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機】不可思議!Trends Audio TA-10.1
-
定位, 價格與技術層面與nuforce icon相近, 不過icon多了USB DAC功能
-
有意思的產品,DC 12V的adaptor就快要跟TA-10.1一樣大,真不知DC 12V的T類放大最大可以作到多少W。:D
warwick
-
引用:
作者:
warwick
有意思的產品,DC 12V的adaptor就快要跟TA-10.1一樣大,真不知DC 12V的T類放大最大可以作到多少W。:D
warwick
8歐姆負載在不升壓的情形下,極限應該是18w而已,但通常是做不到,TA-10.11標示15w不算浮報:)
-
引用:
作者:
throne
8歐姆負載在不升壓的情形下,極限應該是18w而已,但通常是做不到,TA-10.11標示15w不算浮報:)
2*15w/8ohm對一般電腦玩家與初入門音響的人也算是實用,此機是2*15w/4 & 2*10w/8ohm有點可惜。8)
-
-
以TA2024來看,15W應該是在4歐姆負載下,且總諧波失真已近5%,8歐姆負載下應該不到10W。但Tripath的低頻驅動力通常不錯,功率並不一定能說明一切。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12.gif
-
-
-
的確是非常有趣喔!tripath 公版amp vs nuforce icon
-
-
:D:D:D
推的是DIY牌喇叭,仿ProAc R3.8,算是大傢伙;另外就是管迷工坊的TB4全音域喇叭。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11.jpg
-
-
TA10.1表現出了超乎功率的推力,很難相信這樣的小功率下,竟然有足夠的音量與虎虎生風的低頻,而且低頻線條是清楚結實的,控制力很好,不會有功率小而造成低頻糊的現象;中頻厚度不錯,歌唱者的形體感清晰,音場深度與寬度皆屬中上;高頻部分比較可惜,乍聽之下量感足夠,但極高頻並沒有適當表現,而且質感上略微不夠細緻,容易造成聽覺上的疲倦。整體音色而言是討喜的,但細緻度還有進步的空間,D類機器在本身能力的較大功率工作狀態時是比較容易損失細緻度的,這也說明為何D類機器最大功率越大反而音色越細緻。
下圖TRIPATH原廠的資料顯示,高頻段衰減略早,或許可以說明一些結果吧!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13.gif
-
核心使用Tripath TA2024,是一顆單電源工作的功率IC,使用Tripath自家的Class-T數位放大技術,廣泛應用於電視機、主動式喇叭、手提音響等。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3.jpg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仔細觀察TA10.1的線路,和Tripath TA2024原廠公布的datasheet中的示範電路架構幾乎如出一轍!
-
-
是的!TA10.1線路架構上並不特別,與Tripath原廠建議的線路如出一撇,線路中也沒有其他的前級電路,可以說所有的放大增益都是由TA2024完成,倒是Trends Audio在零件選用上可以看得出用心的地方,使用空蕊電感來換取更線性的低通電路特性,適當的電容選用創造不一樣的音色表現。電路板的Layout也頗具水準,巧妙的利用磁珠(Bead)隔離數位與類比的接地,換取更乾淨的背景!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1.jpg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2.jpg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是的!TA10.1線路架構上並不特別,與Tripath原廠建議的線路如出一撇,線路中也沒有其他的前級電路,可以說所有的放大增益都是由TA2024完成,倒是Trends Audio在零件選用上可以看得出用心的地方,使用空蕊電感來換取更線性的低通電路特性,適當的電容選用創造不一樣的音色表現。電路板的Layout也頗具水準,巧妙的利用磁珠(Bead)隔離數位與類比的接地,換取更乾淨的背景!
http://140.96.179.61/Temp/TA10.1/TA_1.jpg
:D:D厲害吧!這次請到的ericc0922可是在diy界頗有名氣的喔!
比較一些市售相同價位的機器,ta10.1用的低通電感算是相當大型的!
注意一下圖片左方那4組JUMPERS,就是配合左下VR後方的電阻陣列來改變TA2024訊號輸入腳位串接的op ic的增益用的:o
-
-
電路分析高手眾多,我豈敢關公面前耍大刀啊!好玩就好囉!
TA10.1內部有兩個25轉的精密VR,用來調整輸出端的零點電位,一般來說出廠已校正完成,但原廠也建議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嘗試再校正過。方法很簡單,將電表轉到低電壓檔位,然後量取直流輸出電壓,接著轉動對應的VR調整到趨近於0伏特即可,一般來說我習慣先在輸出端併聯一個8歐姆的負載再來調整。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4.jpg
內部也有四個Jumper,可以將音量VR做by pass,此時輸入訊號將不經過音量VR,減少音染的產生,讓TA10.1當成純後級使用。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5.jpg
-
看倌們應該有注意到這 TA-10.1的機殼好像似曾相識:O
........
.......
沒錯!就是"電光火石"的產品。
據側面了解,TA-10.1的機殼來源與電光火石相同,但是就面板與背板的處理上,TA-10.1就顯得"聊小":|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Nuforce 9se也是用來推這對?
-
引用:
作者:
john925
Nuforce 9se也是用來推這對?
Yes!平時這對是用NuForce R9 V2SE伺候它~8)
-
引用:
作者:
throne
看倌們應該有注意到這 TA-10.1的機殼好像似曾相識:O
........
.......
沒錯!就是"電光火石"的產品。
據側面了解,TA-10.1的機殼來源與電光火石相同,但是就面板與背板的處理上,TA-10.1就顯得"聊小":|
這外殼據說在對岸是公模,所以很多產品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但是TA10.1面板與背板老實說美感設計不及格,公差也大,加上那些十字螺絲,帶給人很廉價的感覺,反觀電光火石的質感就好多了,他家的面板是用厚鋁板+CNC車製的。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7.jpg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Yes!平時這對是用NuForce R9 V2SE伺候它~8)
哇!那喇叭還滿幸福的喔...
Nuforce據說和音樂性著稱的喇叭有很好的搭配
-
引用:
作者:
john925
哇!那喇叭還滿幸福的喔...
Nuforce據說和音樂性著稱的喇叭有很好的搭配
第一代的NUFORCE也許搭配音樂性多一點的SPK會好一點, 但是改V2SE後整體音質與平衡性更進一大步, 喇叭搭配性應該更廣:)
-
引用:
作者:
throne
第一代的NUFORCE也許搭配音樂性多一點的SPK會好一點, 但是改V2SE後整體音質與平衡性更進一大步, 喇叭搭配性應該更廣:)
很想搞一對Nuforce R9 V2來玩玩,哪裡有得試聽...?
體稹小又省電,如果聲音可以接受的話,應是很好的選擇..8)
-
http://blog.roodo.com/round_big_wheel
引用:
作者:
maxist
很想搞一對Nuforce R9 V2來玩玩,哪裡有得試聽...?
體稹小又省電,如果聲音可以接受的話,應是很好的選擇..8)
-
引用:
作者:
maxist
很想搞一對Nuforce R9 V2來玩玩,哪裡有得試聽...?
體稹小又省電,如果聲音可以接受的話,應是很好的選擇..8)
(handshake)
-
引用:
作者:
john925
(handshake)
馬啦 馬啦.............
-
引用:
作者:
maxist
很想搞一對Nuforce R9 V2來玩玩,哪裡有得試聽...?
體稹小又省電,如果聲音可以接受的話,應是很好的選擇..8)
聲音讚的勒!會讓你對D類機刮目相看 8) SE版的更厲害喔!
-
個人感覺TA10.1最大的罩門就是外觀質感,這也或許跟它當初推出的市場定位有關,但以它擁有具水準的音質來看,質感是有點可惜的。面板只是薄薄的一片沖壓鋁板,搭配塑膠旋鈕,文字印刷也有點粗糙,老實說對我這外貿協會的個性來說是不及格的,其實這類產品的競爭對手很多,價位帶也差不多,使用的核心技術也大同小異,比的就是外觀,再來才是各家的調聲功力,TA10.1的用料不錯,若能再補足這點就更棒了!
這是背板配置,用的端子還不錯!
http://www.nusens.org.tw/Temp/TA10.1/TA_9.jpg
-
最後來聊聊到底跟NuForce icon比較差異如何?承如先前所述,TA10.1的強項在於控制力良好的低頻與渾厚的中頻,相較之下icon的低頻就比較糊,控制力較差,但該有的低頻還是有,並沒有被截掉,然而彈跳力就遜色不少,中頻部分也相對顯得比較纖細。
而在高頻部分icon則明顯的勝出,細緻的尾韻與延伸,TA10.1馬上就顯得招架不住,乍聽之下icon的高頻量感較少,但其實是比較平衡細膩的表現。整體音色而言,icon表現出比較細膩高質感的音色,聽小品獨奏音樂很漂亮,但遇到大場面就顯得疲憊;TA10.1則在大場面勝出,但音色細膩度不若icon,使得在樂器表現上略嫌粗糙,二者各有優缺點,小功率機本來就不能冀望能全面性的表現,就看您喜歡哪種味道。
我個人是喜歡icon多一點,但可惜的是icon背景噪訊略高,推力也比較軟腳,TA10.1則表現出超乎規格的推力,背景也顯得非常安靜,既使耳朵貼在喇叭單體上也不聞哼斯聲,雜訊處理得很好,算是值得玩味的小玩具。(clap)
-
-
引用:
作者:
小葉
真是非常中肯的報告...
:D 哈哈!是說太多實話了嗎?!
-
以後還請多多說實話呀 :P:P:P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D 哈哈!是說太多實話了嗎?!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最後來聊聊到底跟NuForce icon比較差異如何?承如先前所述,TA10.1的強項在於控制力良好的低頻與渾厚的中頻,相較之下icon的低頻就比較糊,控制力較差,但該有的低頻還是有,並沒有被截掉,然而彈跳力就遜色不少,中頻部分也相對顯得比較纖細。
而在高頻部分icon則明顯的勝出,細緻的尾韻與延伸,TA10.1馬上就顯得招架不住,乍聽之下icon的高頻量感較少,但其實是比較平衡細膩的表現。整體音色而言,icon表現出比較細膩高質感的音色,聽小品獨奏音樂很漂亮,但遇到大場面就顯得疲憊;TA10.1則在大場面勝出,但音色細膩度不若icon,使得在樂器表現上略嫌粗糙,二者各有優缺點,小功率機本來就不能冀望能全面性的表現,就看您喜歡哪種味道。
我個人是喜歡icon多一點,但可惜的是icon背景噪訊略高,推力也比較軟腳,TA10.1則表現出超乎規格的推力,背景也顯得非常安靜,既使耳朵貼在喇叭單體上也不聞哼斯聲,雜訊處理得很好,算是值得玩味的小玩具。(clap)
ericc0922大師還忘記提起比試中的插曲,那就是icon用的電源供應器與TA-10.1用的電源電壓相同但是電流供應能力少一半左右,把icon接上TA10.1電源供應器之後低頻表現不是也像吃了一顆大力丸般嗎!(flex)
-
引用:
作者:
throne
ericc0922大師還忘記提起比試中的插曲,那就是icon用的電源供應器與TA-10.1用的電源電壓相同但是電流供應能力少一半左右,把icon接上TA10.1電源供應器之後低頻表現不是也像吃了一顆大力丸般嗎!(flex)
哈哈!事實上TA10.1的電源供應器電壓還更低,是12V/3A,NuForce icon原廠的變壓器是15V/1.6A。icon餵上12V/3A後是像吃了大力丸,但相較之下TA10.1的控制力還是略勝一籌!(blush)
-
引用:
作者:
ericc0922
哈哈!事實上TA10.1的電源供應器電壓還更低,是12V/3A,NuForce icon原廠的變壓器是15V/1.6A。icon餵上12V/3A後是像吃了大力丸,但相較之下TA10.1的控制力還是略勝一籌!(blush)
:O 那把icon餵飽15v電流提升到3A霍餘度,那起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