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吐潮....只是我的經驗啦:D 勿怪
Decca頭絕非只有好聽而已....無針桿的設計所帶來的瞬變和解析度, 不是太多唱頭可以相比的
人聲其實是非常考驗動態和瞬變的
可列印查看
非吐潮....只是我的經驗啦:D 勿怪
Decca頭絕非只有好聽而已....無針桿的設計所帶來的瞬變和解析度, 不是太多唱頭可以相比的
人聲其實是非常考驗動態和瞬變的
無針桿的設計,當然也有其弱項,
我的體會,有針桿的設計,調整比較容易.
最近花了點時間和小錢改進一下黑膠系統。
1:買了幾個避震腳(Sorbothane http://www.sorbothane.com/)。因為我的陽春唱盤的避震和懸吊並不是廠商想花錢的地方。
2:買了幾個防滑墊,有一點吸震的功能,但是最主要是把唱盤墊高(因為我把原來附的腳拆了)並且防滑。
3:買了幾塊花崗石板,看起來漂亮一點(我是不覺得會有什麼特別調音作用)。
原來是用尖錐,用來調出水平有用。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7&d=1338757261
換成sorbothane pads+防滑腳墊+花崗石板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2&d=1338757267
細部特寫一下。是的,照相時才發現腳墊上下放反了。不過,在聲音上沒差,因為它們上下都是一樣的止滑的橡膠類的東西。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4&d=1338757258
Sorbothane作成的吸震器材用的很廣。在一些賣光學器材的地方也有賣。我的是在Amazon上買的 (http://www.amazon.com/s/ref=bl_sr_hi...t!&node=228013). 要注意的是,不是耐重越高越好!最好是根據您想要吸震的對象的重量決定。太輕的器材放在耐重很高的(相對的也比較硬)的墊子上,吸震的效果反而不好。
當然,您要是預算充裕,唱盤本身的避震本來就作的很好的,就不用玩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了:D:D
從尖錐換成吸震的感覺?很多以前沒注意或是沒聽到的細節,現在突然可以聽的到了。比方說,這張Bohm指揮維也納愛樂的布魯克納第四號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4&d=1338760108
第一樂章裡有很多定音鼓輕敲的樂段,以前聽不清楚,現在我可以清楚地聽出來它們在樂團的後面(幾乎是”破牆而出“)。猜想是唱盤的避震太差,而尖錐在導震的方面(最少在我的使用方式下)並沒有把這些唱盤的震動消減。現在這些Sorbothane的墊子把這些有害的震動消減掉,細節就出來了。
從個人的聽感上,我覺得在低頻細節上的改進是最大的。
這些東西寫在這裡是因為入門者(特別是預算有限的),唱盤的設計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是會有要妥協的地方。花點小錢,有時候效果相當好喔!
請教各位前輩,
唱頭重量和唱臂間該如何搭配?重的唱頭(10克以上?)和輕的唱頭在搭配上有何該注意的地方呢?其它條件不變下,重的唱頭和輕的唱頭聲音表現特色是?
先謝謝囉!:)
趁著回台灣,到音響店逛逛,想買顆唱頭換掉原來的Goldring Elite...在可接受的價位裡面聽老闆建議買了Ortofon的Rondo...一換上,驚為天人~~終於有LP可以巴過CD的感覺了(當然啦,這是以小弟low end系統而言)~~~ 連太座都說,咦,好聽很多~~~ :) LP系統真的要很用心搭配呀!當下收起Goldring Elite,心想也許有一天入手新盤可以換上...非戰之罪,小弟調不好這顆,只好先冰起來...
更,爽沒兩週~~ 就在五分鐘前,手殘的弄斷了針尖~~ 就這樣啪的一聲,傳說中的弄斷針尖就在眼前上演! 手殘的人真不適合這種細活~~
可以試試看喔,在小弟的VPI classic上,這顆比goldring 好聽.. :)
唱盤不用的時候,還是蓋起來比較好。防塵,防意外........
我的認知,真正的黑膠的聲音
相信大多數人不會認同的:
大動態而高傳真..才是真正頂級黑膠的聲音.
認同呀.............
我覺得我要講的"絕"大多數人不會認同,
頂級的類比系統與數位系統, 相似多於相異,
數位系統有數位的失真要克服, 類比系統有機械的失真要克服,
而要比較數位與類比兩種系統用相同的軟體去比較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應該是要以數位與類比這兩種系統最高成就的錄音去比較,
進而去掌握特性, 然後去評斷兩者的差異......
我目前的心得是,
主要的差異在於錄音的美學/工程上的選擇造成的差異, 以及頂尖的類比系統不見得比數位系統花得少........
認同的人可能用手指可以算出來吧......呵呵~~
现在晚黑胶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啊
想玩的一定很多,
玩下去則會發現另一天堂,拼命追求..
功夫好的會越玩越投入.絕對沒有放棄黑膠的可能.
榜單
雖然我也貼過榜單,
不過,我卻沒有仔細分析它或按表收藏,
除了太貴的買不下,有些音樂類型也不見得喜歡,
我比較隨緣,除了張會長交代幾次一定要收的,
我常常故意忘了榜單.
收到便宜但錄音不錯者,反而是比較快樂的.
what is SRA of stylus?
http://sphotos-e.ak.fbcdn.net/hphoto...37859759_n.jpg
黑膠的入門盤選擇
有兄來信問黑膠的入門盤選擇,
建議以二手品為主,尤其若短時間內又有升級計劃者.
且入門盤不宜差數位系統太多.三成至一半是合理的.
感謝何大的開示,加上常去的二手唱片行老闆鉅細靡遺的解說跟示範跟推坑,入手了便宜的二手DJ盤
同樣是音樂但是聽起來自然非常多,回頭聽CD會有很假的感覺
仍在熟悉每一項參數設定的方式,以及調整,樂趣多了很多
謝謝
通常入得了黑膠之門,就出不了黑膠之門...(angel)
黑膠 的經驗因人而大不同,
從唱頭 stylus 選擇到唱放、空間設定,均會影響對黑膠的認知,
要更'傳真',我以為關鍵不只在刻片過程,而主要在設定及調整.
對黑膠很有興趣,但苦無人帶,不知是否有台中、彰化網兄可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