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的躺椅對吸收中高頻肯定是有幫助的啦!從另外個角度想,貴夫人和您一同坐在客廳聽音樂,如果她聽得高興了,您如果音響要升級也比較有說服力:D:D:D
這個新的躺椅對吸收中高頻肯定是有幫助的啦!從另外個角度想,貴夫人和您一同坐在客廳聽音樂,如果她聽得高興了,您如果音響要升級也比較有說服力:D:D:D
昨天親自從士林把這箱從快遞那扛回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1
又是RPG.....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2
是之前就分享過的Flatfussor, 這次是不一樣的顏色, 照得很差, 是深藍色的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3
這是一共買了八片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4
把喇叭後牆的羅華擴散版給換下來, 覆蓋面積一樣為180cm x 120cm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5
羅華的擴散版擺放到天花板上,
原本Flatfussor是要放到天花板上的, 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是自殺的行為因此作罷:D
拆來拆去搞得累的要死......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6
最後再把座位的後牆面積給擴大一下,
一樣改為180cmx120cm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7
這應該是空間處理最後一塊拼圖了,
能做的在合理範圍內都做了
昨天也很快地聽了一下, 結果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細節更豐富, 音像音場更穩定
憂的是現在的聲音聽起來似乎少了以往那種犀利感, 以及刺激感
這個缺點有找到快速的解決方法, 但是時間不足, 無法確定是否會損及其他的表現
這幾天有機會會持續聆聽
或許是昨天太累了:D
chsiang小哥 sofa背牆也就是聆聽點距後牆很近..處理有絕對必要.
減低了背牆殘響量必然~音像更穩.空間干擾變少時..也就是會聽到更多錄音時現場的空間感.
而不是音響系統+空間不當反射~所造成的空間感混亂(會被誤判為刺激.其實是擠在一起或扭曲.).
不妨放個-獨唱或清唱.或是單隻樂器演奏曲..可能會比大部頭曲好比較.哈.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ictureid=12233
舍下未處理的空間聆聽點~約離背牆80cm測得.(blush)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2235
前移60cm之後測..
100hz改善大..1khz也有..2k多hz以上也變平滑了(背牆反射干擾少了.).
都未經EQ..:P
不過我還是蠻喜歡那種瀕臨崩潰的緊張感:D
現在反覆凝聽中,
Flatfussor與羅華的擴散板我看RPG的數據 (Flatfussor v.s. Skyline),
基本上Skyline的擴散功能要好的多,
所以我之前把羅華的東西擺在喇叭的背牆後面可以明顯感覺形體感較蓬鬆,
而換成Flatfussor由於擴散效果較差, 且有部分吸音的功能,
所以形體感較為適當, 位置比較不會有重疊的感覺,
繼續再聽!:)
兩種不同的錄音風格,
怎樣才是正確?
我思考了很久, 發現無解:D
兩者我都無法割捨:)
http://www.stsd99.com/music/pol150107.jpg
http://pic.eslite.com/Upload/Product...3873048267.jpg
正確只有一個,就是接近現場的聲音
喜歡當然沒有答案,有人喜歡濃妝、有人喜歡素顏
哎呀!
現場未必都一樣阿! 去不同的琴房就知道了!
都說''現場'',現場只發生一次,紀錄下來當時表演,所以說是'''現場'''錄音,重播''現場錄音'',這四個字要擺再一起的......準確來說是.......現場錄的音
通常說為現場錄音,是在大眾表演時錄下來的。
接近真實的聲音.....延伸可討論的方向跟可能性更大....
接近現場的聲音.....沒人說得準怎樣叫像(會吵架就是這一點,沒有共識的主題)
聽起來就是一把真實的琴,跟聽起來就是'''現場'''那把琴...........
其實現場與錄音的橋樑並沒有那麼難理解
多聽現場,多瞭解錄音
不用每張CD在現場也能瞭解其真實性
找找看你身邊的CD有沒有這麼真實的,我也沒在現場喔
DSD原檔,聽聽看真實的錄音
(要用audiogate)
2ch WSDファイル(2.8M) (250MByte) Vadim Repin2
2ch WSDファイル(2.8M) (600MByte)
2ch WSDファイル(5.6M) (400MByte) Kristof Barati
我之所以舉那兩張唱片對我來說兩張都很真實阿
第一張靠琴很近, 好刺激! 琴好像都要垮了~~
第二張好像坐在中間的位置, 比較朦朧一點! 好像在歌唱一樣.....我有聽過鄧泰山的現場, 很OK阿~~
雖然我的現場經驗說多不多, 但說少也不少, 我覺得都蠻符合的阿~~
小葉是不是考慮一下你的錄音先來個發表會什麼的, 這樣大家也比較清楚認知的差異在哪裡?
發表會就是要辦呀...目前為場地在傷腦筋....
上禮拜六去一個石造教堂聽合唱,給了我一些啟示. 錄音的“現場”和我們去聽音樂會時的“現場”是不同的. 即使是在同一個地點,有聽眾和沒聽眾,聲音就差很多.
但是,就像AndyChu網友說的,好的錄音(和重播)會讓人感覺很真實;但是“重播現場”?大部份人都沒在沒聽眾的“現場”聽過演奏(甚至彩排)吧?偏偏大部份的錄音都是在沒聽眾的情況下錄的.
我想我要的是“接近真實樂器”的錄音.
小葉提到的網站,
http://www.diffusor.com
那個MA300 2D好像很有趣,
剛剛丟了一封e-mail去問看看有沒有賣給一般使用者.....
Eton的音響室就是找這家的
CES Martin展房新的透明聲學材料也是這家的
問題出在
1. 真實的錄音太少
2. 發燒友缺乏判斷真實聲音的能力 (當然這跟1也有關..),另一方面就是接觸真實樂器(or聲音)的時間太少
我也正在和Matts談
應該可單買
可以單買呀...8)[/QUOTE]
跟原廠問怎麼施工就好了呀...
http://www.nownews.com/newspic/1677/i1677086.jpg
[QUOTE=chsiang;122559]
羅華的擴散版擺放到天花板上,
原本Flatfussor是要放到天花板上的, 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是自殺的行為因此作罷:D
拆來拆去搞得累的要死......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96
恕..刪(sweat)
角落不平處.可能得加貼一段3M.或先觀察背部凹凸情況..
見你天花板脫漆情況..雙面膠用太少..
我自己也裝飾性用了4片(對角錯開)..一次粘牢永不掉下.:P
3M pe foam 24mm寬度 1.1mm厚度.
一般賣場/全聯.小包裝比較貴.去太原路靠近南京西路段..益誠膠業.價合理多了..
G+H嗎? 只能垂直吊掛吧.鑽天花板可能免不了.?
才能儘量減少對裝潢的破壞呀.
若你未曾"預埋"吊畫軌道的話~如像 jackwang家..大幅油畫吊法一樣.
大概只好明鑽明鎖了..鑽樓板或磚牆時.請人協助吧.至少要拿吸塵在旁俟候..哈
chsiang兄
請問天花版你只上羅華的嗎?RPG的你試過哪種較讚?
如果是羅華的要弄在天花版,可直接問他們,他們有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