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量測與器材的量測需分兩種來看,一為研究所圖,在客觀性的物理量中取得與人類感知的相干性,另一為繼成對前人之研究成果,對於人類感知上良好的共性特性,以進行判知空間.器材之特性,明其缺陷,以行改善.
如器材之無響室中其受空間影響性最小,然而人類為何不選擇無響室進行器材聆聽評判,而選擇並規範出聽音室規範,這便是與人類聽覺感知有相干性.
希望小弟的簡說,能讓網兄明瞭.
可列印查看
廠商生產商品自然有其必須測量的東西,但聽感與測量有太多相互違背處,若相信測量結果而不相信耳朵,今天不該有廠商生產號角喇叭、真空管、無負迴授、無數位濾波的DAC等等設計。
數位濾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數位濾波是為了讓測試數據好看,當年Peter Qvortrup提議要拿掉數位濾波時,工程師都嗤之以鼻表示不可行。現在不但有47 Labs等廠商加入這個行列,DIY迷們也樂意擁抱這種測起來數據相當差的作法。
音響器材的任務的確只有忠實重播,問題是大部分的測試連告訴我們怎樣是忠實重播這點都還未果。怎樣的數據會有更浮凸的音像?怎樣的數據會有更委婉的樂句轉折?
寫到這裡,耳邊似乎又響起羅大佑的靈魂吶喊:
聰明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瀟灑的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理?
用測量的話,我一定可以得到羅大佑音準不佳、拍子不準的結論,但是這樣差的數據卻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數十年如一日。
何兄, 為炒My-Hiend人氣與您聊聊不同看法:
1. 頻率響應只是眾多測量參數的一項而已, 不代表測量的全部. 頻響能告訴我們
一些事情, 但卻不能告訴我們所有的事.
2. Phase and time domain本來就很重要啊, 我們玩喇叭diy一直都要注意相位銜接
的問題. 甚至大家都在用的sub, 也要調相位來配合主喇叭啊!
3. RT60 就是time domain最簡單的描述法之一, 因為RT60代表某頻率衰退60dB
的時間. 但RT60不是time domain的全部, RT60 連玩具型的工具都可測量.
4. Phse and time 是可以被量測的, 而且確實與聲音重播主觀的感覺有關!
底下這個討論串有一堆phase and time的測量結果: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2772
弟個人的看法是: 量測是在找臭蟲, 接著才有正確方向來解決or改善問題. :)
不測量是否可以解決問題? 當然可以啦, 只是更花時間花金錢與精力而已. 8)(sweat)
量測與主觀喜好或藝術表現是無關的!!
也就是說: 測量與自己喜好可以是相關的, 也可以是無關的; 這不是"是非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