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壓的能量還是要空間讓他最自然的吸收跟消散效果最好,所有修正都是破壞原始資料。
在有限空間條件下,多數都是空間不夠大,六面密閉式空間,再怎麼樣處理都不夠,又不希望失去大喇叭獨有的氣勢跟音場,妥協下使用這類產品可以是一種選擇。
目前4件式喇叭或巨型喇叭在中規中矩的處理下,大概都已經要20坪才能承受,我算大型喇叭,正常大概也要15坪以上,而我只有8坪,但我不要聽書架跟小喇叭啊!!
音壓的能量還是要空間讓他最自然的吸收跟消散效果最好,所有修正都是破壞原始資料。
在有限空間條件下,多數都是空間不夠大,六面密閉式空間,再怎麼樣處理都不夠,又不希望失去大喇叭獨有的氣勢跟音場,妥協下使用這類產品可以是一種選擇。
目前4件式喇叭或巨型喇叭在中規中矩的處理下,大概都已經要20坪才能承受,我算大型喇叭,正常大概也要15坪以上,而我只有8坪,但我不要聽書架跟小喇叭啊!!
嚴謹的空間規格絕對必要,
空間正如電力一樣, 是視聽環境最為重要的基礎建設, 絕對無法投機取巧的,
電力不是拿台電源處理器來用就是處理好了, 而空間更加不是上了幾個小道具就叫處理好的,
在DEQX的技術文件中有約略提到, 以數位訊號處理(DSP)來進行的空間校正在高頻的部分只能以削減(或增益)直接音強度的做法來執行,
難以進行類似在中頻以及低頻這些頻段上針對反射音的處理,
這跟我對DSP的限制的瞭解不謀而合,
DRC這套程式的作者自己的空間根據他的形容是一個以吸音為主的, 經過重度處理的空間,
對DRC的作者而言, 一個先天架構良好的空間不僅是加分, 更是必要,
這點, 即使是台灣施作DRC的推廣者也是認同的, 因此鼓吹做好第一反射點必要的吸音, 中、低頻以及剩下不足的再交給DRC,
即使是國外一些對於空間處理比較死硬派的, 認為純聲學處理才是王道的, 也無法否認有時候某些問題真的只能靠EQ或DRC來解決,
他們或多或少也有跟我一樣的無奈吧!哈哈!
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我們要求機器精準,為何要加個機器作大規模的調整?
開序終歸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767&prev=769&next=766&l=a&fid=5
--------------------------------------------------------------------------------------------------------------------------------------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1798-【雲中來的音樂-Computer-Audio】家訪-Eton&p=194910#post194910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1798-【雲中來的音樂-Computer-Audio】家訪-Eton&p=194905#post194905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1798-【雲中來的音樂-Computer-Audio】家訪-Eton&p=194795#post194795
-------------------------------------------------------------------------------------------------------------------------------------
Denis Sbragion 的DRC係開放的免費軟體,推廣係普眾之教習,以其軟體行產品等相關營利係推銷.
--------------------------------------------------------------------------------------------------------------------------------------
對聲學音頻有一定認知的專業工程師、專家...等,應當是無那種非理性的死硬派,因為只要他對這些都有一定深度的認知與了解,皆會知其優缺與局限性,因此一完整之工程作為,係由根至末,取優輔根以益,然根不良,枝末其為稀.
請回顧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542&l=f&fid=22
曾有一堆亂批罵者,我懷疑,他們是否自行進行過DRC,進行過多少參數的修調,是否對基礎的聲學認知還不足,因此跟著XXX亂開罵.
哈.....
有趣的一些現象是,當一事物尚無法使其謀利時,就想辦法群體妖化,當它已變成能謀利時,就群起神化.
真正忠實刺耳或艱澀之語多不願聽或讀.
哈......
以將軍的系統,是否往後要不要走入DSP,得先看將軍是否往後願不願意經A/D與D/A的過程.
想請教 andy.
您曾有DRC之經驗嗎..
DRC也只是數位校正的方法之一.與其他諸類相似原理的方式皆有其利(也會有小害).
差別在於.DRC是公開資源..使用者得有一定程度的本事才好駕馭之(我只是使用者而已.).
我自己數位等化器xx48使用25個月之後.其間有與DRC重疊到..才多次比較之後並發現.
數位校正可以下手改善或改變重播表現的面向還不少.
簡單一句化.就是壓低空間效應.而且是有憑據的.至於明確程度之感受力則要看人了.
重播也可以說是一種"減"的藝術.但要剪成光頭的機率非常不大.哈.
何以是減 ?
音響室相對於音樂廳或是有一定程度控制的錄音廳堂.都必然要小與不足.
那聲音速度幾乎是一樣(溫濕度差不會大.).與音壓經常也小不了多少.
可以想見..被一個小很多的空間一扭曲.就一定?不會是音樂製作者想要給消費者的表現(先扣除錄/製手法)..
比如近直接音的最短反射點之增強效應.或是其他諸多設施影響.可能是吸音可能是所謂擴散.也可能是空間迴盪.
甚或各種調整道具.或是相對於現場之音響空間擺設距離小的移動狀況.也常是杯水車薪..
因為那個效果相對於空間影響的比例程度.實在是非常低.
所以.這一大堆因素加在一起..會剛好是很OK的理想重播狀況的機率~應該不會高的.
這話並不中聽.但卻是事實.反正大家討論分享囉.
圈內有不少朋友是反對校正的.主張讓系統空間自然去發聲或以其他方式調整.也很好.有很多玩的樂趣..
兩三年前吧,Drunkenlife兄有到家裡示範啊,只不過那天時間比較趕,沒時間反复試聽修改。
有啊,我自己就會操作測量跟輸入參數啊,不過就修得不怎麼樣,什麼該修什麼不該,不懂也不好聽,主要也是看測量結果,後來卸載之後就懶得再裝了。
品牌量產的產品,已經包括了大量經驗在內,簡單來就是什麼程度可以該、什麼該改、什麼保留已經包含在運算內,修改後讓聲音聽來還是自然的。
主要是修改是連動的,因為器材有其性能因素,單單看一次,就壓低升高頻譜、加入抵消反射音的負波、修正相位,再測量,絕對不是你修改的結果,要反复聽再修正。
DEQX基本就是一台有build in 類似DRC的軟體,只不過不是在訊源修改,他是在前後級的時候介入,在32bit 下運算AD-DA,他所提供的數據上來看,在不修改的情況下,前後的A差異是近乎0,當然這種說法都是參考就好,但是操作不簡單,不過功能比DRC更強大。
而DRC,所有訊號都必須拉低或提升數位規格,光DD就不一樣了。
反正討論版,大家討論使用經驗,我雖然DRC不太會用,但是概念知道的還蠻清楚的,所以才知道市面上有其他的替代品,不過都不算便宜。
我也在用類似的東西,不過操作上最簡單,而且不需要懂,但不太便宜,而且沒得用玩的,沒得修改。
DEQX在馬克那裡,就不知道他玩得怎麼樣了。
在前後級中間介入的好處是,除了你換後級、喇叭、擺位外,基本上前級、訊源、線材更換,不需要在重跑一次程式。
空間、擺設會造成某些不可抗力的空間調性,當一切都不可改變及器材等級到了一個很高階的程度,那還不利用這類工具,就太累了,用了聽音樂就開始輕鬆了。
打掉重練的機會是在未來,未來也未必有能力打掉重練,何必堅持。
幾年前我為一個劇院店家設計過一間6坪的音響室.約55:45接近方形.器材置較長端.經常要應付超大音壓.
當時我還未接觸測量.純粹是以對聲音的經驗值和自己身為裝潢業的所學去下手.
那空間器材端背牆整面與兩側牆.約1米2深度.並延伸至天花板(天花約包了9成面積.因為離牆的3邊有間接照明).有做包覆深度約10cm.表面是10mm松木片.
內部有以玻璃綿填實..大致上是個偏軟調的小空間.
地板在器材端.即1.2m深度內.是花崗石.
剩下地坪面積木地板有架高(總高約5cm).角料之空格處以七厘石填滿.其他3面牆店主人全以短毛牆毯貼滿.
以上也大致是燒友所知或會做的..
沒有使用任何一片市售的擴散板.調音板.或吸音綿保利龍..
之所以節省.一方面預算很少.一方面是半義務幫忙囉.
當然.店家一定是塞滿了器材.為了看大銀幕.座位自然是貼背牆.
這空間.放大音量.壓迫感很低.固然一部份是靠劇院主機的運算功力.
而單放二聲道的感受也很接近..
過了近2年.我帶專家去測量.
發現了.這空間之所以容易擺位.原因在於(各種)空間效應算很低.
所以.當時DRC能做的工作就減輕了(之前po過平面與測量圖)..
之所以去測量分析.
乃因為店家後來請了一位調音擺位的(大師)人物.他是收費調音的喔(我見識過幾次)..
他有逐步去改造?此空間的打算.且要進行了..
你若問我.人耳調音(幾乎絕大多數玩家)與測量校正兩個方式去比較.會有什麼差異與有趣的事.?
首先.人嘛.一定有一些盲點在..一如機器也都有他的性格.空間有其調性.
人聽聲音.還有喜好.口味.認知.等等..當然耳力(我是單純指聽力)也不同.
有人說.測量圖的結果是好看的(這要另題討論).並不=好聽..這有可能.
測量不會管系統等級是10萬元或1000萬元.他反應的是該空間系統的加總情形.
器材的實力高表現力強.通常必然多數要比較好聽..
那如果.測量結果是高低起伏很大的.或拖延偏長過久的情況呢?
不見得會難聽到哪裡.
就是可能被空間減少了一些分數.有頻率段概念或差異感受經驗的人往往一聽就出來了.哈.
馬克不在..充一下版面:}..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消費者報告》決定對草莓果醬進行口味測試。像往常一樣,編輯們邀請了一些食品專家,他們是“訓練有素的味覺專家”。這些專家蒙著眼睛,品嘗了45種不同的草莓果醬,給每種草莓果醬在16種指標上打分,指標有甜度、果味、口感和易塗抹性,等等。然後把分數相加,給草莓果醬排序。
幾年後,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一名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決定以他的本科生作為測試對象,重複這個口味測試。學生的偏好和專家相同嗎?有哪種草莓果醬是使所有人公認最好的嗎?威爾遜的實驗很簡單,他拿出在《消費者報告》中排名第1、第11、第24、第32和第44的草莓果醬,讓學生排序。總體而言,學生們的偏好和專家的偏好大致相同。兩組人都認為Knott’s Berry Farm和Alpha Beta是口味最好的兩個牌子,Featherweight則排在第3位,而且他們都認為最差的草莓果醬是Acme和Sorrel Ridge。當威爾遜比較學生們的偏好和《消費者報告》專家的偏好後,發現兩者之間的統計相關達到0.55,這是相當可觀的。評判果醬時,我們都是天生的專家,我們的大腦能夠自動選出給我們帶來最大快樂的產品。
但那僅僅是威爾遜實驗的第一部分,他又讓另外一組大學生做了口味測試,這次有所不同的是,他讓他們解釋為什麼覺得這個牌子比其他牌子好。這些學生一邊品嘗果醬,一邊填寫問卷,這種做法強迫他們分析自己的第一印象、有意識地解釋自己衝動的偏好。這些強加的分析嚴重歪曲了他們對果醬的評價,現在,學生們認為Sorrel-Ridge比Knott’s Berry farm好,而在《消費者報告》中,前者是最差的,後者是最好的。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之間的相關下降到0.11,意味著這些內省的學生的意見基本上和專家的意見不相關。威爾遜認為,對草莓果醬“思考過度”導致我們關注實際上沒有意義的各種變數。我們沒有僅僅聽從直覺—最好的果醬就是能帶來最積極情緒的果醬,而是運用理性腦尋找喜歡這個果醬勝於那個果醬的理由。例如,有人可能注意到Acme這個牌子很容易塗抹,所以把它排在靠前的位置,即使他實際上並不關心果醬的塗抹性。或者有人可能注意到Knott’s Berry Farm的看起來不細膩,看起來像個不好的特點,即使他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果醬的外觀。但是不細膩聽起來像是討厭一種果醬的似是而非的理由,於是他改變了自己的偏好,以反映這一邏輯,人們說服自己喜歡Acme比喜歡Knott’s Berry Farm多一點。
這個實驗說明了總是依賴理性腦的危險,分析過度就會造成危險。當你在錯誤的時刻想得過多,你就捨棄了情緒腦的智慧,而情緒腦比較擅長評估真實的偏好。你失去了知道你真的想要什麼的能力,然後你選擇了最糟糕的草莓果醬。
相信很多人在以前就看過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實驗中揭示出,若想不要過度的依賴理性腦,其重要的方法就是"盲測",若想用於聲響上,那就是要進行"盲測",故事中的專家們也都是經由盲測進行評分的,若在聲響的領域中,願意脫掉品牌、外觀...等事物,回歸直覺的喜好,那就是得願意回歸盲測,並進行盲測評分,經過盲測的結果,你可能會發現,你直覺上喜歡的重播設備,可能不是什麼高貴的品牌,不是什麼外觀華麗的產品,也許只是個外貌平平的器材,價格不平實的產品罷了,有時還可能是他人的diy產品!
不過站在商業市場與利益上,商家多不願意讓消費者走向這個方向,只有研究者等才較可能願意去揭出這些外在的假象.
這也是為何心理聲學中有許多的盲測實驗.
所以這個故事的重點是----趕快去買Knott's Berry Farm的草莓果醬(devil)
數位類比 今天見真章了.......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9-14/DSC05810.JPG
庫茲馬加上Clearaudio Statement唱頭, Gryphon Pandora前級配Legato Legacy唱放模組
數位的內容是 dCS 史卡拉第加上10M時鐘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9-14/DSC05836.JPG
喇叭是海神透過曼菲斯朵來驅動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9-14/DSC05812.JPG
前級脫光光 唱放阻抗 最佳化調整中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9-14/DSC05834.JPG
不用猜!!
蔡琴,如果前提是"LP是後頭再復刻",那LP贏CD,是系統有問題(不用懷疑)!!
伶歌更不用說了,CD一定PK掉LP!!(伶歌那張LP根本無法聽)
RR那2張,CD贏LP,那是LP系統有問題,若是平手,很正常,代表LP系統很OK!!
下次記得說快一點.....不要再鋪梗了..........
這兩張Telarc的名盤有人比試過嗎?有什麼感想呢?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9-14/DSC05828.JPG
布蘭詩歌:
LP優於CD,但前提必須是LP系統要很優秀,否則動態上一般人大都會認為CD優於LP.
另外,布蘭詩歌的低頻能量充足並不稀奇,沉的下去才是重點!!
将军大的点评真是入木三分,厉害!
音響再次關機前說一下最近試的一個東西,跟drunkenlife買的UF1 USB隔離器,試了兩個禮拜心得:UF1效果確實卓越,大幅提升提升了背景的寧靜度連帶音場的穩定性也增強了不少.很難用言語形容改變了什麼,加了UF1的音樂多了一種很難形容的安定性,高頻不吵,低頻不濁.聽的是音樂不再是音響了!幾千塊的價格,改善幅度之大個人認為再超值不過了!
甚麼是UF1呢??????????????????????????
這個中秋節跑了一趟musk的店, 有一段時間沒去了, 很好奇現在的聲音是怎麼一回事,
當天搭配的器材是:
喇叭 Lansche 5.1
訊源 Boulder 1021
前後級 Mola Mola
線材 Stage III Concepts
我自己帶了RR Postcard, 以及蔡醫師的降龍18掌測試片,
聽了一陣子, 或許是musk察覺我一直沒有提出任何看法, 便停了一下詢問我的意見,
「聽起來一切都好, 但是Lansche離子高音特有的音色似乎消失了?」
「高頻延伸什麼都好, 但是那種迷人的色彩不見了, 而男聲似乎也不夠飽滿?不知道怎麼樣目前的聲音跟我之前的印象有落差」
「不是不好, 而是不夠好......」
當我還在想說難到是Mola Mola不夠好時, musk跟我說, 目前的離子高音電源與排插插在一起, Lansche建議離子高音不要與其他器材接在一起,
既然如此, 那就試試看吧!
花了一段時間重新接線, 離子高音的聲音回來了, 連帶中頻那些許中氣不足的感覺也補回來了,
這時候聽我帶去的片子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差異, 音樂的紋理浮現了, 聲音的表情豐富了, 用「有機」來形容十分恰當,
我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離子高音獨立接?記得已前也是這樣接的阿!?
原來, 目前不知道有什麼原因干擾, 離子高音獨立接會有些許的哼聲, 聽音樂時不覺得, 但是一但安靜了就能夠查覺,
只是, 要聽沒有哼聲的聲音, 說真的, 比較過後, 我可不願意!
musk突然提議要我聽一下齊秦的狼精選輯, 裡面有我許多很喜歡的歌, 有何不可?
只是不聽還好, 一聽.......靠, 怎麼會這樣......怎麼聲音那麼假!?
難道, 流行音樂放到High End音響上就不行了? 我不相信!
把我的想法跟musk討論過後, 開始找原因,
發現Stage III Concepts的排插前面接著, Nordost的QX4,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我建議musk改成空接看看,
這一空接, 原來在齊秦那張聽到幾乎被刷白的那種聲音不見了, 那種非常不自然, 聲音一團一團無法交融的現象不見了, 或許這樣的聲音犧牲了一些解析度,
但是此時的聲音在齊秦這張專輯中不再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音效", 已經成為整體一片的"音樂"了,
Nordost的QX4是怎麼回事我不知道, 但是這跟我自己的經驗雷同, 雖然程度差意不是那麼大, 但是我自己也發現, QX4空接比接上好, 空接與不接, 老實說, 差異不是很大
最後索性試試看整個拿掉, 嗯, 只能說似乎也沒有接回去的必要.......
最後再把我的片子聽過一遍, 再來隨意聽,
musk的空間是開放的, Lansche 5.1在這個環境以絕對標準來說, 氣勢上來是略顯不足, 但是音樂是非常動人的, 聲音鮮活透明, 活生感, 臨場感都很好,
這時候Mola Mola的特色也更容易察覺了, 反應快速, 清澈中不失溫暖, 是極為中性但是毫不冰冷的聲音,
只是聽到後來不免也有些懷念Digital Domain的聲音, 雖然在我的感覺中Digital Domain的音響性或許是輸給Mola Mola的,
但是Digital Domain有一種韻味與離子高音十分合拍, 我覺得Digital Domain更適合長時間的聆聽, 只因為那一絲特殊的韻味!
musk店裡的Mola Mola似乎還不是最終版, 至少我聽到的時候還不是, 最終版理論上應該要更好, 那就到時候看看究竟能夠再多好瞜~
by the way, 題外話, Boulder 1021真的是很不錯........
心情亂糟糟, 各位朋友, 如果有想買的器材/軟體, 能力所及就別猶豫了........有夢實現要及時啊!!
我想您是指新天新地的主惟驟然過世的消息---http://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ic.php?f=60&t=2088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還不能接受這個事實。那麼好的人,那麼熱心的人,那麼有見識有品味的人。卻那麼早就走了。今天,我連開音響聽音樂的意念都沒有了。懷念一位導師,一位朋友,一位不可多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