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lay真的是蠻好玩的,感謝分享
請問clock是在哪設定?只找到前2個設定值
Sent from my iPad using Tapatalk
可列印查看
1、你應該想歪了....(giggle) 幾百A都不會燒機,無論幾百萬A它實際上只會用不到0.5A,A大數只是因為此電供『通常』品質變佳,還有,如果不小心短路了,大A數的確會很非常可怕無誤......(devil)
所以任何吃電的地方都是越大A越好,當然了,記住這是為了供電品質,不是為了A數...;)
2、看起來是正確的,歡迎加入瘋狂極緻CAT一族!.....(clapping)(clapping)(angel)(angel)
我有相同的經驗,但是莫名奇妙好了,也無法重現相同情況,所以只能『猜』一下:
我記得是:
第一、有沒有在硬體管理員設定『不要』自動節電?看不懂請參考硬體優化討論串: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8020
第二、PC的某個USB孔就是特別不爽長芯盛,換個孔看看。通常內建於INTEL晶片組的USB孔比較安全,這種孔通是PS2滑鼠下的USB或網路孔下的USB。
第三、有時單純就是長芯盛有點欠RUN,我覺得這個東東應該品管還不錯,我一口氣買了三個、三個都很正常,但是也不能排除是否先天有問題就對了。
第四、各處插孔有沒有確實??長芯盛的電源孔常會發生只插一半的現象喔!而USB 線A-A插進長芯盛的A母座,也是常常插不確實之處。
好,問題要自己慢慢找的,辛苦啦!.....(angel)(clapping)
這個方法曾經有試過
但是小弟的電腦如果把自動關掉
會造成USB一直在重新讀取
USB插拔的音效一直跳出來
小弟現在使用的是WIN 7 SP1
停用掉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幾天有在考慮要升WIN 10
看到很多人評價WIN 10的聲音提升很不錯
而且小弟今天去HM 2015
大家幾乎全是WIN 10的系統
希望升上去WIN 10能改善USB訊號中斷的問題
────────────────────────────────────────────────────────────────────────────────────────────────
另外增加一點康寧線的心得
藉由今天去HM 2015試聽網友的系統
恰好有康寧線 v.s. ww白金
康寧線由於USB 3.0孔有相容性問題
所以試聽時是用2.0的孔
小弟先前提過光纖USB的類別
康寧是屬於能相容2.0的那類
小弟不太清楚另外一類純走3.0訊號的AOC
不過想來聲音特質應該類似
康寧線對於聲音的細節提升是超過ww白金的!
耳朵一時間接收到的訊息量非常大
而且聲音凝聚性非常集中
整體偏向冷冽、直白、清澈、透徹...etc
對於高頻或女聲高音部分
小弟覺得是非常好的
聲音收的非常乾脆
而且再次強調聲音非常集中
沒有暈開的聽感
但是康寧線的缺點也很大
中低頻部分
無感情而且沒有餘韻和殘響
感覺下潛的也不夠
音場的部分則是很廣大一片的"平面"
橫向有開但是縱深非常少
而相對ww白金一換上
聲音馬上覺得就是有音染
或許是康寧實在太直白
對比下來白金音染實在不小
而且高頻略為模糊
相對來說有暈開的感覺
聽起來有感情但是聲音凝聚比不上康寧
高頻的感覺比康寧重量還要重
感覺沒有完全敞開來唱
如果要小弟評分兩條的高頻
康寧拿9分 白金8分
康寧由於聲音感情不夠所以扣一點分
白金則是有種施力卻打不著的失落感
但是相對其他頻率來說
小弟覺得白金遠遠超過康寧
而且小弟覺得康寧不耐聽
PTT上曾經評價白金是一股腦把聲音塞給聽者
那小弟覺得康寧則是直接把細節寫在大腦裡了!
而且小弟感覺如果DAC等級不夠
用康寧聲音大概會很糟糕
以上評價兩條線單純是小弟的感想
小弟不太懂甚麼音響性或音樂性
只是把自己的聽感嘗試明確地描繪出來
並不代表每個人的聽感相同
僅供參考
補充一下
如果考慮到超值
的確AOC線是非常超值的
價位只相當於頂級2.0 USB音響線的0.2倍左右
但若是要追求聽感
小弟認為還是要朝USB 3.0 音響線去追求
我自己是康寧跟AOC橘線都有聽過拉
雖說是在不同的系統上且走向類似
但我不覺得用AOC橘線+長芯盛Adapter
這個組合沒有低頻與感情
反倒是聲音的表情更加明確
低頻量不算多,但質卻很好
另外我不覺得音響線會去做3.0的版本
因為這樣一來所有的DAC全都要換成USB3.0的孔
雖說期待音響廠商這樣做,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Windows 10是很建議去升級的
雖說AudiophileOptimizer目前只針對Windows Server 2012來做優化
但是Windows 10 跟以前Windows 7、8、8.1版的聲音有非常大的進步
接著在Windows 10下使用HQPlayer掛載JPLAY可以輕易獲得不錯的聲音
當然比起JPLAY雙機來說,聲音是有一段差距
但對於沒辦法做雙機且電腦還需要做工作處理的人來說
卻是十分簡單易用的
請問大大:
如果想用貼腳位的方式讓usb3.0接頭,沒有usb 2.0的功能,需要貼2.0的哪些腳位?
d+ d- 5v gnd都貼可以嗎?
更新到windows10 記得要去服務把windows update關閉,10就是硬要自動更新,無法設定手動。
WIN8.1的優化 for Audio
拋轉引玉分享一個網站Computer Audio Design提供的優化script,相當方便好用又有效
下載Computer Audio Design Windows 8 Audio Optimization Procedure,安裝說明
下載CAD Windows 8.1 Audio Optimization Scripts,包含優化script及還原script
下載CAD Shell Killer V1_1.zip,有些服務直接停用會影響系統運作,所以每次開機執行此script停止(不是停用)服務
執行前要建立還原點(系統保護)及準備系統影像USB碟,萬一失敗時可以復原
我使用的是原版WIN8.1專業版(中文),單機,不使用wifi,不需要網路、WASAPI or HDMI audio,沒有IDEATA硬碟、firewire,執行這些scripts沒有問題,但不保證你的系統可正常運作,風險請自行承擔
執行步驟很簡單:
1.滑鼠點選優化script-->按滑鼠右鍵-->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執行-->選擇是否需要wifi、網路連線、IDEATA硬碟、firewire、WASAPI or HDMI audio-->重開機
2.(每次開機)執行killer script。開機自動執行方式:WIN執行-->輸入shell:startup-->啟動資料夾-->將killer script放到此啟動資料夾
建議編輯killer script,在最後加入一行指令"pause",可以確認killer script是否執行完成
還原步驟也很簡單:
1.工作管理員-->啟動-->滑鼠點選killer script-->按滑鼠右鍵-->停用-->重開機
2.滑鼠點選還原script-->按滑鼠右鍵-->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執行-->重開機
我猜 baimoo00 網友是拿 AOC線與 USB 3.0傳統線相比,而得到『沒有低頻與感情』的心得?當然我是不會用這個描述,我會覺得使用音響級的 USB 3.0傳統線 會比 AOC線更『有骨有肉』而且更『正確』一點......(blush) 不知其他同好測試的結果如何?不過,市面上極少USB 3.0的音響級線材的確非常麻煩!
另一方面,我是覺得遲早一定會有 USB 3.0音響線的啦!理由是非常商業心理學的:線材又不會壞,不開發新產品,不就得放著給它倒了?....(giggle) 現在還沒有 3.0線材,主要還是因為玩CAT的燒友們沒有注意到 3.0的強大性能;慢慢就會知道了!....(angel)
P.S. 當然了,目前的AOC線之光纖材質也是音響性能極低的,這是最大的瓶頸。如果它們以音響線材的水準來設計AOC線,那就不知鹿死誰手了!只是這種線材出現的可能會比 USB 3.1音響線的機率更低。
好東西!也許入門者用這個會比較簡單?
我看了內容,基本上跟著我走『簡化版 8.1』與其他幾篇硬體優化方法的同好,與這個SCRIPT幾乎相同,可以不必測試。
再者,這個優化SCRIPT只是把『會影響聲音的WIN功能停用』,而不是『刪除』。不知道什麼鬼原理?『刪除』的聲音會遠遠遠遠比『停用』還要好『非常非常多』!!什麼原理那真是鬼才知道。所以這些優化SCRIPT適合現在開始追CAT的同好。如果你已經跟隨我很久了,『千萬』不能用!用了反而可能有害喔!詳情就懶得解釋了......總之它會與psycho派優化CAT打架就是。
其實樓上上所述的是所謂的AO優化
以windows sever 2012 R2 為基底
使用Audiophile Optimizer
將系統作完善優化
再來使用Fidelizer將所有資源全都丟給HQPlayer
HQPlayer再來掛載Jplay
而且這種優化方式也可以使用在CAT雙機
這是它們那一派的優化方式
另外Audiophile Optimizer、HQPlayer、Jplay、Fidelizer
這幾個優化軟體的作者都有在做聯繫
所以都會儘量對軟體做互相配合
因為使用Audiophile Optimizer
電腦是完全無法使用其他功能的
所以我自己個人則在Window10之下使用HQPlayer+Jplay+Fidelizer
比起單獨用Jplay來說,聲音又好上數階
這樣音質雖說比那些極致的玩法輸上很多
但這種是最不影響日常電腦處理的優化方式
另外目前音響級的USB3.0的線材只有看到這條
Wireworld Starlight 3.0傳輸線
我猜應該『不只』如此,真的只有這樣子,一定會被我的JPLAY CAT電到天邊。理由就是『停用』與『刪除』的結果會相差很多,請看下一段的解釋。
跟我講話用什麼『您』不您的?下次罰酒一桶!!
因為涉及著作權問題所以得低調,總之網路上有很多WINDOWS的簡化版,就是讓WINDOWS完全沒有安裝很多驅動程式與服務或功能;這些『驅動程式』與『服務』或『功能』就算『停用』了,照樣會嚴重破壞聲音;所以只有『刪除』掉才會有最好的聲音。至於到底要刪掉那些才有最好的聲音就別問我了,鬼才知道!!
只能一一去測試那一家『簡化版』『矇到了』聲音最正確;我是用那一家的簡化版就不多說.....(devil)
OK,那麼很多外國人都製作『FOR AUDIO』的簡化版,為何我不用?理由也太簡單了,正因為他們設計成FOR AUDIO。
FOR AUDIO,這就表示如果他的AUDIO與我不合,那就完蛋。可惜至今沒有法國人搞FOR AUDIO的法文版WIN,不然可能會看到我用法文版WIN當成CAT了。
一般音響燒友搞的FOR AUDIO WINDOWS OS,通病就是要求背景很黑,結果暫態不夠,聲音或許很有質感(?修飾)或悅耳,但是從『極緻』的角度對我來說是不合格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JPLAY,他們推薦的聲音模式我一概不推......(devil)
講囂張一點,就是我的音響理念與SOLSTICE/FY、INA、SKARBO、HORTUS一樣『異類(先進?(blush) )』,所以現成的音響產品絕大多數都不合我用,只好自己找。如果是音響產品,因為自己不會做音響,只好妥協,幸好還是有一些法國人做的還不錯!而電腦產品,幸好自己的電腦程度還不錯,就可以自己組裝出合胃口的了。
對不起,可能是 YARBO USB 3.0 線 漸漸 RUN 開,又改變了.......(blush)(blush)(devil)(devil)
現在還是決定把第二個長芯盛ADAPTER加回去......沒辦法,有加上去,聲音的HI-FI正確性就是提升了一截。
問題是在我的WIN 8.1的簡化版下,加上第二個長芯盛常常在『剛』開機時抓不到 USB DDC,非得要重新插拔一次才能抓到,這個動作太煩死人,要不是為了聲音.............
但是仍然確定兩件事:
1、沒有用到明緯MSP-600的,第二個長芯盛意義不大;
2、USB 3.0線材水準不夠的(已知電腦3C線絕對不夠!),第二個長芯盛省下來吧!
下次不知道又要變成什麼?......(giggle)
新的轉接頭終於到貨
所以來分享一下最近的測試心得
由於小弟只有一個長芯盛 Adatper
所以以下的心得都是用AB測試的方式來說明的
轉接頭的供電都是5V 2.5A的USB插座供電
PC是Win 10
主要是長芯盛Adapter擺放位置的差異
從友人借來的ww 白金星光 7
以及新購入的ww 星光 7 USB3.0 (1M)開聲後的感想
使用的轉接頭:
1.百元 USB3.0 A公 to A公 轉接頭
2.Yu-Studio USB3.0 B公 to B母+A公 轉接頭
3.百元 USB3.0 B母 to A公 轉接頭
4.Yu-Studio USB3.0 B公 to A公+A公 轉接頭
5.Yu-Studio B公 to B母 + A公 轉接頭
實際接法:
1.PC --> Starlight 7 USB3.0 --> 2號轉接頭 --> 鐵殼USB HUB --> 1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pter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2.PC --> Starlight 7 USB3.0 --> 3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4號轉接頭 --> 鐵殼USB HUB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直接從結論來說
2號接的方式比1號好很多
這個估計是鐵殼USB HUB的晶片比長芯盛 Adapter的晶片來的好
所以從HUB到DAC這段最好是不要再有其他東西
而且從PC使用方面來說
2號的方式都沒有出現小弟先前提出的長芯盛 Adapter造成HUB斷訊的問題
不論從聲音音質以及電腦使用度上來說2號的方式都優於1號
小弟系統已升上Win 10
PC到HUB端也替換成Starlight 7 USB3.0的音響線
起初剛替換時
聽感可以說是毫無改變
Yu-Studio USB3.0 電訊分離線已run至少600小時
而Starlight 7 USB3.0剛換上去實在聽不出有任何改變
隔天友人出借Platinum Starlight 7來替換小弟原有的Starlight 7
整體聽感彌補了小弟系統低頻的不足
而且在使用2號接法run一段時間後
漸漸感覺Starlight 7 USB3.0開聲了
而且HUB到DAC只使用Platinum Starlight 7
聲音非常純淨(※這個覺得是HUB的晶片優於長芯盛晶片的效果)
背景也是有種寂靜般的黑
分離度非常好 能夠明確聽出分離感
但是又不是讓聲部頻率各自演奏
而是有很好的整體樂性
小弟系統原先是很缺乏縱深的音場
現在雖然縱深不多
但是不需太仔細辨認就能聽出縱深的分布
有點像是從錄音室變成演講禮堂的感覺
細節部分
確實地感覺到線材提升帶來的影響
只是不太確定到底是白金太出色的緣故
又或者是USB3.0音響線的提升
這部分小弟描述不太出來
只能說的確比起先前來的好
這個測試結果
psycho大早已分享出來
只是小弟先前缺乏轉接頭所以遲遲沒有用2號的方式
這次分享出來也是從其他角度證明psycho大的實驗成果
而且也解決了小弟長芯盛 Adapter導致HUB訊號消失的問題
另外對於小弟先前提到的康寧主動式光纖USB3.0的聽感
小弟是在HM2015的會場試聽網友的系統
Win 10 筆電 (USB2.0孔) --> 康寧 --> 手工USB2.0 A公 to A公 --> DAC --> 擴大機 --> 開放式耳罩
Win 10 筆電 (USB2.0孔) --> ww 白金星光7 --> DAC --> 擴大機 --> 開放式耳罩
當天算是個吵雜的環境
所以對於聽感的描述可能失真
當下對於兩條線的感覺小弟是盡可能在上次的文章中描述出來
不過小弟也不能保證如果拿回到小弟自己的系統中會不會是一樣的聽感
而且這幾天也確實看到有人覺得長芯盛+AOC和康寧的聽感是不同的
小弟的想法是
當天康寧USB的接法或許是被USB2.0訊號給拖累了
不過相對來說當天ww白金也並沒有長芯盛Adapter來轉換USB3.0
誰勝誰負還是很難說清楚的
所以在這邊小弟怕誤導閱讀文章的網友要在這邊再次提醒
上次所比較的文章
是小弟在HM2015試聽後個人的感想
小弟也不能保證對於兩條評價是完全正確
另外小弟是試聽康寧主動式光纖USB3.0 (A公 to A母 10M) 並非其他AOC USB3.0
僅供參考
這個接法需要下班後才能測試
晚上會增加測試文章
不過就小弟個人猜測
聲音應該是等於或小於1號接法的
另外這問題在#2397psycho大有說明
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類似
另外供電部分
由於沒辦法搞線性電源
所以才會使用USB插座
小弟選擇的是5V 50W 有6輸出 每個輸出2.5A的插座
另外目前有考慮使用PTT的gameguy大前陣子所推薦的
RAL-AC05-03變壓器來給長芯盛供電
感覺這個對於不能使用線供的小弟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
只是購入方式非常麻煩所以還在考慮中
小弟也有考慮是否要使用紙膠帶將USB線的5V都貼掉
假日會去找找好一點的紙膠帶嘗試一下
────────────────────────────────────────────────────────────────────────────────────────────────
增加不使用HUB的測試
直接說結論
有HUB的聲音就是比沒HUB來的好
不論長芯盛 Adapter接的位置
聲音形體、背景、整體音場(橫向&縱深)
在使用ww白金下是很明確的聽得出來差異
感覺上整個聲音都擠在一起
而且是很平面的聽感
背景也有吵雜感
很難想像少個HUB就差這麼多
不用HUB的聽感比接法1來的糟糕許多
避免誤會補充一下
小弟個人是蠻喜歡Wireworld的音色
不過若是懂得購入海外的線材
有更多的USB 3.0 音響線可選擇
就好比psycho大所用的Yarbo
小弟其實也很想嘗試其他各種3.0的音響線
礙於方便性所以就直接購入ww的3.0線
再來現在有許多人都推薦主動式光纖(AOC) USB 3.0
看到不少人用AOC都說可以不必使用電訊分離
雖然小弟沒有AOC可以測試
但這應該有其所說的道理
而且鐵殼HUB
也是看到不少人喜歡2.0的聲音
這個部分小弟是認為
如果要玩USB 2.0音響線將訊號轉換成USB 3.0協定
再考慮購入"鐵殼 3.0 HUB+長芯盛 Adapter"以及電訊分離
畢竟玩CAT也是有很多方式
賭輸了, 康寧線接上分離電訊的轉接頭後, 不支援06MX!
錯誤訊息為"集線器沒有足夠的電力", 也就是"USB 集線器電力超過負荷"
再談一個我們玩CAT的要花錢的地方:
YU-STUDIO販售很多接地線與接地盒,效果如何請自行測試;我是測試『己經有超大量超大型的頂級接地盒』的情況下,音響系統還有那地方需要接地?
目前的結論是:
CAT 的 USB端:要接地!真是有鬼......接地的方法就是 YU-STUDIO的USB接地線再接到接地盒。
HUB 的 USB孔:也是要接地....同上。
USB DDC的數位輸出孔:要接地,方法同上只是改買RCA或BNC或AES的接地線。
DAC 的數位或類比端:不能接地!!聲音變乾。
擴大機:不能接地,同上。
簡而言之,CAT不是FOR AUDIO,欠改、欠調整的地方真的太多了;相對的AUDIO器材就比較不必太囉嗦。
忽然出現一絲曙光
創齊光碟機外接盒, 內裝BDR-S08J, 改為分離線+康寧+5V, 同時外接盒本身也有外接12V, 通通接上之後, 正常運作!!!
好險光碟機沒問題, 可以安慰自己花錢不是沒用, 所以趕快下定A公轉A母的3.0分離線, 然後就能見真章啦
萬一最後還是沒有用,可以把康寧線賣給我,價格從優,獎勵有人願意測試......(angel)(angel)
空餘寫了個WINDOWS的應用小程式,把自己喜愛的WAV文件用文件流的方式重複多次複製重整。
前提是:
1.數字文件放在行動硬碟機中
2.行動硬碟---usb3.0電源分離接5V電(我接msp-600-5)---3.0HUB--電源分離usb3.0線(我接msp-300-5)-----PC
3.如果有條件,設備都接地盒
程式做成可隨意設置重整次數(初始20次),可隨意選擇文件夾,全自動完成。
數字文件經過重整後聽感有可喜進步。
有需要的同好可以告訴我,免費把程式email給你
發“悄悄”留了EMAIL的朋友請收電郵,沒有留EMAIL的請發“悄悄”時留下,我會補上。
最後用了兩個Yu-studio的轉接頭, 分別接在康寧線的前後, 讓康寧線及06MX都外接5V
仍然顯示錯誤訊息: 集線器沒有足夠的電力!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錯誤狀態,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再加hub
所以目前最好的usb3.0 hub還是BENEVO UltraUSB嗎?
啊/前後都補5V了還是如此?那真的只剩下接HUB一招,而且我猜應該沒救了.....(blush)
目前最好的 USB 3.0 HUB 是 BENEVO UltraUSB 沒錯,注意它有很多種規格,唯一正確的是這一種:
BENEVO UltraUSB工業級 7埠USB3.0集線器,具固定螺絲孔/第三代晶片/BC1.2 (BUH387)
http://24h.pchome.com.tw/prod/DCAD5R...20?q=/S/DCADHQ
再者要注意它的 12V輸入是小頭,不是正常的5.5/2.1 而是好像3.多少我忘了.............
http://www.benevo.com.tw/news.php?ac...6&language=_tw
這家也有AOC了。 如果hub有品質,AOC會不會也不錯?
測試過了,絕對有效,恭喜成功!!............(clapping)(clapping)
但是有幾個前提要強調:
1、千萬別隨便把外接硬碟接在PC上,這子不但沒效,好像還是負面影響呢!一定要使用『高級的USB 3.0HUB』、『高級的電供』、『像樣的USB分離線』,如此才會有效;這個發現與 rendzaw的辛苦發現走向完全一致。
2、cui_bb提供兩個模式,效果走向一致,但是streaming模式的改善幅度明顯大很多。
3、但是仍然有最後的美學問題。
a. 例如我自己,對於這種改善效果是『非常不敏感』的,所以猜想可能有很多人會聽不出來改善效果。
b. 改善效果仍然偏向中頻,這個真是糟了個糕...........不知道是我的電腦系統有鬼?還是先天問題?
streaming模式由於直接讀寫文件,操作時請不要同時進行其他操作,不然很容易導致程式出錯。
Psycho教授的測試很全面,總之,配套的設備和線材越正確,帶來的進步越明顯就是。
其他有使用的同好有什麼好建議,好思路都請指教,把它做好,大家開心用就是。
今天小弟購買的JitterBug到貨了
根據PTT上網友們的推文
感覺上或許是有用的
當作是被騙還是買了一個
順帶以這理由再次向朋友借了ww白金7
同時朋友也到家中一起做測試
測試了各種位置後覺得有一些改變
所以來發表一下心得
小弟現在的接法是這樣:
1.百元 USB3.0 B母 to A公 轉接頭
2.Yu-Studio USB3.0 B公 to A公+A公 轉接頭
3.Yu-Studio B公 to B母 + A公 轉接頭
PC --> Starlight 7 USB3.0 --> 1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I) --> 2號轉接頭 --> 鐵殼USB 3.0 HUB --> (II) --> Platinum Starlight 7 --> 3號轉接頭 --> USB DAC
在不破壞USB 3.0的方式來測試
所以測試了4個位置
直接來說說聽感
先說明一下不使用JitterBug的聽感
小弟的系統是以人聲為主
若是從小弟的星光7換成朋友的白金7
則人聲和低頻量感和位置都很接近的明顯
低頻量多但不會蓋過人聲
只是低頻的細節有些不仔細聽就不會注意到
高頻順滑不刺耳
有一些彈性
但是略為黯淡且位置比人聲後面一些
高頻是小弟系統覺得最不夠的部分
(I)號位置是突然靈光一閃地想到
本來是沒有要測這位置
因為在長芯盛和HUB中間卡了一個2.0的一段
本來想說聲音是會衰減的
結果有些出乎意料
聲音解析度、細節沒甚麼改變
不過凝聚度有降低一些
高頻音量略為小聲
音場位置有不小的變化
主要是人聲的位置從原先略為突出變為在後
女聲沒太大改變
但是男聲多了一種磁性的感情在
不太清楚這個是否是人聲位置變化帶來的效果
又或者是凝聚度降低的因素
也有可能是因為長芯盛到HUB這段變成2.0訊號
朋友說這樣聽ROCK有種不一樣的風味
另外是略為感覺背景好像寧靜度略減
但是朋友說聽不出來
(II)號位置就是讓PC到HUB完全保持3.0的做法
原先預期(II)號位置或許會有提升
但是結果卻是出乎小弟和朋友的意料之外
一上去感覺白金都不像白金了!
解析度、凝聚度都有確切的提升
為了這點AB測試很多次
而且女聲和高頻的部分
如果有看小弟HM2015的個人心得文
有說到ww白金缺乏高頻凝聚及一種衝勁、敞開的感覺
但是加了JitterBug感覺這點提升了不少
高頻有"亮"了的感覺
人聲比起原先更加地突出
可是人聲的位置沒有變化
而是低頻樂器向後退和高頻的位置約相同
讓樂器的分布較為合理
低頻凝聚度提升很多
關於這點要再多做一下說明
ww白金不少評論都說低頻有些氾濫
而且低頻會蓋過一些細節
不過加上了JitterBug後
低頻凝聚度提高
聲音變得收束
低頻的質感變得很好
一些細節更清晰
而且由於低頻收束
所以音場縱深也有提升感
聲音的位置有乾淨俐落的提升
不過人聲感情是覺得沒甚麼變化
不論男女聲
詢問朋友也是差不多的感覺
或許是白金本身就是一條有感情的線
(III)號位置和(IV)號位置一起說
由於小弟PC的3.0有2個孔
於是(III)號位置就是插在空的3.0孔上
而(IV)號位置是插在ww白金旁邊的HUB孔上
這個插法是看說明書所測試的
結論是沒有任何改變
或許是必須同時插2個才有效果也說不定
總結一下
JitterBug這個小東西實在出乎小弟意料之外
JitterBug提升了ww白金原先被批評的缺點
朋友聽完也說明天要去買一個
小弟的想法是以音響線+長芯盛adapter構築USB 3.0的玩法
JitterBug或許有令人意外的提升
只是由於產品本身標榜去除一些"雜訊"
不知道這個"雜訊"是否關係到人聲的感情或是聲音的細節
有在某些地方看到網友曾說過濾掉雜訊也會把感情和細節都減少
關於這點想請教一下
是否有真實的依據或是實際測試的結果
大家好,我是剛開始玩的菜鳥. 沒啥錢,唯一慰藉是弄弄烙鐵.
先改的是Nano DAC的電源入口, 焊個轉接頭以加兩個固態電容+電解電容就近供電, 接上5V5A交換式變壓器.
這個效應比較明顯, 動態明顯變好.
01 USD 2012版也是, USB3.0進來的power線自己割斷接上接上5V5A交換式變壓器,
殼子無法全拉開(還無法狠心把同軸/BNC線剪斷以全拉開),
只好在搆的到的那兩顆LDO輸出端 加上固態電容.
(2012版的LDO應該內部線路有補償,用小ESR的固態電容應該更適合才對吧?)
這個沒AB test, 只能做爽的, 沒得比較.
只能說192khz/24bit 解給Nano DAC到現在都沒問題.
以上.
附件 28668附件 28669附件 2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