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vintran
我以前也和您一樣覺得法國作曲家沒什麼出眾之處;但看了一些新天新地的林主惟和Psycho大的文章,我發現我可能眼界太窄。法國出過拿破倫,路易十四等等皇帝;法國出過大小仲馬,雨果,巴爾扎克等等文豪;法國出過像傅利葉,居理先生和夫人等等的科學家;法果出過的畫家就更不計其數了。如果法國有”能力“養出這些人才,您不會覺得法國在德步西以前也應該出了不少重要的音樂家嗎?怎麼會獨缺這一塊呢?這不是很奇怪嗎?
想想,莫扎特也在巴黎混過一段時間,但找不到什麼合意的位置,才到維也納。這告訴我們,在那時的巴黎,可能有很多很不錯的音樂家(用那時流行的觀點),莫扎特只是其中之一,甚至可能不是最頂尖的(不然,怎麼會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呢?)
為什麼會有”法國作曲家落後德奧和義大利”的觀念(我以前也是同樣的觀念),我也不知道。但,這就像以前在台灣聽熱門音樂(1970~1990),我要是只聽余光和陶曉清的廣播節目,我會以為好聽的熱門樂團都是美國和英國團(偶爾有些澳洲團),我不會知道原來很多德國或法國的搖滾樂團也很不賴(甚至更好)。
也許,我們從小就(正確地或不正確地)被灌輸了,音樂之父是巴哈,樂聖是貝多芬,音樂神童是莫扎特,交響曲之父是海頓,等等。我不是否認這些作曲家的地位,但是,我們是否在肯定這些作曲家的同時,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同時代的傑出作曲家?:^):^)
抱歉,我不是說您說的不對,我也不知道您說的對還是不對。我只是認為,我們是否被誤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