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看影片,但還是來寫一下好了...:P
對啊,我是學爵士鼓!
那天跟yeh捨兄推薦的“潘越雲”
http://www.5music.com.tw/CDList-C.asp?cdno=428455678913,專輯裡的鼓手黃瑞豐老師,我就向他拜師學藝過,
雖然實際上只有過兩次共2小時跟他上課而已,但其實我早就從年輕時就在許多流行音樂當中去師法他的鼓藝,特別是在“
精神、風格”上!
說回正題,很感謝yeh捨葉大哥的盛情邀請,
才能在除了音響展之外,能去觀摩到非商家的系統!
那我想因為我的
聆聽經驗多來自耳機,揚聲器也多在音響展上才會去聽到,所以或許有很嚴重的個人因素,大家就加減看看吧:P
其實在去之前,我並不知道有這一個yeh捨家訪的討論串耶!甚至是今天下午那時看到psycho兄那串上頭出現這一串,我才點進來,一看才知道的:P,
所以到yeh捨兄家之前,我是在一個沒有任何影響的情況下的!
那初聽yeh捨兄的系統,我想講幾個
有點傷人的話,就是~
無感!

這種現象在音響展是再多不過的,通常我走進展房一聽到這樣的聲音,都是不停留就馬上出來的!
所以yeh捨兄您的系統
也是有音響展的水準的!:P
只是我還
覺得似乎滿缺乏平衡性!
中高頻算明亮,但硬,似乎延伸不出去,
低頻則是我覺得滿嚴重的地方!
這一點我們在放庸根管風琴時有稍微討論到!
我
覺得可能從中低頻、低頻到超低頻都有明顯不足!
庸根管風琴在開頭管弦相互交疊,逐漸蘊釀到管風琴首次出現前的大概一或兩小節處,是
有一聲定音鼓的短暫輪奏,但那天可以說幾乎沒出現(或是很小聲)!
接下來的管風琴,它其實有著
相當大的能量,在充斥著它的整個錄音中的空間,但那天聽是單薄的...
我覺得yeh捨兄的低頻,也並不是都沒有,但會有一種“ 空洞”的感覺,
那好像是那低頻是在音響室內的周邊發聲,而中間感覺都是空的,好怪,我好像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聽感!
我那天也有說,庸根管風琴裡頭的一些大能量的齊鳴合奏段落,
其實是能聽起來很爽的,而且是讓人不怕大聲的那種爽,但那並不是來自低頻或哪個頻段(那天yeh捨兄好像誤以為我在說低頻極低頻),而是所有頻段均衡的一起出聲那種衝擊感,
就好比說人從半空中,掉到平坦的彈簧床,跟彈簧床上有放塊木頭,兩種不同碰撞的感覺!
那天庸根的沒去試到大聲齊奏的段落,不過在大陸"瑞鳴"的 三國,我聽到一個~嗩吶!我知道嗩吶的聲音,
雖然很少在唱片中聽過,但說真的,要不是有yeh捨兄提示,當嗩吶高聲放鳴時,
我聽不出是嗩吶,而且我聽到有些刮跟緊張的感覺!那我想如果是庸根的齊鳴大放,也可能會這樣!:|
還有放小牧神時,我提說能否不經過EQ修正!而當音訊沒經過EQ時,那段剛好是在甩鞭,本來我聽也是
無感,
但就突然出現了~空間的感覺!是錄音裡的空間呈現出來了!但一開EQ,又回到
無感|(|-
基本上我的聽感是這樣,
我不曉得有人會知道會等我分享,所以那天就很放鬆去聽然後直接感覺而已,沒思考太多的東西!
不過我想可能yeh捨兄
在使用上共用(好像前面有網友提到)及其他的問題,是可以試著去做些變動!
我覺得可惜的應該是yeh捨兄
作了太多~妥協!而可能讓聲音失去能發揮的機會!
其實我的器材,也是我
亂搞很久,才讓我有所感動!所以我妥協掉的是我的許多時間..|(|-
像我從開始聽sacd起,我也是~
無感!甚至覺得沒比cd好!那像制震、扭力上鎖等等都大費周章的弄了,
直到之前在電磁波的阻隔上動手腳,才開始讓我有感動產生!
沒錯,就是
要感動!
在音響展中也不是都沒讓我能駐足的!
我可以
不管他放的是什麼音樂,就從聲音開始,讓我感動到了,我就會去融進音樂裡!不然,我也有過特別去聽剛好在放我也有的唱片的展房....也是漠然的轉身離去:P
當然yeh捨兄的系統, 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只要能少些妥協,我想可以有讓人流連的表現!:)
說得可能有些亂,有冒犯yeh捨兄之處還請見諒,不要揍我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