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我祗是再說音響 是沒有這种感受 純談音響 人會變成機器人 再下無法理解
可列印查看
小弟可能誤會您意思!
聽真實的現場跟用音響聽音樂,中間再加個錄音,這三者應該壓根是不同概念跟態度的事情。
一種是強迫性的,地點、樂團、演奏家、曲目、樂團狀態、演奏家的樂器品質、位置,裡面有多少是你可以很有彈性選擇的,除非你不喜歡所以選擇根本不去看,如果要去看,大概只有座位可以選擇。
錄音只是用一個客觀的概念跟理論來記錄,對這個概念越有認知的專家,越能弄出大家家中音響都能發揮的聲音.........大家的系統要怎麼轉述跟表達.....跟理論背道而馳的,跟足理論來做的.......本來就自己喜歡就好。
反而我是覺得錄音的技術跟基礎必須有個基準,因為當事人不太應該考量太多的個人因素。
一定有人的調音會很多人欣賞,也一定有人的調音一直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每一把小提琴的音色也都不一樣吧! 每一把小提琴是什麼要一樣....是音準吧! 而不是音色,而大家也都接受了這個音色的差異,那為什麼重播要一樣呢? 不能被接受呢? 不要弄到會走音就好了啦!!!
演奏家可以自己選擇小提琴,為什麼重播者不能選擇自己的系統? 我是這個意思啦:o:o
當然如果講到性能...那就有個標準了,數據可以比較,就是...都很好的東西,組合起來不一定會好 '聽' 而已。
直接音跟反射音.......聽起來一樣的聲音,為什麼靜電喇叭出理反射的方法又不一樣了,每個單體物理吞吐的情況又有點不一樣,真的要探究到底......我就一身汗了
A兄您好,C奶D奶是標準,水滴木瓜也大都可以分類,是粉紅還是葡萄乾也都看的出來
要講喜好前,先有基本的客觀條件下再討論會比較好
我比較喜歡的方式是
A喇叭的頻率相對B喇叭平直,且具有更大的頻寬
B喇叭在40Hz以下衰減明顯比A喇叭多,但B喇叭在40Hz以上的表現質感卻又優於A喇叭,速度也快上許多
這將是要取捨的地方
此外B喇叭的中頻雖有突起,但韻味比A喇叭較符合我的偏好,帶有一點甜味
我還是強調,不要只討論主觀形容詞
要多放一點客觀的內容
這就是我上面舉例的重點
杆弟說:跟你從後面來一樣用力就對了.....(這就是客觀)
我要說的是不要僅有主觀的討論,那很無聊
多帶入一些客觀的東西
主觀的問題多辦辦集體試聽就可解決
今天拿到一本舊雜誌~~~~~~~
這幾十年音響訴求真是天差地遠~~~
雜誌可看出早期是..........音響即傢俱!!必須是融入客廳擺設中!!!
而且看的出來銷售照片中一定要放個女主人~~~:D
現在對表現要求更高~~~所以~~~~~~獨立音響室就出現啦!!8):O
且~~~~~沒有女主人~~~~:D
說明一下好了,andychu我說爛問題是
(1) 要跟音響有關
(2) 是要描述句,不是問句
何大的說法很明顯是主觀
(1) 仔細?
(2) 評估?
(3) 大家?
(4) 十分好聽?
拍拍手(clap)(clap)(clap) 小葉 這個厲害!:O:O
再來舉例
客觀
使用A器材聽時,青蛙少叫了一聲
音響媒體公信力為什麼一直下降
原因不難理解
客觀的地方太少了
主觀的地方倒是"發揮"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