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幫忙測試,這下我就能安心買RM1000x了,
如果海韻Prime系列不夠猛的話:}
可列印查看
感謝p大的測試, 還有想請教的部分:
1. 樂器間或樂器與人聲間之分離度, 結像感, 層次感與活生感如何?
2. 動態, 聲音殘響與收放速度差異
3. 撇除個人喜好, 聽感上像人聲, 鋼琴, 大小提琴等樂器有什麼差異?
4. 就您個人感覺, 哪個比較耐聽或雜食, 或各有什麼擅長的音樂範圍?
另耳機的音場表現並不如喇叭明顯, 比較想表達是種"舞台感".
聲音至少聽得出一些立體感與曲目中各音源在舞台中縱向橫向的感覺,
而不是全擠在耳邊的聲音而已.
用了這種程式之後,還是要檢查一遍是否設定正確,這下子就有用沒用差不多了.......(angry)
豬......(給我記著!)......那是因為你的CAT之性能太頂級,所以不必煩惱我說的情況!.....(devil)
你的ROUTER有先接一個明緯 MSP-600嗎?依我少數經驗,PPA的音響理念與我們是有明顯不同的喔!
如果能找得到朋友或學生或工讀生.....幫忙優化電腦的話,會建議先優化電腦。除非你原先的POWER只是兩仟元以下(這個數字不重要)的便宜貨,否則 ITX主機板因為先天不良,有無優化相差極大;而WIN7未優化聲音更是極糟,可能會導致無法判斷何電供才真正適合你使用。
欠我一顆 AX1500i速速還來!明明說好要賣給我的......(devil)(devil)(giggle)(giggle)
啊!....RM1000x?用這個就是我先前說的,hi-fi行,但是質感會很糟;還是你改裝過?
我仔細想了想,如果你用的是耳機,我就不要害你了。我用喇叭測出來的結果和耳機聽的結果肯定天壤之別。
不過針對你的問題,有幾項邏輯式的結論給你參考,希望有點價值。
1.這個部分應該看你播的CD錄得好不好,或後製得好不好。如果都是肯定的,那麼在正確的系統上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2.同上。
3.個人的偏見是:越好的系統,放正確的CD,越能反映製作者要讓你聽到的聲音。
4.耐聽不耐聽完全是主觀判斷,我覺得只要系統不要太離譜,放正確的CD都會很好聽,只要系統平衡,沒有什麼雜不雜食的問題,越挑食或是在某部分表現特別好的,通常特色音染會比較重。
5.耳機我個人沒聽過音場,這要請專業的前輩開釋。不過我相信錄音多是為了揚聲器系統服務,而不是為了耳機服務的,所以耳機就別太強求這個部分了。
如果硬要我選,我還是會選AX1500i啦~
但我猜,只是猜喔!另外兩顆搞不好比較適合耳機系統,原因就不說了,有機會你試試再來告訴大家吧~
感謝P大的分享, 之後找機會再來試試Power的影響.
受限於極有限的空間, 暫先使用小電腦, 其實也有做些系統上設定的優化.
後續在器材升級中再一併考慮新電腦優化的部分.
對了,忘了提醒你一個極重要的問題!
這三顆POWER的長度無法裝在多數的小機殼裡面,購買前請先做好功課並量好機殼尺寸!
SWITCHING HUB <= 是網路交換器沒錯吧?我用ROUTER一詞可能不精確,管他的。
MES30A 對比你用的 AX1500I 根本級數不合,這樣子一定很容易會覺得 ROUTER或USB HUB的提升無感或不夠大,先買三個 MSP-600-5 啦!!USB解決方案兩個,ROUTER一個,提升的效果保證遠遠遠遠遠遠遠遠大過 AX1500I的提升效果,不然我怎麼會忍得住沒有下手?就是因為USB解決方案的影響更大啦!.....(angel)
HCP1300便宜賣我,行!一個三仟元台幣喔........(devil)(devil) 不鬧了,優先賣給想玩音響的窮學生吧!
大家好
有個問題想請大家幫忙
我之前購買了明緯600w,當我一接上明緯後
我的綜擴就開始發出嗡嗡聲,只要明緯一拔掉嗡嗡聲馬上消失
我詢問了綜擴的店家
店家說我的綜擴是電流回授設計的,不是一般電壓回授設計
會發出嗡嗡聲是因為電源的波形(還是相位)遭到破壞,導致變壓器發出聲響
在冬天同棟大樓用電暖器這類設備時,這種現象就容易出現
請問有人有類似的經驗可以提供我解決的方法嗎?
謝謝大家
我還在等海韻的prime系列開賣,所以還沒那麼快要買.
就瓦數比較低,但ripple也比較低,實測連結: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RM1000x/9.html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AX1500i/9.html
順便推薦一顆瓦數夠大,ripple也超級優秀的EVGA SuperNOVA T2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T2_1600/9.html
價位跟AX1500i也差不多,ripple略低.
教授哥好,同學好,http://cranesong.com/jitter_1.html
這裡有加了jitter的錄音文件,請聽聽
有人形容加了jitter的錄音好似微風裡的湖面倒影,低jitter的錄音好似真空裡的湖面倒影
各位大大好
目前小弟正在困擾明緯造成的擴大機哼聲
以及現階段正在物色音響級3.0usb中,目前發現大概只能找到usb 3.0 A公-B公的音響線
所以構思後有下列兩種方案
1. pc--(訂做轉接頭1號)--長芯盛(外接DC)--(轉接頭5號)--音響3.0 A公B公--(轉接頭2號)--HUB 3.0(外接DC)
2. pc--(轉接頭5號)--音響3.0 A公B公--(訂做轉接頭2號)--長芯盛(外接DC)--(轉接頭3號)--HUB 3.0(外接DC)
以下轉接頭均為usb 3.0
訂做轉接頭1號 : A公+DC =>A公 (3.0 only)
轉接頭5號 : A公+DC =>A母 (3.0 only)
轉接頭2號 : B母+DC =>B公
訂做轉接頭2號 : B母+DC =>A公
轉接頭3號 : A公+DC =>B公
想請問各位大大的是
1. 這兩種方案,只是差在音響線和長芯盛誰先誰後,不知道哪種比較好?
2. 方案1中的(訂做轉接頭1號)可以只走3.0 only,還是要做成一般的可兼容2.0的呢?
3. 方案1中的(轉接頭5號)可以省略嗎?
4. 方案2中的(訂做轉接頭2號)可以不用外接dc,直接變成B母轉A公嗎?
最後先謝謝各位大大了
忘了上來告訴大家,有考慮購買PPA Studio的產品請暫緩。
昨天新喇叭到家後測試似乎有點不對勁~
明天回台灣再詳細測試一下!
小結:目前跟主機板內建的USB比較起來,PPA的switching hub以及USB卡都有中低頻加料以及吃高頻延伸的傾向。明天會帶回一張魔音師的USB卡來一併測試。
在大陸寫很麻煩,明天再補完了!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剛改完作業累死了!這個要等幾天後才有力氣玩.....(blush)
1、沒有測試過,我自己是方案2,可能要你自己測試看看?方案1有一個嚴重問題,請看 3.
2、方案1中的(訂做轉接頭1號)可以只走3.0 only <= 百分之兩百一定要!如果兼容 2.0.聲音鐵定變差一截。
3、方案1中的(轉接頭5號)可以省略嗎? <== 絕對不能用轉接頭5!!這是 3.0 ONLY,長芯盛是把 2.0 轉成 3.0,你這樣是它 3.0 轉 3.0,無法使用 USB DDC了!(USB DDC一定是 2.0)
可能你看到我有用,那是因為我使用 3.0 HUB => 第二個長芯盛 => USB DDC;目的是因為加上 USB 3.0 HUB 聲音還是好一點,但是絕對不能讓 USB 3.0 HUB 有任何 2.0 功能與路徑,所以會設法讓 USB 3.0 HUB完全沒接上任何 2.0線路,再透過第二個長芯盛而吃到 USB DDC。
4、方案2中的(訂做轉接頭2號) <== 你在 ptt 說過新版長芯盛可以直接吃USB電,所以這裡上DC可能聲音會變好?猜的!而我用的舊版是不吃USB電的,所以我直接用 USB A公 TO A公,完全不經過任何轉接頭與外接DC。
最後,忘了告訴大家:轉接頭5號 : A公+DC =>A母 (3.0 only) <== 這個也許不必要,只要diy把 usb 2.0訊號貼掉就好了.....(clapping)(angel) 我先前會使用它,是為了公平比較 aoc光纖與usb 3.0音響線。因為aoc本身要吃 usb的電,所以使用轉接頭5號餵它外接5v;而 usb 3.0音響線當然就不必了。如此絕對公平的比較下,aoc光纖照輸無誤......所以我已經徹底放棄aoc線了.....(angel)
先謝謝大大,但我還是不是很懂
而且我覺得我弄混亂了
我印象中最初接第一個長芯盛是要鎖住3.0hub用3.0模式工作
讓pc--hub這段不會走2.0的實體電路
大大說方案2的轉接頭5
其實可以改成貼掉2.0的腳位(是指下方四個和2.0接頭一樣的腳位嗎?)
那這樣會不會造成電腦抓不到hub呢?
類似以前2.0時代,如果pc--hub這段也採用貼5v而不用分離線
會造成電腦抓不到hub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這樣接呢?
pc--轉接頭5(3.0only)(外接dc)--3.0音響線A公B公--3.0HUB(外接dc)--訂做轉接頭1(3.0only)(外接dc)--長芯盛(外接dc)--2.0音響線
透過 (轉接頭5 A公A母) 和 (訂做轉接頭1 A公A公)
讓hub3.0前後都只能走3.0實體電路
利用長芯盛轉後端2.0變3.0,騙電腦送3.0訊號
讓從電腦到長芯盛之前都走3.0實體電路的訊號
還是一定要在hub前面加長芯盛,才有辦法讓hub以3.0模式工作?
謝謝大大
很可能因為我一直沒弄懂,或許同樣的點一直在重複不自知
但還請大大不吝其煩的為我解說,謝謝
他意思是說FOCI那條小橘AOC不能使用拉
要用其他的音響級USB3.0線
但長芯盛HUB是必須的
那就太可惜了...我的Audio PC需要超過3M的線,看了看除了AOC光纖線以外,也沒有其他A to A的線可以買了~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ssaamm 與pawaslider 好像都被我搞昏了,羅年浩 沒搞錯.....(angel)
1、長芯盛是一定要的,它是最重要的唯一關鍵。因為只有它可以把USB 2.0模式轉成USB 3.0模式,這就是U3TT功能。
2、USB音效卡 99.999% 都是 USB 2.0模式,所以才需要U3TT。
3、所以長芯盛=> CAT 一定要有 3.0,長芯盛到音效卡一定要有 2.0;如果用了兩個長芯盛,看不懂的話就直接照著我做就好:
CAT => USB 3.0 線=> 一號長芯盛 => USB 3.0線 => USB 3.0 HUB => USB 3.0線 => 二號長芯盛 => USB 2.0線 => USB 音效卡。
4、pawaslider 提到長距離的問題,其實為了長度選擇 AOC反而有問題.....(blush)
AOC唯一的優點,是長距離下聲音絕對不會出錯(無聲、爆音),但是它的聲音是『最爛』而且『越長越爛!』,因為它只是極低規格的塑膠光纖,長距離傳輸只能保證010101不會錯,其他污染與干擾可是大的要命!更何況AOC的光電轉換源頭又是使用CAT本身的爛USB電;我一直覺得為了距離選擇AOC只是電腦程度的問題,不是音響的問題......(giggle)
超長距離傳輸,只要使用完整的USB解決方案(600W啦!),三公尺內絕無問題,五公尺照樣狂電AOC,十公尺沒試過不知道。以五公尺而論,如果音響室許可,只要把USB 3.0 HUB多加一個,再多加一段USB 3.0線,那麼聲音水準與正常一公尺的USB線就會幾乎無差異。也就是說就算用到100公尺的USB3.0線照樣聲音影響可以極小化,只要串20個USB 3.0HUB再加二十台明緯600瓦就好了....(devil)
當然這會造成音響室亂七八糟,不過這應該是最後的考慮才對,不應該一開始就限制住我們對音響的要求與想像.....(angel)(angel)
大大您好
先謝謝您的解說
我想請問外加dc的問題(因為明緯不夠多)
已大大您回覆的文章為例
CAT => USB 3.0 線=> 一號長芯盛 => USB 3.0線 => USB 3.0 HUB => USB 3.0線 => 二號長芯盛 => USB 2.0線 => USB 音效卡
第一條usb3.0前面一定要外接dc(斷開電腦的電)<=應該沒問題
我想請問的是第一條usb3.0連接一號長芯盛的地方,
還需要在外接dc嗎?
或是第一條usb3.0前頭已經電訊分離了,就不需要外接了呢?
同樣的是否之後每段usb3.0都只需要在前頭做電訊分離?
還是每一條usb3.0前後都要外接dc呢?
謝謝大大
1,前後都接5V完全沒意義!還會燒掉,因為這形同短路耶!
2,因為USB線要電訊分離,越分越好,所以都是在進入器材前才灌5V是最HI-END的方法。
3,所以最發燒的外接5V方式為:
CAT => USB 3.0 線(斷掉2.0線與電源) => 一號長芯盛(本身就要接MSP-600-5V(第一個5V)) => USB 3.0線(斷電再外接5V(第二個5V)) => USB 3.0 HUB(可加12V) => USB 3.0線(斷掉電源)=> 二號長芯盛(本身就要接MSP-600-5V(第三個5V)) => USB 2.0線(斷電再外接5V(第四個5V)) => USB 音效卡
總之長芯盛前的USB線是不必外接5V的,先前寫到頭昏了!.........(blush)(blush)
其中重要次序是第 4 > 2 > 1 =:= 3。
再者,一台明緯600W雖然只有三組5V輸出,但是沒有人說不能把 同一個輸出 分接成 N個輸出喔!所以一台MSP可以外接N組5V,不要短路燒機即可。如果依我看法,買一台MSP600,上述四個5V通通接上去,免得心裡有鬼......(giggle)(giggle)
賽口哥,我終於還是禁不住誘惑,抱了一台MSP600回家,請問DC線怎麼做才發燒?PSOCC?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警告:警告!!!
跟著我玩樂之邦03 USD的,趁我兩天後才會寫出 DIGITIMES 2 心得感想之前,快快脫手賣掉!
── 不然很可能全新5600,二手賣2000都沒人要了! <<== 早買早享受,這樣想就不會心疼了......(devil)
P.S. 幸好先樂之邦 08 MP問題一堆沒有賭下去買,不然現在保證吐血吐到死!
── 對了,還有使用USB 3.0轉接頭的;如果沒有閹掉 3.0線路,還可以搭配 3.0 HUB 與長芯盛方案繼續存活;如果是 2.0 ONLY 的USB 3.0轉接頭,因為 DIGITIMES 2 改用 2.0母座了,所以趕快停產吧!不然鐵定完蛋............ (devil)(devil)
個人感受 換telos x2 保險絲符合psycho大音響哲學哦!動態極大低頻更收斂量小但更扎實! 若有誤勿怪! 僅為個人認知。
ddc、dac、所有訊源時鐘越精確個人感受也是符合psycho大的哲學理念喔! 一樣有誤勿怪啦!
忍不住先寫了!(devil)(giggle)
DIGITIMES 2 榮登目前無限制價位下最HI-FI的 USB DDC當之無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用我辛苦研究的長芯盛U3TT方案,WIN10也正常無誤,我看我再也不敢買超過5000元的 USB DDC了!.........(devil)
最HI-FI的現象學定義非常非常簡單,就是殺音響啦!沒錯,DIGITIMES 2 後端絕對不能接『不夠完美』的DAC,否則鐵定殺音響。pawaslider 好像中獎了?(giggle) ESS9018 的確是最 HI-FI 的 DAC晶片無誤,正因為它太HI-FI,所以音響周邊用料不佳,它就會出現徹底有骨無肉的『薄聲、不耐聽』之缺陷。就算用料可,但是音響性能就是價位天限:沒有用到18萬級的 AUDIOMAT TEMPO DAC 這種等級,ESS9018 DAC就被暴露出:前端SPDIF的HI-FI太強,聲音聽起來是『斷續』而不是『連續』的,雖然所有音樂細節通通一清二楚而且還是遠高出 03 USD一截,但是這已經嚴重影響音樂本身的美感了。
所以在特別需要『連續性』的唱片(例如新天新地那張最像仙女精靈的拉摩鋼琴曲集),DIGITIMES 2 + ES9018 DAC 反而遠比 03 USD + ES9018 DAC難聽很多!這就是殺音響。
用上 AUDIOMAT TEMPO DAC就完全正常了,這時 DIGITIMES 2 簡直把 03 USD踢到外太空去。原先為了長芯盛而代替的 歌詩得U12 呢?因為同樣可以使用長芯盛方案,早就說過 XMOS方案根本不夠格,被踢去一邊哭了。
使用JPLAY + XTREAM引擎,DIGITIMES 2 是比 U12 + CLASSIC 好一點的 XMOS DDC;
使用JPLAY + CLASSIC引擎,DIGITIMES 2 是 U12+CLASSIC 完全比不上的正確音響。
這正是正確音響的定律:
正確音響可以轉變成加料音響,加料音響卻永遠、絕對不可能轉變成 正確音響。;
高級的正確音響可以模擬成低階的正確音響,低階正確音響卻永遠、絕對不可能轉變成 高階正確音響。。
就算在台灣買,DIGITIMES 2 也才3500元吧?要是再加上銣時鐘,哇咧.....................
目前只有一個嚴重缺點:雙CAT情況下,無法播放 88.2以上的高解晰檔,還在DEBUG........(angry) 單CAT就毫無問題?真是它X的有鬼........(angry)(angry)
說真的,系統合理配置超過20萬以後,多數10萬以下的DAC只要用上9018都會有這種現象,包括我自己的DAC202,大概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以前在前端解析度不夠,或者周邊有強勢的特色音染在的時候,或許不太容易發現這個情況,這就是BOX講的“描邊”,描過頭了當然不耐聽~
但以上都是在講傳統的“搭配”.我期待中的,合理的數位流,不曉得線上有沒有已經面市的機器,以下這個連結裡講的概念非常吸引人,買東西超龜毛的我,只試聽一次就當下預訂了整套,前一次幹這種事是多年前購入DAC202的時候...
https://www.facebook.com/dant.audio/...4575706881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