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有趣的題目,值得獨立一題討論,我另開一題吧
可列印查看
上回舉這二個比較,看來,一般動圈式喇叭就算擺在短邊,且採取1/3喇叭, 1/3聆聽位置方式也很難壓低間接音相對於直接音的振幅啊...
再拉回原題,看JS王家(紅,短邊擺法)與hb家(藍,長邊擺法)的比較,看振幅頻率響應
http://3.bp.blogspot.com/-Nj3kj_Lpch...00/FR+full.png
看來紅(短邊擺法)反而比較平啊...怎麼回事啊?
看看那條綠色的水平線(這圖對準二條線的3~7KHz部分),若以此線來看,藍色(長邊擺法)中低頻只凸出了幾根,同樣的凹陷也是只有幾根,因為振幅高的間接音少,因此突出與凹陷也就那幾個,這聽起來會有些怪怪的,總覺得中低頻段有些不平順;
而紅因為間接音很多,就冒出一大堆的突出與凹陷,看起來反倒顯得平整,但累積的結果就會成了中低頻整個比高頻多很多(高頻容易被反射物吃掉),這聽起來會顯得暗與渾。
綜合而言,哪個好?
顯然互有優劣,
重視細節,那該擺長邊,雖然有些駐波會挺明顯;
重視平順,那該擺短邊,雖然中低頻整個糊成一團。
請教drunkenlife大, 這種中低頻糊的平順是真平順嗎?
感覺是種"負負得正"的做法?
是否只能反映在量測上? 而非"事實"?