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穿了所謂樂部微調只為满足樂团隊員間的VIRB,不是先考慮聽眾,Rock or Pop用foldback台上監聽或是入耳監聽更説明满足樂团隊員間的VIRB為先,至於非常高班的卡拉揚的確神其技得令聽眾都被台上团隊員間的VIRB所打動,連帶錄音都同樣Hi-Fi,那算是神還是碰巧,但指揮中的卡拉揚不可能靈魂岀窍去觀眾席吧,但特權人士可以站在他身邊,那才叫真正的皇帝位
可列印查看
Unfortunally Vili has used for TIS recording 10 years ago, ser#388 sold for its fix freq and lack of Q.Beside Hugo records also use pal.
In fact I bought from Living music USA, Mark speical made for Paul Winter.
Well palette, discrim....has both meanings:D
It was a hit tool for recording/mastering
謝謝Martin對TIS的介紹, 雖然今年台湾2010音响展会场CD挑选TIS <聖咪>会场Cd no3.Sound of Silence 及<天色>1:1会场CD no5.In a sentimental mood
http://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2358&page=17 #165
而八月時38度C更把以上两張CD和QuoQuo1:1原Blue Light共3張放在十大暢銷榜上
但网上,音响論壇基本没談上, 自從天碟后,現運筹的確要改一下被動的發行,改為主動特别是網上消息發放和交流
特别今年音响展運筹陳老板打算拿Vili送他的特注雲杉响板Jensen Imperial, 但心痛這宝貝, 改為書架喇叭,oh What??? 前年阿闗D8do我還找来剛面世的麗磁贊助超高音和模擬宝, 好象站長都拍過, 今年誰會拍, 没聽就跑了, 發燒只能站在最前排, 没有第2梯隊的.
有興趣TIS的可参http://tisvili.blog.163.com/
RT-60就沒有正確值,只有參考值,重點是也是有值可參考的呀..
拍拍手當經驗
不過能測出來不是更好
今天去拜訪了 DIY 三音路喇叭的台中 Brachy
一方面也見識到了他的雙超低音
其概念為超低音一顆放前面,一顆放後面
取其波鋒波谷通常相反的特性,相互抵銷,容易出現比較平順的低音響應
這個概念跟 drunkenlife 提倡的 DRC 其原理感覺上是同源同宗
只不過一個是在數位端用 DSP 運算,用同一顆喇叭發出
一個是在空間環境中尋找相對點,使用另外一顆低音做物理方式等化的動作
所以到了這裡我突然就感到能夠讓這兩個系統合併的話
這種等化的工作就非常棒了,因為他們都是處理反射音
而不是透過降低直接音的方式,理論上應該相當有效,副作用相對小
另外一個想法是,利用 DRC 給一顆主動式超低音
就可以用這種模式消除主喇叭的波鋒跟波谷
又不會降低原本主喇叭的工作效能,也不會影響他的直接音
低頻的部分就很容易解決
當然最無法消除,最致命的,是中頻的深凹陷
這方面則完全必須由建築聲學或者擺位來處理
不知道這種中頻深凹陷的產生,通常是在什麼樣的場合出現
是否有其規則?
接下來我比較想瞭解的是,喇叭或者器材的諧振,對音色或者頻響的影響
測諧振要怎麼做
中頻的凹陷真的蠻少見的......是否有特別吸到中頻的材質 or 許多小箱子空間....
測諧振?我覺得不是發燒友可以玩的,要用到震動分析之類的?
如果真的可測,shimmer要怎麼研究這些關係....
例如某些大廠牌的喇叭諧振高,所以聲音寬鬆?
Vili這位錄音師的功力我也是非常推崇
尤其是在整體包圍感上面更是了得
手邊是這張金革發的"上官萍-夜后"
不過CD似乎已經沒貨了剩LP
http://www.jingo.com.tw/web/product/...ctNO=JLP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