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夠好” :o:o:D:D
可列印查看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5496
audacity..?(sweat)..see this.
看細部..最低的2根頻率100hz與約48hz~也差距達10dB(十倍的音壓差距哦.):o.這比EQ測得細多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5497
當然是 CD本身的數位訊號.也就是音樂訊息本身的長像.
雖然粗略了點-1/3斜率..但就是 real time(真時)
我沒有這張, 不過看圖說故事的話這張的這個時間點低頻量應該還好, 不算多吧?
振幅略低於1KHz上下, 加上人耳對低頻的感知能力比中音差......應該沒傳說中那麼震撼吧?
沒錯.
這個分析軟體非常專業(高手朋友提供).
是錄音工程分析用..或經常是用在系統放出音樂後.聽覺上面有不確時做驗證用.8)
這段(1秒不到)訊號..100hz算基頻好了.接下來78hz也有一根但比較細小.
48hz處略略大一點點..34hz與-再往下一般系統就~不必了.:o
但在下想表達的是~
這一段的極低頻量相對很低(可以用感受-畢竟差10dB).要清楚聽得有難度.
kevin兄說得好..那關乎 impulse乾淨程度.也是系統表現能力.
因為DRC機已到別人家去了.當下表現必然有受不良的反射音影響
而在下現在EQ是設在 mid 檔.只修正一半左右(受曾經來指導的朋友影響).
舍下空間是60hz大凸起的"裸"頻響特性.後來加入SVS平衡(不少)之後..
80hz~200hz仍然是高於正常值5~6dB.這數值(量)一般沒有相當程度不易分辨..指教.(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