軟,太小心翼翼』這個聽感,很可能就是『錄音』造成的喔!....

    再說到海布勒這套舒伯特錄音,是PHILIPS沒錯吧?很難得地這套PHILIPS似乎沒有過於扭曲的加料,但是,聲音卻有一點『乾』;你覺得錄音不錯,可能是你音響系統頻寬平坦、但是『泛音』加料,通常是真空管系統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我該不會又害你疑神疑鬼了?....

    而演奏水準,海布勒的確演奏地很棒!可以好好聽舒伯特了。

    而我心目中偏好的兩『套』舒伯特,一套是DG肯普夫的全集,錄音跟海布勒一樣水準不高,但正統德奧式演奏風格讓我『更』喜歡一點。

    另一套是EMI FRANCE目前自暴自棄發行最便宜的作曲家系列中,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集(只有D.845以後),錄音算是EMI FRANCE中比較差的(超低頻不足),但是當然遠比前兩套好太多了。而演奏家我完全不認識,純粹就琴音來說,是非常漂亮的『音色取向』的舒伯特演奏。因為太便宜,所以推薦....:P

    不惜血本買唱片的人,我一定只會推薦蕾菲布與 Cassiopee 出版的海德席克,可惜舒伯特的曲目不夠多。

  9. #6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巴哈音樂的第一種欣賞角度:傅尼葉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版本比較

    註:這是一篇十幾年前的舊文章,完全沒有音色藝術素養之下,只能談詮釋、談精神意境,這是我所謂的『巴哈音樂的第一種欣賞角度』;當然寫得還可以啦!可是我先貼這篇文章,再來就要貼另一套新天新地唱片行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唱片,會從音色藝術的立場重新反省『如何正確地欣賞巴哈?』這個大問題。



    Philips日本版
    PHCP3507-8(1976/77)


    DG 419 359-2(1960)

      偉大音樂家的心路歷程常常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模範,在偉大的大提琴家傅尼葉的兩次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他風格上動人的演變。

      傅尼葉(Pierre Fournier,1906-1986)1960 年在 DG 的錄音裏,展現他異於常人的優雅作風:所有情感激烈的樂段他都不會出現銳利和明亮的音色,而代之以精確地控制每個音符的音量強弱來表現情感的起伏;這種風格強烈地呼應卡薩爾斯表現傑出的人文精神,使他們兩位都成為內涵深刻的音樂家。

      到了1976和1977年間,他又在PHILIPS錄下另一次精采的詮釋;以他的說法,這一次是他個人最滿意的一次,剛好這一次的錄音又極為優秀(拜位元流轉換技術之故),使這張唱片兼具了音樂性和音響性的多方面需求,如果你己受不了「為什麼偉大的詮釋幾乎都是MONO...」,你就會和我一樣慶幸又有一張不可多得的CD。

    重要附註:這篇文章是很舊的樂評文章,當時完全不懂音響,結果被這張錄音絕對錯誤、後製加料過度嚴重的唱片騙了。其實,60年代的DG錄音比之正確太多了。這標記了一個音色鑑賞能力不足樂評家常犯錯誤,特此紀念並懺悔。)

    (哼.....被musk嘲笑過.... )

      這六首組曲依錄音年代可分成兩大群:一群是1976年的第一、二首,另一則是1977年的第三、四、五、六等四首;在前兩首組曲中似乎感覺傅尼葉有一種欲破繭而出的掙扎,反覆在1960時期的風格裏;從第三號組曲開始,他完完整整地呈現最成熟的風範:在起音特意加重加慢,凡是反覆樂段便由甚弱而漸強來表現,樂曲內賦與多樣的速度變化感,每個音皆有不同的輕重韻律,深刻發掘的多聲部旋律線等可以說是他個人最獨到的一面。

      試以第三組曲的第一樂章《前奏曲》為例:這樂章一開始有如宣告般出現一串下降音階,然後一連串音符後,開始呈現最主要的音型:在三拍子裏每個拍子皆用四個音符刻劃成一循環式的曲調,而同一小節內的三組「循環音符」常遵守相同的音型。如果把這主要音型出現前當成一種「序奏」,你可發現這「序奏」的速度時時變化;而主要音型呈現後,常在第三拍呈現一主要旋律線,這時又能聽到他對每個音符的速度和音色控制使伴奏和主旋律有完全分離又互相唱和的成功表現。

      再來以第六組曲的第四樂章《薩拉邦德舞曲》為例(第二張CD的第 16 首):這曲子裏有一大堆三和絃與四和絃,我只會拉小提琴不知道大提琴拉這種樂段是否更為艱難,不過以這六首組曲的和絃比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少很多的現像看來,應該大提琴拉和絃要困難許多;可能因為這層困難使每個演奏家建築的旋律線都不大一樣,在別人都把旋律線放在高音部時,我們可聽出傅尼葉特別注重中音部的旋律連接;雖然他的速度相當慢,卻因此使這樂章的多聲部旋律有最堅固的架構;同樣地,在下一首《嘉禾舞曲》的中段(就是Gavotte Ⅱ)的建構也無比動人。

      這時我們回來看1960的舊詮釋:以第三組曲前奏曲而言,速度略快,而各聲部的刻劃也沒有那麼精細。尤其是速度的變化感不強烈,而每個音的強弱起伏也不像1977年的生動。而第六首的《薩拉邦德舞曲》的旋律線連接方式也有所不同,《嘉禾舞曲》的斷奏連弓也大有差異。整體看來,他在 1960年的詮釋充滿了優雅動人的內在情感,1977年的詮釋更加上多樣的表情變化:不但速度放慢,而且任何斷奏或活潑的樂段總能引出最多的深刻胸懷;不再只有優雅的人文氣息,而更有追求生命存在目的的強烈憧憬。

      於是這六首組曲產生了絕大的精神享受:第四組曲整個作風完全企圖帶給我們最大的平靜感受,這裏的每一個音不論是大聲小聲、連音斷音都只能用輕盈和諧來形容,其中 Bourree 舞曲(CD上第11首)的平和情感最為生動;第五組曲的前奏曲(CD上第13首)序奏不只有莊嚴,還有極度的內省意義,其後的賦格樂段是超越性的精彩表演;CD上第15首的Courante舞曲又是一深刻內省的風格,接下的薩拉邦德舞曲慢地欲語還休,傅尼葉的心裏盈溢著多少思緒?這作風延續在最後的 Gigue 舞曲,這曲子展現最多的莊重和深思。

      第三首組曲的前奏曲有大的憧憬成份,其後的各樂章被統一在活潑的曲風下,但他這種活潑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年少休憩,仔細聽 Bourree舞曲內在的感情,更覺傅尼葉的活潑中有如自然山水般動人的恬靜;最華麗、技巧也難以克服地艱深的第六號組曲最能表現傅尼葉高人一等的多聲部旋律建構,在許多超高把位(連貝多芬都沒用過這麼高的音,令人懷疑當時有「五絃大提琴」來演奏這曲子)的華麗音符中,演奏家是否會迷失在克服技巧的快感裏?在他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能把每個樂章的個性充分表現,卻全部統一在「向上追求光明」的意識裏。對我個人而言,能達到徹底的超越時代而成永垂不朽的演奏,首推第三號和第五號組曲的精彩表現。

      從卡薩爾斯對這六首偉大的作品復興以來,似乎在一般樂友印象裏他們的名氣比不上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那麼響亮;很可能是因為這幾首曲子在多聲部架構的複雜度上不及小提琴奏鳴曲,在人們先天喜歡獨奏樂器超技表現的意識下,而沒有強烈吸引人;因此欣賞這六曲的不二法門,在於我們得擺脫要求獨奏樂器要有超技的印象,完全以感受樂曲內在精神的目的來欣賞;這時,或許你會和我一樣,一聽到卡薩爾斯驚人的人文氣息時,覺得這六首樂曲比小提琴奏鳴曲更加好聽;然後,我們又被傅尼葉深刻的心靈傾訴感動,從此告別現代小提琴家喜歡在巴哈作品追求名技的作風,真正的觸及巴哈的心靈。

      所以像傅尼葉這樣的詮釋方式,才能促使我們尋求一件作品的內在價值;他這取向或許不是唯一的,但我們可以懷疑其他取向即使能一時滿足我們的感覺,卻會不會造成樂友因此覺得大提琴組曲比不上巴哈其他作品?任何一個有責任的音樂家,他們總兢兢業業地盡心盡力;在這種以音樂本身為目的的奉獻裏,傅尼葉綻放一個無可倫匹的典範。

    (END)

  10. #7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平行式處理與序列式處理:巴哈音樂的第二種欣賞角度

    平行式處理與序列式處理:巴哈音樂的第二種欣賞角度


      當我還沒有明確的音色藝術素養之下(這不代表『聽』不出來,只是『說』不出來、『想』不出來),只能談詮釋、談精神意境,這是我所謂的『巴哈音樂的第一種欣賞角度』:欣賞巴哈音樂的精神情感。問題是,討論巴哈的音樂如何欣賞,必需先回到巴哈的音樂本身的做一個宏觀。巴哈的音樂如同科學,以完美無缺的十二平均律調性原理與融合對位法的精準曲式,大量生產出曲曲動人的『類』科學產品。可以說他只要有一個主題,便可以輕易產生藝術水準極高的動人音樂。換句話說,我們主要享受到他作品中『純粹的音樂型式美』;若有私人情感的適度涉入,則產生完美型式與個人情感的結合加成效果,這也許就是B小調彌撒與馬太受難曲永垂不朽的主因。(本文這幾段內容曾發表成另一篇早期文章,但是今天(2008/09)看來犯錯過多,應該回收。)

      這種以純粹型式美為基礎的音樂作品,不主動夾帶記載作曲家的私人情感,反而提供最多的詮釋可能。一個更具體的附加理由是:巴哈時代的『樂譜』是『標示不清的』。


    ● 原始樂譜標示不清:

      差不多從莫札特開始一直到了貝多芬(確切時代可能有誤),作曲家寫出的樂譜才有現代那種完整速度、力度、漸快漸慢與漸強漸弱的標示。常閱讀樂譜的網友會知道,作曲家除了標上慢板或快板外,還要指定『真實速度』:例如說,指定四分之一音符等於節拍器上的90速度。這樣子後來的演奏家才能知道作曲者心中真正的物理速度感是多少。

      當然作曲家也可能出錯,例如著名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OP.106《漢馬克拉維》,壯麗的第一樂章如果真的按照貝多芬的指定速度,那真的只有電腦 MIDI 才能用那麼快的速度演奏......

      因此巴哈留下來樂譜往往有這種『標示不清』的問題:你不如道應該要多強、應該要多快;也不知道要不要有漸慢?要不要有漸強?於是演奏巴哈就可以大略分成兩派了:一派是《保守》派,儘可能符合原譜上保守的標示;另一派就是《詮釋》派,任意加上原譜上沒有的指示來還原演奏家內心想像的巴哈原意。前一派是標準的 MIDI 巴哈、到處可見,個人極不喜好這一派;後一派有非常多名家,卻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音樂欣賞角度。


    ● 『序列式處理』:

      一種是『序列式處理』,欣賞音樂時同一時間只能注意一種音樂的特性;就算讀譜,也只能在同一時間注意到主聲部,再以不同時間切換不同主聲部來全面掌握該首音樂。以演奏家而論,海飛茲、顧爾德與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都是這一派的經典代表。

      以托斯卡尼尼托為例,他演奏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第一標準(<A HREF="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chive/2007/08/13/188696.html">請參考貝多芬《田園》的『多聲部合奏能力』欣賞</A>),合理地只突顯第一小提琴的主旋律;到了第二標準,主旋律跑第二小提琴,其他聲部完全弱化地近乎消失;這正是為了突顯主旋律而忽略『合奏效果』的演奏方式。但是無論在樂曲任何地方,凡是主旋律所在之聲部,無論是多麼渺小的樂器,托斯卡尼尼都會把它徹底『扶正』地突顯出來;這與卡拉揚式地習慣從頭到尾只突顯、修飾第一小提琴聲音聲部之美是相差非常多的。

      於是,貝多芬為什麼使用這麼多不同樂器、樂器間的合作關係,仍然可以透過這種依次『序列式處理』的呈現而得到某種理解的快感或欣賞的美感。


    ● 『平行式處理』:

      另一種是『平行式處理』,欣賞音樂的同一時間可以同時融合多種音樂特性;例如貝多芬的『雙主題賦格曲』式樂章(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常常使用截然不同的旋律同時出現,強迫我們必需同時融合兩條旋律;這就是『平行式處理』。我最近才發現舒伯特的音樂必需『平行欣賞』到『旋律』與『調性(和聲的味道)』,而法派古典音樂,更是無一不是要求『平行欣賞』旋律、音色、調性...甚至複調的音樂。

      這一派的演奏家如蕾菲布的所有音樂,舒李希特的貝多芬,克路易坦與戴沃(Pierre Dervaux)等頂級的法國指揮家都是。當我沒有音色欣賞能力時,非常容易把這些演奏家誤判成 MIDI 派;但是有音色欣賞能力卻沒有『平行式處理』能力的愛樂者,卻又容易低估這派演奏家的高訊息量音樂結構。因為『平行式處理』必定意謂著認知系統必需增大訊息處理能力,也就是它意謂著比較進階、愛樂者自身聆樂能力的成長與進步;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聽不出來』。

      同樣演奏田園交響曲,前述文章提到的馬克維奇與巴黎拉慕魯樂團便輕易展現三個合奏能力的判準,而且在法雅克環亞店吵雜的環境下播放,照樣可以讓現場許多觀眾輕易聽出與著名指揮大師有別的合奏能力。因此這種『平行式處理』的能力不是不存在,而是我們沒有好好正視它。


    ● 『平行式處理』眼光下的巴哈:


      於是,我們發現演奏家可以採取『序列式演奏』或『平行式演奏』,欣賞者也可以採取『序列式欣賞』或『平行式欣賞』。把平行式演奏採用序列式欣賞,當然會誤判演奏水準;把序列式演奏採用平行式欣賞,很快就可以發現音樂的訊息量不高、不容易得到豐富的滿足。

      而巴哈的音樂從『平行式處理』的角度,會發現很少知名的演奏家可以通過;因為很少人是從『平行式處理』的角度來評論巴哈音樂的演奏水準,而且『平行式處理』的確是相當進階的音樂欣賞方式。只是,如果己經感動過『平行式處理』的唱片,那看待『序列式處理』的演奏,就會發現很不能滿足了。

      巴哈的鍵盤音樂展現了這個進階級的分野:滿足於序列式處理?還是嘗試提升到平行式處理?我曾經非常喜歡顧爾德演奏的巴哈(但是極端受不了他的莫札特與貝多芬),並且認為他著名的郭德寶變奏曲之多聲部營造地非常完美。當時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與YOMAN網友完全無法同意我的看法,後來我才學習到,顧爾德的巴哈鍵盤音樂是非常標準的『序列式演奏』。

         ※     ※     ※

      想像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曲集或無伴奏大提琴曲集,難以四根弦同時發聲的情況下如何營造多聲部的效果?當然就是得採取『序列式』方法,先突顯第一聲部的幾個音符,再突顯下一個聲部的幾個音符;依次而行,讓一隻樂器可以『模擬』同時多到四隻的樂器合效果。所以,這完全符合『序列式處理』的心理特性,也說明了人類的確可以透過『序列式處理』來達到多聲部的模擬聽感。於是我們發現,顧爾德的巴哈演奏,便是這種『序列式』的演奏方法:他突顯每個聲部的音符,再讓我們自行把音符連結成樂句,如同無伴奏小提琴或大提琴作品一樣。這種演奏方法,對於習慣閱讀總譜的我來說,會自動填補『序列式』而成為完整的多聲部,因而認為他擁有極高的多聲部完成度。

      然而學會音色藝術的欣賞能力後,這種依賴『自動填補』的序列式處理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如果有演奏家能直接了當地『平行式』演奏出所有聲部,這種音色藝術豈不是遠勝依賴自動填補的聽覺美感?於是我發現很多法國學派的鋼琴家,都擁有完美的『平行式處理』的演奏能力。他們善於製造鋼琴音色,便可以輕易利用音色來標示不同聲部的旋律,讓一台鋼琴聽起來是三種不同音色的三聲部結構;這正是我心目中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蕾菲布之演奏絕技,梅耶、海德席克都是這種利用音色來標示多聲部的高手。

      當然了,如果沒有音色的欣賞能力(或者錄音與音響播放不出音色差異),這種偉大的『平行式處理』就會被弱化成 MIDI 巴哈!這也是法國鋼琴學派最容易被誤解之處。

         ※     ※     ※

      更進一步來說,其實『平行式』呈現多聲部不見得只能使用音色來標記;它是一種無法論述清楚的、營造平行式多聲部的能力。透過『以不同音色標記多聲部』是學習『平行式欣賞』巴哈的入門能力,再來可以透過正確的演奏(例如 Cassiopee廠之 Aimee Van De Wiele 演奏郭德寶變奏曲大鍵琴版),嘗試在沒有音色標記多聲部的情況下,演奏家如何正確展現平行式的多聲部線條。然後,就會發現上述多聲部營造能力特優的鋼琴家,不是只有音色標示的能力而己!

      這是一種高訊息量的巴哈,它讓我們重新謙卑地回到音樂本身,提醒我們千萬別太快就討論詮釋與精神內涵:連聲部結構都沒有聽清楚,怎麼可能聽到真正的巴哈?沒有聽到真正的巴哈,如何能正確地判斷演奏好壞?幸好,之前利用讀譜,還可以掌握巴哈、貝多芬的『線條』之多聲部結構;當然遇到樂譜無法標示的『音色』之音樂,就完全聽不懂了。現在終於透過法國古典音樂之深度欣賞,學會了這種『平行式處理』的能力。更有趣的是,把這種『平行式處理』的能力應用在音響鑑賞上,學習的速度真的是飛快!其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早就知道人類的能力幾乎都是平行處理的。


    ● 小結:走向進階的『音、樂分立』之音樂欣賞

      先前反覆論述『音、樂分立』的觀點,便是在法國的古典音樂與演奏學派之欣賞中,越來越發現太早走向『樂』而忽略『音』,會導致音色藝術欣賞能力的喪失。這種觀點重新體驗古典音樂多年,再加上音響科學與錄音藝術的美感體驗後,終於讓自己達到『平行式處理』音樂的能力;這的確是一個不輕鬆的進階歷程。

      但也因此可以得到至高無上的音樂美感,甚至不必拘泥現場還是罐頭、LP還是CD、高價還是低價;總之,回到音樂本身、就音樂談音樂之所以如此困難,造成我們必需創造一堆不見得正確的特殊對立議題,原因正發生在我們往往只能『序列式處理』,把複雜的音樂簡化成序列的理念教條,當然就出現一大堆無法回歸音樂本質的迷思了。當然了,有更多人採取虛無主義式的『一切都是有意義』而不陷入上述議題爭論,那是更糟糕、更錯誤的音樂態度,得跟我提出的這種『平行式處理』仔細區分。

      巴哈很多音樂都是利用『序列式的音符』營造『多聲部』的音樂感受。若是使用『序列式演奏』當然各說各話都有道理,但回歸到巴哈原始的『多聲部』意圖,從『平行式處理』的立場那張唱片最符合音樂中多聲部的感受?這時我們對巴哈的音樂視野就得到更完整的面貌了。

    (END)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