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猜應該不是因為made in japan就設計成兩孔的....
畢竟日本的燒友在系統上面應該也都是三孔居多(猜的...)acoustic revive也是出三孔排插,相信應該考量的點不是符合大多數"日本家電"才是8)
倒是可以看看一般音響插座設計(以下是wattgate 381)
http://pds.exblog.jp/pds/1/200805%2F...1_10161194.jpg
以下是oyaide R1 水火簧片與地的金屬設計
Natural, Line 簧片:
http://pds.exblog.jp/pds/1/200805/28...1_10131466.jpg
地簧片:
http://pds.exblog.jp/pds/1/200805/28...1_10134318.jpg
弟以為:水火線兩片獨立金屬含住公插,並沒有綁在較硬的mechanical ground....
而地端一般設計為一片金屬press後變成可以"被" 鎖在mechanical ground...,所以推測這個抑制震動(或叫做機械諧振也好)如果參與mechanical ground, 可能整個諧振狀況會完全不一樣,因為抑振要參與各種不同的 mechanical ground...所以acoustic revive 才會針對水火兩片被"懸"在 半空中的金屬片作震動控制,利用裡面的度拉鋁改變諧振狀態....
昨天重新確認這玩意兒,還是屬於全面性的improve, 細節與能量的釋放,撥放amanda portrait時人聲的音像凝聚的很不錯...撥史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還是整個音場與樂器位置更為明顯與正確,大編製的音樂以前都有混亂或悶悶的狀況(小弟推測因為訊息量少很多的原因)插上去以後卻是聲音整個拉開來...最最好玩的測試片就是直接撥放揚乃文的monster...呵呵...所以看來可能不同的系統會有不太一樣的效果。
不過,這顆也讓我多少了解何為動態被抑制,細節被抑制:P
所以後來PS Noise Harvester都只是拿來check 電源狀況,沒有特別使用它了(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