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eh捨
陸老師 ..在下不敢當..
你的第一段文..居家..妥協..自以..如果..
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如此玩..有沒有受空間的影響..一定有.
空間影響能否控制改善..一定能(看方法-).
改善完聽能否馬上體會.一定習慣接受..不一定(要時間體會).
我自己有相當的經驗才敢這麼講.
第二段文.
除了"最大訊息量"5個字外..我都同意.
第三.
請問有誰說了反射音完全不必.?
又如何完全絕對真實.
我曾說過並再重覆~
玩音響最需要的3種朋友.
1.懂(錄)音樂相關製作者(源頭).不易拿偏頗軟體來當真..
2.懂或能對器材/空間造成不利於重播因素.且能一定程度控制的專業家.
3.音樂科班或相關參與人員..通常他們不是很燒的玩家.不容易偏.
益者三友..或許 陸老師能再集思一番.
接下之文.
??演奏家.再創作?
我常常讓到我小舍的朋友聽音樂時的過程.
以前我會..讓人目不暇給.高潮不斷.而可能忽略了其他..
現在我比較能..與聆賞朋友比較準確的欣賞到較深層面.
也比較多體會到這軟體的表達深度.或說較貼近原作精神.
重播只有一個最佳標準..還原.
前文我提過..減法問題.如何讓減分變少(最好沒有.)才是課題.
最後.
不會也不可能調或控制到一樣的..
頂多是在該空間表現到一個(接近還原)程度.
等你一換空間.一換器材..就得再來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