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態度真讓小弟折服
明明已經是超弩級的器材了,但是還保持著著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各種音樂的重播,就像技巧卓然的音樂家在音樂面前所展露出來的謙卑與恭敬。
衷心期盼將軍大更進一步的比試
可列印查看
有空來參觀我的收藏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3c/daily001080.jpg
%304f++
Eton 大大,
謝謝回覆,論CAS經驗,我只是後學而已,Eton大大才是領頭羊。 在我的safari bookmark 裡面第一個華文CAS site 就是大大的『雲中來的音樂」拜讀文章,獲益良多。
大大提到的幾個軟件我也玩過一會兒。
Jriver MC19 在MAC 的平台上的確相對易用。
Amarra 尚不能支援DSD 原生播放,與時代脫節。
Pure Music 的Bug 太多了,而且介面非常奇怪。
AudioGate 免費軟件,走的是Studio 路線,聲音有點前衝,有on your face 的感覺。
Audirivana 是相對地各方面平均的軟件,1.4.6 以前聲音比較Digital,現在改善了很多。
.
詳細的報告,還有待Eton大大的深入探討。
.
在CAS上另一個玩法是NAS streaming ,將軍大大之前用過的CH Precision 會在 即將來臨的 2013 RMAF show 上面正式展示首個軟硬件支 援native DSD streaming 。如果介面做得好,應該比MAC, Windows, 更加易用,聲音也應有一定水平。這個讓人有點期望。
k500a 兄果然如我所料,是起步很早的 CAS 發燒友,我在試用中的的播放軟體都有體驗了!也謝謝分享聽感與使用簡要心得。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的使用對一般不玩電腦的發燒友又是一大門檻,我在 My Hiend 最近一集電子雜誌,
寫了德國 Certon Integrita NAS 的評論是為發燒友設計的,CAS 用家音檔越來越多,NAS 大容量這一定是個趨勢,但 NAS 又涉入了家裡區域網路的“音響需求“,
對追求極致的發燒友是要去講究,音響級的: 網路線,Router ,供電,噪訊管理等技術問題,我還沒開始這方面的深入涉獵,因為電腦內置的 SSD 1T X 2 還夠,
但 NAS 是早晚的事,您有心得歡迎分享。
將軍前輩真是走在時代尖端
精益求精的態度令人佩服
以電腦播放及數位流這幾年真是百花齊放
P900是以優化及特製化的播放
來完善CAT或CAS
優化是完全去除震動源於機殼外
加上降低電腦內的電氣活動以減少電源干擾
這首先是從BIOS內降低電腦的工作頻率及電壓
最主要是從OS內將無關於播放的所有程式完全移除
並且將播放設成唯一且首要的工作
而當我們下達播放指令時
P900是將須要播放的資料
先複製到RAM並且利用類似DEFRAG指令
將這些資料在RAM中排整齊
再由RAM去播放
另外P900將DRIVER層的指令改造
讓所有跟播放有關的硬體去使用音效卡的CLOCK
而其他與播放無關的CLOCK去使用電腦的CLOCK
我們認為
目前最好的傳輸是AES/EBU
最爛的是USB
所以我們選擇使用音效卡轉成AES/EBU輸出
同時使用音效卡可以讓我們在OS內控制它
外接式的無法控制
當然USB目前有許多方式也可以改善
將軍前輩如果願意
我們可以全套搬到府上讓前輩品嚐
或者是前輩願意移駕到小弟寒舍指導
最近
我一直專心在CAT上
很久沒聽黑膠
上週聽了一下黑膠嚇一跳
怎麼黑膠變那麼爛
趕緊調整一下
這次我將增益及阻抗再作一些更動
馬上黑膠就遠遠將CAT拋在好幾個車位後
原來CAT進步竟然也刺激我的黑膠進步
目前我們的機殼即將完工
應該比較有外貿協會
沉澱了幾日.為免失態也應該發表一點心得了.
將軍兄府上其實是小弟的業主.4年多前有幸承包了一小區域.當時也曾經與將軍兄短暫交談..也曾經在音響室以外的空間聽到從內傳出來的美聲..
那.此夢幻的空間.在建構過程中小弟應該是比大家都要早踏入過.而完成之後.音響業者如果不計算入的話..含小弟我應該也?頂多10人囉..
幸運的是.當天所聽到的是另一更高層級的表現.最頂尖的數位系統是最近才進駐的..一發聲後.小弟曾經耳聞過其他前輩先進所形容的將軍府經驗與心得就會自動浮出腦海中來了..
但要安坐在..如此耗費心力規劃建設與不計代價的投入設備金額.而且.將軍主人與站長大是"屈居"在一個完全不會妨礙黃帝位之重播的角落!...要身為這樣的來賓真是要有點膽識喔..呵呵.
要小弟來說重播的內容.多美多高多棒的境界與層次..那都是多餘之辭了.
能近距離的體會與觀察 將軍兄的風采和音響成就..已經是仰望者所幸祈的了..(胡言亂語之處請不要罵偶呀)..哇哈哈..
簡單講,Desmond 兄的問題,是個勞力密集而且要有一定電腦知識的用家才能做的事,要幾道工序才能把 CD 裡的 PCM 16 bit 44.1KHz 無損音檔讀出,再轉成 DSD 1 bit 2.8MHz (or 5.6MHz) 的 DSF 格式從 JRiver Media Center 19 播放,分成以下五個步驟:
1. Rip CD 應該先用 iTunes, 才能自動到網路上的 Gracenote 資料庫把曲目、專輯名稱抓下來,Rip 進 iTunes 檔案格式要設定成 AIFF (無損壓縮帶 Meta data 的 PCM) 格式,iTunes 的設定方法:偏好設定 -> 一般 -> 輸入設定 -> 選 AIFF 編碼器 與 自定 -> 44.100KHz,16 位元,立體聲。才有正確的曲目與專輯名稱被埋入 AIFF 檔案內。唱片的封面圖檔也要自行準備好 (到網路上去搜尋,掃描器掃下來,或用數位相機、手機翻拍...),也要在 iTunes 裡把圖檔埋入 AIFF 音檔 (點選該音檔 -> 滑鼠按右鍵 -> 簡介 -> 插圖 -> 把圖檔拖入插圖區裡)。
2. 把 Rip 進 iTunes 而且處理好 Meta data 的 AIFF 音檔拖到桌面。
3. 開啟 Audiogate 把 AIFF 檔拖入 Audiogate 的播放清單。
4. 點選 Audiogate 裡的 AIFF 音檔,使用 Export 功能,把音檔的輸出設定到:桌面的路境, DSF 格式,Stereo Interleaved,2.8MHz (or 5.6MHz 視 DSD DAC 可接受的取樣頻率),1bit,就能轉成 DSD 的 DSF 格式 (帶有 Meta data 包括曲名,專輯名,唱片封面)。
5. 打開 JRiver Media Center 19 ,將此 DSF 音檔 File -> Library -> Import 到 Jriver Media Center 19,完成漂亮的離線 (非即時) 昇頻 CD to DSD 格式,可直接播放了。
要說明有點小複雜.
基本上,原生檔大都(不是絕對)必須用下載.
檔案也都是24/192或以上居多.
請參考下列: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8%A8%8A/page22
#212樓
"原生檔" 可以說是在錄音室用來壓製唱片前的母檔。
現在的 Apple Mac 使用的 JRiver MC19.0.47 版尚無法轉檔成 DSD 的任何檔案格式,剛確認了 Tools -> Advanced Tools -> Convert Format 可選的輸出格式有:
附件 23391
使用 Audiogate 是現今在 Mac 平台轉 PCM to DSD 我所知的最佳免費又確實的方案了。
請教.....轉檔成 DSD後播放,在JRiver中想停止播放....JRiver會Hold住.....
有解嗎?
ps:一般DSD播放是正常的!
謝謝!
ETON兄,小弟又有问题想请教您。请问为什么我的MAC BOOK在使用JRIVER 19播放时,会有这个问题出现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71001381_n.jpg
最近都在玩超級超跑,連有多久沒認真聽音響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